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地处关中西部,宝鸡市境内的东北部。

岐山县在国内的县城中,绝对属于有背景、有来头,且自带话题的特色魅力旅游地。

中华文明的序曲在岐山奏响,这里是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也是《黄帝内经》、《周易》诞生之地。

陕西岐山臊子面大图(那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1)

岐山县以境内有“岐山”而得名,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岐山,俗称箭括岭。位于县城东北祝家庄乡岐阳村北,有东西二峰,中为缺口,形似箭括而得名。

周国在周文王治理下,国势日渐强大,传说有一对凤凰,飞到岐山整日鸣叫,凤凰是吉祥的动物,凤凰来仪,说明周朝兴盛在望,这就是凤鸣岐山的典故。

凤鸣岐山,祥瑞天降,周族兴焉。卷阿静谧,凤鸣岗犹在,只是不见了数千年前的凤凰。

陕西岐山臊子面大图(那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2)

登上凤鸣岗,向南望去,南原苍苍,这里曾是天下中心所在,亦是周王朝先贤叩问天道之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掉不可一世的纣王,开创了有周八百年的伟业。岐山在周朝的地位,就相当于南京之于明朝,盛京之于清朝。

周文化作为先周的国家软实力,一同九州万方八百年之久。先周处于一个华夏文明的交接点上,其文化的形成在于对华夏以往早期文化成就的集大成式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最核心的道、儒两家均源于此,可以说之后的各家各派学说,不出周文化范畴。

陕西岐山臊子面大图(那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3)

岐山见证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开端,也见证了一代贤相诸葛亮的落幕。诸葛亮为报刘备死前托孤之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次北伐于汉川。蜀汉建兴十二年八月,因劳累过度,年仅54岁的诸葛亮病逝于岐山五丈原。

岐山现在通了高铁,岐山站的旁边,就是五丈原。五丈原原是岐山县一个镇,现并入蔡家坡镇。以五丈原为中心的蔡家坡镇,可以说成了岐山县第二县城,规模逐渐赶上北边的县城。

去年,蔡家坡镇、另胡村入选了中国淘宝镇、淘宝村。

陕西岐山臊子面大图(那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4)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岐山纯真朴野,充满温情。这里还有古朴的石磨,还有别致的蓑衣,还有精致的竹篾筛子。家乡的外婆还能用熟了的玉米叶编织出精美的花篮,妈妈也可以用麦秆扎成别致的蚂蚱笼笼,这些老物件在淘宝上,可都比塑料机器人模型受欢迎。

岐地是周礼之乡,研究和总结岐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再现古西岐的历史雄姿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更能激发西岐儿女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岐山的昂扬志气。

岐山为此专门举办了全国第四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华夏根脉历史文化园区项目也已经签约落地,周文化景区被评为美丽中国新锐文旅目的地。

陕西岐山臊子面大图(那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5)

从周公摄政开始,东征平叛,分封天下七十一国,并没有太多的血腥气,这是文化的拓展,国家软实力的拓展。重新总结岐山文化,给古老、神奇、美丽的西岐大地添姿添彩、增辉增色,也令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岐山儿女深感无尚荣光。

臊子面源于岐山。岐山臊子面是陕西面食一绝,手工擀制,料精味美。臊子面薄如蝉翼,细如丝线,滚水下锅,莲花般转,浇上臊子汤,只吃面条不喝汤。

岐山地方名吃还有擀面皮,始出于凤鸣镇八亩沟村,又名“凉皮”、“酿皮”等。其形似宽面,津而耐嚼,泼油辣椒,盐水,香醋等加以调和,夏日经常将其当为主食,寒冬也是桌上佳品。擀面皮选用精良岐山面粉制作,工艺至今已有270余年历史。

陕西岐山臊子面大图(那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6)

岐山现在围绕“一碗面”经济,建成了蔡家坡、京当、蒲村、故郡等镇万亩花椒产业带,蔡家坡、枣林、雍川、青化等镇万亩猕猴桃产业园,雍川、凤鸣万亩苗木花卉繁育基地,蒲村、益店、青化万亩富硒小麦、有机小麦种植基地,凤鸣城郊万亩设施瓜菜基地和农业采摘园区。

岐山醋香,油泼辣子呛,臊子面煎香汪,这香味儿飘过了红白喜事,儿女情长,婆媳承传,飘出了男人得脸面、女人的尊严,热气腾腾,余味绵长。

岐山为推进臊子面、擀面皮等岐山特色民俗食品工业化进程,已经专门申请了岐山醋国家地理标志,已经对接了西北农大和中国食品协会、营养学会等专业机构,挖掘更多的康养元素,真正让岐山美食走出去、火起来。

陕西岐山臊子面大图(那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7)

岐山作为千年古县,必以文化为底蕴,不断深掘文化之糅合、舒展伟力,如敢于成为县域治理的典范,当近水楼台,以先周文化为借鉴。

随着宝鸡机场建设全面启动,岐山区位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目前已经启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建设陕汽车架生产基地,力争跻身宝鸡市第一方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