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地方 苏东坡仍然想念(1)

■宋元 金镶玉凤穿花纹嵌宝石梳

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地方 苏东坡仍然想念(2)

■明 缠枝叶花卉纹金梳

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地方 苏东坡仍然想念(3)

■唐 青白玉花鸟纹钗朵连铜钗股

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地方 苏东坡仍然想念(4)

■清 银鎏金掐丝镶玉嵌宝贴翠羽婚寿大礼用钗、簪

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地方 苏东坡仍然想念(5)

■唐 邢窑三彩印珍珠地双鸾衔绶纹粉盒

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地方 苏东坡仍然想念(6)

■五代 越窑秘色鹦鹉纹粉盒

在《甄嬛传》里,以歌喉美妙著称的安陵容,曾多次吟唱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这首出自唐代温庭筠手中的花间词,真真是极好的,而“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句,经沈从文在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考证,赞美的是“当时妇女发间金背小梳”。

这种解释和主流不同,但笔者认为他的更妙,仿佛眼前一位簪着金色小梳的女子正懒散起床,头发略凌乱,脸色却很好,而她的情郎正提笔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梳,有贴肤之亲,而且朝夕相伴,因此,它很久之前开始就和情爱表达结下不解之缘。它经历了从实用器到装饰器又回归本源,并在其中逐渐渗透定情文化的演变。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实习生 蔡臻郅

曾盛行为饰品,小梳插满头

最初的梳子就用来梳头,在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中发现过象牙做的梳,是竖的长方形,有四五枚长而粗的齿,模仿人类手部形状。往秦汉发展,梳齿越来越密,梳背花样则越来越多。竖长马蹄形外形延续了400多年。

直到魏晋南北朝,那时女子比起前朝格外爱漂亮,发髻日渐梳高,梳子用来固定和美发的需求就变大了,所以梳背也开始变大。到了唐代,女人们发现,发髻梳得那么高,刚好可以插多点梳子啊,所以此时梳子已等同于发饰,梳背上雕刻极尽繁华,而且材质多样,尺寸各异。

无论是上述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还是五代花蕊夫人的“斜插银篦慢裹头”,都证明当时不仅有金梳,还有银梳以及其他材质,这些金金银银的首饰在头上明明灭灭,好生热闹。

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上多个贵族女子,头上都有作为装饰品的插梳。同时,文人们开始借描述梳子来赞美自己的心上人。

梳头的意象私密而亲切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东坡这首巨有名的词,里面就回忆起妻子当初梳妆的情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女子梳头的意象,私密而亲切,在古时,非情人或贴身侍仆难得一见。

经历过唐代的奔放和琳琅,梳子到了禁欲系的宋代,渐渐又回归到本来面貌,更多地又以实用器出现,功能简缩的同时,情爱寓意却越发深刻。

宋代吕胜己写有:“日日楼心与画眉。松分蝉翅黛云低。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篦。朝暮宴,浅深杯。更阑生怕下楼梯。徐娘怪我今疏懒,不及庐郎年少时。”情人责怪他不够往日殷勤,吕先生可能感觉挺冤的,这是立马写了首词发到朋友圈的节奏。

元代姚燧写有《玉梳赠内子》,标题就注明梳子是送给自家夫人的,里面写道:“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姚生就比较浪漫了,这首词貌似在说,今年送你水苍梳,明年再听环佩戛……

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而“结发同心,以梳为礼”这种说法更是古以有之,送了梳子,就表示要与你结发嘛,白头偕老。相似的还有不可考据从几时出现的出嫁词,出嫁之前总要请一位十全老人为新娘梳头,边梳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也有了七夕送梳子的习俗。一把饱含深意的梳子,最能点缀女子每日当窗理云鬓的温柔心事。

青丝,情思,可能没有哪一样物品,有梳子那么地与人日夜纠缠乃至持续一生。

2009年,汉代的一把白玉龙凤纹梳在北京拍出了425万元,可能是迄今为止梳篦在拍场成交的最高纪录了。白玉纯净,但随时间洗礼,已经沁呈红褐色,梳背为双龙联体,顶部透雕一组凤纹,互相缠绕。

龙凤呈祥,结发同心,是世间美好愿望。然而物寿千年,人却渺然。依旧是苏东坡的蝶恋花,可以道尽个中心绪:碧琼梳拥青螺髻。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问我何年。

何以慰别离 唯有耳后钗

距今1200年前的唐朝长安,李益元宵夜赏灯,遇见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随后以小玉挂在梅树梢上的紫钗为信物,喜结良缘。这是汤显祖《紫钗记》的开头。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是古代女子最常用的发饰之一。钗分两股,寓意成双,寄于青丝之上,增添许多情思。“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它不仅是一种饰品,还是寄情的表物。

钗与簪不同。簪只有一股,生成年代应略早于钗,而且男女都能用,比如我们看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很明显就是一个固定头发的工具。钗的装扮意义远胜前者,而且因其有两股,成双成对更为人所喜。就连起名字,人家都取“薛宝钗”,而不是“薛宝簪”,是不是?

而且,古代恋人亦有种赠别习俗:女子将头上钗一分为二,一半赠与,一半自留,待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

盈盈握粉盒,为悦己者容

女为悦己者容。化妆,怎能少得了粉盒。古有胭脂水粉,今有雅诗兰黛,都得拿个盒子装着。

瓷粉盒,又称香盒,出现于唐代,历经五代,盛行于宋。里面不但可以装胭脂水粉,还可装黛,画眉所用,还有的直接放香囊。它盈盈一握,日夜相伴,是很好的寄托情思之物。李泽厚曾评价这一时期的文艺说:“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所以,这一时期最为成功的艺术部门和艺术品是山水画、爱情诗、宋词和宋瓷。”

精美的粉盒,除了用来梳妆打扮,还是定情信物、合卺见证。古时人家提亲,男家的聘礼除了茶叶和点心,还会用制作精致的粉盒装了女子化妆用的脂粉,作为聘物。女家若是接受,会把茶叶点心分送亲友,藉以通告吉期,脂粉则留下自用。

今年7月15日的西泠印社春拍,就曾以53万元成交一件五代越窑秘色鹦鹉纹粉盒,粉盒盖面用细线划花技法装饰双鹦鹉纹,两只鹦鹉首尾相接,回首对望,情态生动。另一件类似的越窑鹦鹉纹粉盒,也曾以58万元成交于中国嘉德。

明清时期粉盒的工艺复杂,来自于宫廷的粉盒更是在拍场倍受青睐。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艺海拍了一件五彩龙凤粉盒,最终以3471600元人民币落槌,至今仍独占拍场粉盒的鳌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