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蓝曼卿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34分钟,你能做什么呢?
有人可以优雅地吃一顿早餐;
有人可以安静地看完一张报纸;
而他,能够拯救128条欢蹦乱跳的鲜活生命。
2018年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的高原航班在飞行途中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突然爆碎,引发飞机失压,难以控制,全机128条生命危在旦夕。
就在这一万英尺的高空,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机长刘传健与副驾徐瑞辰穿着短袖,忍受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顶着时速为500公里以上的风速,保持高度沉着冷静的状态,最终将飞机紧急备降至成都。
这次史诗般教科书式的空中特情处置,全程仅用了34分钟。
外媒对事件报道给出的标题是“史诗级”、“中国奇迹”。
时隔一年,正值祖国70周年庆,曾经的新闻通过光影魔术手的改编,搬上了银幕,成就了这部《中国机长》。
我们都知道刘传健和川航3U8633的故事,但不代表大家都知道整个事件的全貌。
这就需要导演刘伟强下苦功夫。
从江湖热血的《古惑仔》系列,到香港警匪片巅峰之作的《无间道》,刘伟强个人风格鲜明,但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对人物精神内核的关注和独特的人文思考。
《中国机长》也是如此。
高度还原客机飞行状态,找到专门制造模拟机的公司,定制了一架A319客机的机舱。
根据电影拍摄需要,模拟机被分拆成3节,再用软件应用制作了3个由电脑操控的运动平台,使得机舱能够在控制下颠簸、倾斜、滚动,更加真实有效地实现电影中驾驶舱、客舱里的质感和动态。
而这个做法,在国际上都是属于首次。
高原遇险,川藏地区如何生动形象真实的再现,刘伟强更是启用一流的电脑特效团队,用卫星数据结合直升机实拍素材,创造了比拟真实的三维虚拟空间,展示宏伟的高原风貌。
在外景设置上,拍摄地点辗转重庆、无锡、成都、拉萨等地;上了海拔4800 米的达古冰川,还去拉萨拍摄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
电影是视觉艺术,在视觉上的用心,才能呈现出真实动人的效果。
除了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电影更重要的是还原机长刘传健的英勇果敢。
刘伟强曾在采访时说:“张涵予是饰演刘传健机长的不二选择。”
张涵予有军人的硬朗、慈父的关爱、普通人的谦卑,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很接近刘传健机长的本质。
副机长则是由欧豪出演,他的青春活力与张涵予的老成持重有鲜明的对比,使得电影带有一定的反差萌的色彩。
袁泉的乘务长更是没话说,演技一流,状态良好,更被网友们戏称:“有袁泉在,就是飞机安全的保证。”
杜江、张天爱、李沁、等等也都十分出色,让影片增加了有效的观感。
还有多位来客串的知名演员,像黄志忠、余皑磊、吴樾、李现、陈数、冯文娟、朱亚文、赵亮等等,每个人的戏不多,却用惊艳的演技,为我们描摹出这个事件中,除了机组人员之外的众生相。
他们每个人都是民航工业链里必不可少的环节,表现了中国民航专业、敬业的精神。
像刘机长说的那样,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任何人都能成为英雄。
我们都知道,川航3U8633航班出事时,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驾驶舱处于释压状态。
风挡玻璃脱落时,由于内外气压差,副驾徐瑞辰的身体瞬间被吸附,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
此时的飞机,正处在9800米高空,零下40°,830公里/小时的时速。
面对风速和压力,刘传健有效反应时间差不多只有15秒到30秒,可以说是本能的条件反射才能做到安全无忧。
而,刘机长做到了!
我们很难想象,须臾之间的反应,怎么能够如此的准确无误,用业内专业人士的话来说,生还概率只有几亿分之一!
影片为我们解答了疑惑——
刘机长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打开计时器,用冷水洗澡三四分钟,同时练习闭气。
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保持肌肉的敏感度,以及在无氧或者缺氧情况下,多清醒一刻就多了一份生存的可能。
进机前,全面了解掌握航路上的情况,检查飞机各项功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个流程熟悉到倒背如流。
影片外的我们才知道,原来一架飞机成功起飞,竟然是如此麻烦。
当然,除了机长,其他的乘务人员同样如是。
乘务员(空姐)们,眼神笃定又温柔,表演克制又充满气场。
每天登机之前,进行仪表妆容检查;
登机之后,对客舱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
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她们的专业性。
她们不是“端茶倒水”的,专业的力量,或许才是我们不该去回避的空姐职业属性。
电影虽然叫《中国机长》,但对机长的镜头刻画并不是很多。
张涵予在戏里,很多相对静止的画面:戴着厚重的面罩,甚至连表情都看不清楚,可是看他坐在那儿,稳稳的样子,就很踏实放心。
这就是那个敬畏规章、责任、生命的好机长。
史诗级的降落只用了34分钟,而电影却长达111分钟,多出来的77分钟,到底在讲述些什么?
刘传健接受采访时坦言:创造奇迹的不是一个人,一瞬间,而是一群人一辈子,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的确,刘传健的英雄之举,离不开周边塔台的支持和所有备战等待飞机降落的工作人员。
成都区调那一声声的“四川8633,听到请回答”,每个工作人员都在跟着这架飞机心潮起伏;
空军基地停止一切演习,为川航预留出空中行线,哪怕不需要,也要做出万全的准备;
还有整装待备的消防员、医护人员、塔台等等地上的工作人员;
甚至还有和我们一样,关注着川航一举一动的全国人民。
电影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人物群像的刻画上,正因为这样,整个事件才足够丰满,才能够被真实的解读。
影片更像是一部航空科普纪录片。
我们普通乘客接触最多的机组人员和飞机只是航空工业服务链上的冰山一角。
早上第一班飞机起飞前,早就有一千多个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工作着。
凌晨三、四点开始,跑道检查、加油加水,保洁备餐,货运分配、安检、驱鸟都在同时进行,这是一个严谨的工业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交通发达的今天,一张相对昂贵的机票背后,是万万人工作的凝聚。
《中国机长》的主题并不是单单为我们全面讲解川航的史诗降落,更是航空事业如何维护每一个乘客的安全。
它的核心价值是每一个生命都可贵。
把故事说好,开拓观众的视野,震撼观众、感动观众,才是决定电影价值的因素。
从这方面说,《中国机长》已经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