向敬之

1

康熙在位时间居清帝之首,且以生子三十五人的成绩,堪称生育能力最强。幼殇者不少,上玉牒者二十四人。后继之君雍正上位伊始,便为众兄弟改名字,而被其真正重任者很少,生前仅对拥立拥虿老十三允祥格外倚重,死前遗诏老十六允禄、老十七允礼做乾隆的辅政王大臣。而对于其他兄弟,雍正多行铁腕手段打压,甚至将胞弟老十四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将老八允禩、老九允禟削爵圈禁后赐予侮辱性的“阿其那”“塞思黑”。

同父甚至同胞兄弟,亲情在斗争激烈的权力场上,浇薄炎凉。雍正诸多兄弟,能被封亲王者还是少数。然而,雍正却对一个五服族兄之子,却是很照顾,胜过了对待自己的兄弟甚至儿孙。

这个幸运儿,为第八任顺承郡王锡保。

雍正登位后如何对待他的兄弟(雍正清洗亲兄弟)(1)

《雍正王朝》逼宫戏剧照

诸王大臣胪列允禩四十款罪状、允禟二十八款罪状及允禵十四款罪状,奏请即正典刑。锡保作为在内廷行走的多罗郡王,主管宗人府宗谱及圈禁事务,应该为之出力不少,深得圣心。于是,雍正加授锡保为正蓝旗满洲都统,一年后调任皇帝亲率的正黄旗汉军都统。

雍正在嘉奖令中,称锡保“乃国家实心效力之贤王”,这是在树典型、打旗帜,借对一个远房郡王的卖力进行超规格、破礼制的奖励,来警示近支王公不得妄生邪念、欺君擅权。妄动者,三允的下场就是榜样,哪怕他们是皇帝的亲弟弟也不姑息,而顺承者,锡保虽是七袭郡王却能够得到新晋亲王一般的实惠。

至于锡保是否真的“才品优良”,那还不好说。就在他被雍正树为榜样时,有人告发,豪格之孙、贝勒延信同允禩、允禟等结党,又暗地结交允禵、偏袒年羹尧,入藏时侵吞公帑十万两,遂夺去其爵位,逮下由亲王大臣按法处治,谳上延信党援、欺罔、负恩、要结人心、贪婪乱政、失误兵机等二十罪,按罪当斩。雍正帝下命幽禁延信,将其子孙降为红带子。锡保被牵连进来,“徇庇贝勒延信罪状不奏,又将不能骑马之章京派拏延信”。他这是顾及家族亲情而要给延信隐瞒和逃跑机会,还是不知情而玩忽职守呢?王大臣会议,要对锡保议罪削爵。

雍正自然怒其不争,但不能砍倒好不容易树立的旗帜,于是下旨“宽免”,但为了平息众议,将“特旨赏给之亲王俸即护卫官员,俱撤回”,并将他降为左宗正,即宗人府副长官。

3

锡保在延信党附八王案,并牵扯年羹尧案上,有着差强圣意的表现,但,雍正帝还是对他没有舍弃。雍正七年,世宗决意对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用兵,授黑龙江将军、内大臣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统领满、蒙旗兵组成北路大军;授川陕总督、奋威将军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统领川陕甘汉兵组成西路大军。

雍正帝特命锡保署振武将军印,赴阿尔台军营,是为监军。锡保此任,多次密奏前方战况、异地之策,及八旗驻防事务,都得到了雍正帝的首肯。雍正帝特谕宗人府:“锡保自派往军营以来,办理军务克殚诚心,勤劳宣力,其属可嘉!王之祖多罗颖郡王亦系国家懋著劳绩之贤王,著将锡保晋封为顺承亲王。”锡保虽有前线奏报之力,却无征战杀伐之功,却被雍正帝以其忠诚、勤快,破格晋升为亲王,成为了清朝顺承王爵世系唯一的亲王。当然,雍正帝担心如此加爵,在朝议时通不过,索性对锡保主政多年的宗人府直接下旨,并搬出了锡保的曾祖父颖郡王萨哈廉居功厥伟,也是提醒大家,萨哈廉曾被太宗直接封为和硕颖亲王,将锡保晋封为亲王,也算是世系罔替。

雍正登位后如何对待他的兄弟(雍正清洗亲兄弟)(2)

唐国强版雍正帝与杜雨露版张廷玉剧照

狡猾的噶尔丹策零耍两手伎俩,一边扬言议和,一边集结重兵,使岳钟琪和傅尔丹出师不利。雍正帝大怒,将二人调回京师调教,重战再次失利。傅尔丹再次上疏请罪。很快,雍正帝命锡保为靖远大将军,傅尔丹掌振武将军印。锡保上疏弹劾傅尔丹,雍正罢免其领侍卫内大臣、振武将军之职,削去公爵,协办军务。

雍正帝拜锡保为大将军,并加大他的便宜行事之权,命其在军营可以选拔副都统、护军参领。锡保大军初战,鏖战十多次,每战告捷,“杀贼万余,尸满山谷。余贼负伤奔,获械、畜无算”(《清史列传·锡保传》)。如此看来,锡保还有些治兵的本事。

不料,《清史稿·锡保传》记载:雍正“十年七月,策棱等打败敌额尔德尼昭。十一年,上请城乌里雅苏台,从之。寻以噶尔丹策零兵越克尔森齐老,不赴援,罢大将军,削爵。子熙良,初封世子。以锡保之罪,并夺”。归来论此战,胜之不易,大将军锡保因不救援,被免职,削亲王爵。另外,岳钟琪也被削除三等公和太子太保衔,降为三等侯,仍护大将军印,不久被兵部议罪“斩决”,雍正念其当年进西藏、平青海之功,改为“斩监候”,并罚银七十万两。傅尔丹坐失机之罪,大臣等依律对其拟罪当斩。命令还没有下达,雍正帝驾崩了,乾隆帝即位,命改为斩监候。不久,乾隆帝下旨,释放岳钟琪和傅尔丹,后来在大金川战役重新起用。而锡保,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其长子熙良袭爵顺承郡王,这便决定了彻底终止锡保的政治生命。乾隆七年,锡保逝世,被允许依照郡王品级进行殡葬。

雍正最后彻底弃用锡保,也是为了挽回面子。早在雍正五年,他便决意对准噶尔部用兵。他还专门设置军机处,密令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于内廷密筹办军需,协助军务。未出师前,雍正帝在给张元佐奏折朱批中写道:“选派将领,悉系镇协中优等人才,拣选兵丁,率皆行武中出格精壮,殊非草率从事。”康熙在位时,曾三征准噶尔,第三次逼得噶尔丹走投无路、服毒自杀。康熙死后,雍正继续坚持平定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的斗争,却遭到朝廷大多数反对。《清史稿·傅尔丹传》记载:雍正“七年二月,上命廷臣集议,大学士朱轼、左都御史沈近思皆言天时未至,副都统达福亦言不可,惟大学士张廷玉赞用兵,上意乃决,复出师”。哪知前线连吃败战,只好撤换北路主帅,起用锡保,罢黜傅尔丹,囚禁岳钟琪,但还是久攻不下。雍正对宗亲重臣锡保寄予厚望,须不知锡保也属纸上谈兵。当然,这也是雍正知人不善任所致,锡保在处理皇家事务对主子多有顺承之举,但他坐镇西北军营统帅,虽有雍正在千里之外遥控,但作战的机动性哪是几道“密封陈奏”及顺承上意所能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