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名将数不胜数。但是有这么一个人明明是极富军事才华的“战神”,还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但偏偏知名度不高,在死后形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演义小说中主要的反面人物。

这个人就是苏定方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邑县人。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苏烈的原型就是他。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

年少成名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闻名。

15岁那年他就跟随父亲苏邕,率领数千乡兵,伐贼寇、安民心。期间,他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少年意气,锐不可当

当时清河鄃县的张金称聚众起事,说是起义却干着烧杀劫掠的匪徒行径,带着几万人浩浩荡荡一路从黎阳打到了平恩,史书上形容他“所过之处民无孑遗”。在多次击败朝廷官兵之后,叛军的气焰愈发嚣张。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2)

太仆杨义臣让苏定方率兵去讨伐叛军。这时苏定方的父亲才去世不久,父亲的部众都拥立苏定方为新的首领。就这样初出茅庐的少年苏定方就带着士兵们前去迎战。

苏定方采取了勒兵不战的战术,让张金称以为自己年少怯懦不敢战斗,放松警惕。

就在这时,苏定方兵分三路一边连夜绕道馆陶济河,一边从背后包夹,让张金称离开营地和自己交战。就在两军陷入了激烈的战斗后,苏定方还趁着张金称营内空虚,一把火烧了他们的辎重,大败张金称,追击叛军数十里,斩杀俘虏颇多。

苏定方也是一战成名,他所镇守的地方,叛军都不敢再靠近。

苏定方凭借着实力守护着一乡的安宁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3)

隋朝末年,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百姓不堪其苦,农民的反抗也愈演愈烈。

当时在军事河北实力最强的是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苏定方前去投奔,并受到了赏识和重用。

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又继续投靠了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屡立下战功。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4)

可惜好景不长,刘黑闼军中将领接连战亡,军队崩溃四散。作为叛军降将的苏定方只在唐朝当了一个小小低级营长,无处施展他的才华。

初露锋芒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不久,大将军李靖慧眼识珠,认为苏定方是个不世出的人才。苏定方这才又被唐朝征用。于贞观初年,出任大唐匡道府折冲,效力军前。

这下可好,蒙尘的宝剑锋芒再现,一出鞘便是惊天之势。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5)

突厥汗国立国于552年,强盛时疆域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区。颉利可汗承袭父兄余荫,野心勃勃的他掌管着这个兵马强盛的强大国家。

唐高祖李渊赠予突厥大量财物,先稳住北边以期国内的安定与发展,但颉利却不满足于此,他还觊觎着中原大片肥沃的土地。

自武德四年起,颉利可汗连年用兵,不断侵扰今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边疆不胜其扰,唐朝一直和他打来打去,互有胜负,时战时和。

到了李世民即位,唐朝国内已经安定,雄心勃勃的李世民终于可以腾出手解决这个麻烦。苏定方也被李靖看中得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6)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奉命率骁骑3000,夜袭定襄,破突厥军。颉利可汗惊慌失措,将牙帐连忙迁到了碛口。

二月初八夜,当时天降大雾,突厥人放松了警惕,李靖便派苏定方率领200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为先锋,乘着雾气弥漫敌人视线受阻,秘密前往敌方营地。

等苏定方摸到了离突厥驻地大约一里远时,突厥人才惊觉出事了。苏定方看准军中可汗的牙帐,勇猛果决的他纵马突袭。突厥人一时乱了阵脚,慌忙组织人马防御应对,一时间营地内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7)

苏定方带着自己的200骑兵冲进了十几万人的突厥大营,脸上却毫无惧色,眨眼间就在颉利可汗的牙帐前杀死了几十上百人

这时李靖大军也及时赶到,正面袭击。面对勇猛的唐军铁骑颉利被打得措手不及,被逼得仅带数十骑亲随强行突围,仓皇逃窜。

双方接战,突厥溃不成军,被主帅抛弃的突厥众只能都俯伏投降。这一战,唐军大捷,斩首万余级,俘虏无数。

至此,突厥遂亡,其地尽归唐境。苏定方也靠着战功升为了左卫中郎将。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8)

仕途不顺

然而就这样一个才惊绝艳、刚刚崭露头角的武将,却在此后的20年毫无寸功。

在唐朝征讨高句丽的战役中,和苏定方一样出身窦建德麾下的程名振,名声大噪,成为唐朝名将。而苏定方却像是在史书上平白消失了20年,没留下什么痕迹。

对此有学者指出,可能是因为苏定方在灭突厥之战中纵兵掠夺受到处罚,得不到重用。

此外还有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苏定方早年的经历。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9)

前面介绍过,苏定方是河北窦建德的手下,窦建德死后又参与了刘黑闼叛军。而最后剿灭刘黑闼叛军的人是唐朝的太子李建成,叛军失败后苏定方归降的也是太子李建成。因此苏定方就相当于太子一系的人。

然而我们都知道,最后即位的是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对于苏定方来说,这就是接二连三站错了队,投错了阵营,得不到重视也是情有可原。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0)

东山再起

事实证明,大浪淘沙,真正的人才不会一直被埋没,是金子无论如何都能闪闪发光。到了唐高宗时期,苏定方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一直臣服于唐朝的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在唐太宗李世民死后,生了异心,想要反叛。高宗皇帝立马派人去打击这反臣。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1)

永徽六年,苏定方跟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程咬金征讨西突厥。

苏定方作为前锋率领着500名骑兵前去侦察,到了鹰娑山休整时,突然发现远处突厥主力的方向烟尘蔽日。

见势不对的苏定方立马登高远眺,发现突厥的主力正和程咬金的主力激烈作战。

在这样的站场上区区500骑兵能起到多大作用?可是苏定方艺高人胆大,趁敌人不备,带着这500人直接拦腰冲击西突厥的骑兵部队,冲散了突厥阵型。这一仗唐军大获全胜。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2)

可惜当时的副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才能,为了让苏定方不能再立新功,他心生一计,对程咬金说:“敌军虽然逃了,但我们的官军也颇多死伤。现在应当结成方阵,将辎重安置在军阵中间,四面列队,人马披甲,等待敌来,才是万全之策。”

但是面对机动性极强的西突厥骑兵,在茫茫的草原戈壁,这样缓慢的行军方式,根本追不上敌人的骑兵部队,对西突厥的站场上起不到任何作用。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3)

不仅如此愚蠢又自私的王文度还假传圣旨说主帅程咬金恃勇轻敌,要自己替他指挥部队。苏定方看穿了王文度的奸计,反复告诫程咬金不要相信,应该把王文度抓起来,再传书皇城问清楚。

但是在战场上勇猛的程咬金,并不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几番犹豫他还是决定相信王文度。王文度随即集结大军,下令不许深入西突厥腹地。

这场战争就以这种离奇的方式窝囊地结束了。

唐军无功而返,回来后皇帝大怒,当即要处死胆敢假传圣旨的王文度;程咬金也因追击不力,被罢去了官职。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4)

但是讨伐西突厥的事情不能就这样草草结束。第二年皇帝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让他独当一面,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纠集了十万大军迎战,而苏定方手里只有汉兵和回纥兵万余人。

苏定方巧妙地派步兵占据制高点,结成方阵,集中长矛一致朝外,利用马对尖锐物体的恐惧心理来对付突厥骑兵。这种以步兵方阵迎战骑兵的方式在后来也被称为反骑兵方阵,也就是马其顿方阵。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5)

这种战略看似简单,但是让站在地面上的步兵面对滚滚而来挥舞着利刃的突厥铁骑,需要步兵有极高的心理素质,和超强的纪律性。这对军队也是个极大的考验。由此也可见,苏定方的军队确实是训练有素

突厥军向步兵阵地多次发起了冲锋,战马害怕那些闪亮的矛尖,不敢直接冲进方阵,不断围着方阵转圈,速度越来越低。骑兵不能攻入,敌军士气渐低,苏定方看准了这个时机立马率领骑兵从半山要上直接冲下,截击敌人的部队,一举杀穿敌军阵列,大败阿史那贺鲁。

企图逃走的阿史那贺鲁也被苏定方的副将抓住带回了长安。

身着铠甲的苏定方,威风凛凛凯旋而归,亲手将阿史那贺鲁献于高宗之前。凭借着这次战功苏定方升为左骁卫大将军,还被封为了邢国公。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6)

显庆四年,西突厥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再度反叛,高宗任命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讨伐都曼。

这一次苏定方兵贵神速,率骑兵军队一日一夜奔行300里,赶到敌人阵前。这样还不够,他的部队并未休息立刻开战,打得都曼措手不及。还直接围城开攻,吓得敌人开门投降。

显庆五年正月,苏定方又将都曼押送到了洛阳的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有司要求处死都曼,苏定方向高宗请求道:“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希望饶其性命。”就是说自己已经答应了都曼投降不杀,希望高宗能饶了都曼的性命。

唐高宗为了苏定方的信誉违背一次法律,赦免了都曼。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7)

显庆五年也就是660年,刚生擒都曼、献俘洛阳的苏定方又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

这一次不同以往,是一次泛海远征,还伴随着登陆战和水战

作为一个出色的陆战将领,苏定方打起复杂多变的海战也是游刃有余。他率军抢滩登陆,与百济的军队交战,唐军是“扬帆盖海,相续而至”。面对越来越多的唐军,敌人精神崩溃,大败而归。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8)

之后百济不死心,举倾国之力再战。苏定方镇定地率军迎击,大败百济军,斩杀万余人。百济的国王和太子相携而逃。

得知百济都城发生内乱,苏定方决定打心理战,派遣部队立马开始攻城,让先锋登上城头去插上唐军的旗帜。让本就人心惶惶的城内,更加人心崩溃,整个国家迅速瓦解。

显庆五年十一月一日,苏定方带着被抓住的百济国王和太子等50余人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至此,苏定方完成了“三破敌国,三擒敌主”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19)

死后曲解

遗憾的是,如此战功显赫,拥有这不世军事之才的苏定方后来的历史评价并不高,甚至他的事迹在史书当中也是寥寥无几。就连五代人看到《旧唐书》中关于苏定方的记载后也觉得奇怪,这个人明明功高盖世,为什么在史书的记载却如此简略。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20)

其实在苏定方刚去世时,压制苏定方的趋势就已经展露苗头。

乾封二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按照惯例重臣去世,有司都会上奏皇帝,请求追悼表彰。但苏定方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提起这件事。直到高宗急了,责问这些臣子:“定方于国有功,当褒赠。若等不言,何邪?”才得到追赠。

有学者说,这是因为苏定方被朋友许敬宗害了。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21)

许敬宗是武则天面前的红人,是个轻浮贪财的人。在武则天时期,他主管写史书,他照顾亲朋、收受贿赂。

许敬宗和苏定方、庞孝泰关系好,在写史书是他就极力夸大他们的功勋,还说纵观整个军中唯有苏定方和庞孝泰骁勇善战。

和苏定方这个真正有才干的人不同,庞孝泰诗歌不折不扣的草包,但是在许敬宗的笔下两人都成了有名的大将军。因此也就得罪了其他的将领,尤其是得罪了刘仁轨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22)

刘仁轨被武则天的亲信陷害过,讨厌作为武则天的哼哈二将的许敬宗的同时也就厌恶上了被许敬宗无限吹捧的苏定方。

可怜苏定方,明明不用吹捧本就是天下名将,反而被朋友害的站到了百官对面。

许敬宗死后他写的史书也拿出来重新编写,负责修改的人恰好就是刘仁轨。苏定方在史书中被隐藏,恐怕这也是个重要原因。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23)

但是再如何掩盖,苏定方“三破敌国,三擒敌主”的赫赫功勋也无法被埋没。苏定方的基本事迹得以保留。在唐德宗时期,苏定方还被列入了“凌烟阁功臣”。他仍旧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良将

总结

只可惜,到了清朝,在隋唐历史演义类小说的集大成作品《说唐演义全传》中,苏定方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小说主要的反面人物。之后的演义传奇乃至戏剧、电影、电视剧大多也沿用了这个设定。

倒霉的苏定方一生几落几起、东讨西征,从黄沙遮天的大漠到惊涛骇浪的大海,战线纵横达1200万平方公里,前后三破敌国,三擒其主。到了今天却籍籍无名,在艺术作品中成了反派奸臣,悲哉。

唐朝真实存在的英雄(助唐朝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