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又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群逐年增长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偏差等症状影响着患病老人的生活质量专家提醒,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控制病情意义重大,建议大家学会识别发病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84岁老教师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84岁老教师现状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又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群逐年增长。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偏差等症状影响着患病老人的生活质量。专家提醒,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控制病情意义重大,建议大家学会识别发病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温和老教师突然性情大变,却自以为“很健康”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问题,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老年痴呆诊疗中心、老年一科主任王曙光很有发言权,他向记者讲述了于老师(化名)的故事。
于老师70多岁,曾是我市某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为人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深受周围人的喜爱。退休后,于老师回归家庭,又是操持家务,又是算账理财,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人都夸他是个“生活多面手”。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向做事妥帖的于老师经常“丢三落四”了:几次做饭忘记开电源、刷完碗后水龙头一直没关、几次因忘缴水电费收到欠费通知……刚开始,家里人觉得人忙起来有些琐事顾不过来很正常。但是,于老师面对这些“健忘”偏偏死不承认,而且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
他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哪怕提醒他一句“别忘关火”这样的话,也会气得跳脚。他经常把钱包、房产证等东西藏到床垫下或是衣柜里,等自己找不到时,又会抱怨儿女偷了他的东西。还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见老伴与一名男性讲话,就认为两人关系不正常,并与老伴发生激烈争吵,甚至动手打了她。
一个大半辈子都笑眯眯、温和有礼的人,怎么会变得蛮横暴躁了呢?还没等家里人想明白,又发生了一件事:于老师去小区附近的超市买菜,结果出来时迷路了,最后是民警将他送回了家。
这一次,家里人不敢耽搁,带着于老师到医院检查。王曙光接诊时发现,于老师能够配合检查,但语速较慢、词语简短,并且坚持认为自己“很健康”。经过进一步地询问与检查,于老师被明确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国内患者超千万人
何为阿尔茨海默病?王曙光介绍,这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或者老年前期的慢性退行性脑病,也称之为“老年性痴呆”。患者会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各个方面的障碍。大多是由病人的大脑皮质萎缩和退行性病变引起。
“早期表现为进行性的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遗忘,即忘性大,前说后忘。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远期遗忘。时间和空间定向力下降,有时出门迷路,回不了家,熟悉的人叫不出名字。到了晚期,认知障碍,连自己的年龄及孩子的名字都忘了,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障碍,语言表达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现进食困难、大小便失禁、发音困难、卧床不起,需要专人护理。”王曙光说,现阶段,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过千万人,居世界首位,并且每年以30万人以上的新发病例快速增长。可以说,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等导致老人病亡的第四大“杀手”。
■多数家庭没把“老糊涂”当成病,导致患者就诊率不高
尽管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持续增加,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该病的诊疗率非常低。根据有关统计,全球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的痴呆患者中,仅有22%的患者接受过诊断。在我国,这个比例更低,49%的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仅有21%的患者得到规范诊断,19.6%的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
在我国,有的家庭会把老年人“好忘事”的表现理解成年纪大的自然症状,甚至抱着“治不治都一样”的错误观念,阻碍了坚持治疗的行为。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张青山指出,当老年人出现明显的记忆减退、智力减退时,家人多归结为“老糊涂”,没有就诊意识。等到老人进一步性格改变、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行为怪异时,家人又存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讳疾忌医,所以前来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非常少,早期患者更是难以碰到。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家对痴呆早期表现的不重视,门诊时也很少能见到专门来看老年痴呆的患者,往往是在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发现患者有痴呆方面的症状;或是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问题后,才想到去医院检查。
对于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或根本不到医院诊治的情况,张青山深感忧虑,他表示,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没有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话,病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同时,对于家庭来说,也将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鼓励老年人多动脑,出现经常健忘应及早就医
发病多、就诊少、易忽视、护理难……不得不说,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因此,提醒家属多留意老年人的日常情况,当发现有明显认知障碍、智力下降、性格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因为该病越早干预越好,能够延缓病情的加重。
一般来说,老年人如果有正常工作,长期与社会接触,经常动脑筋,就不会突然出现记忆和认知退化现象。因此,需要注意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应该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群。
首先,鼓励老年人走出去,多与人交流,防止与社会脱节。通过与其他人的沟通,锻炼记忆和认知能力。其次,鼓励老年人培养爱好兴趣,能够玩起来。当有了一定的爱好和兴趣,就有了特定的关注对象,激发思维、情感投射进去,调动记忆和认知,同时还可以结交更多的志趣相投者,防止一个人陷入孤僻。
在生活方式上,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适度锻炼,起居饮食要有规律。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2、补充有益的矿物质;3、适当地喝茶和咖啡,多吃鱼;4、避免使用含铝的炊具、抗酸剂、发酵粉或其他含铝的产品。
■护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与耐心
据了解,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家属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性。对此,专家给出了一些护理建议。
首先,把每个房间内有可能伤害患者的东西找出来并收好,比如刀具、电动工具和药物等。尤其要注意的是,消毒剂、酒精等物品不能用普通饮料瓶装灌,防止患者误食。
其次,绝对不要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单独外出。可以制作小卡片,写上患者的名字、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等信息,缝在患者常穿的几件外衣上,防止老人意外走失。
再次,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进餐。不要在饭桌上摆放与吃饭无关的东西,以免干扰患者正常进食。检查食物温度,防止患者被食物烫伤。
最后,如果患者可以自己服药,定闹钟提醒他。家人可以将每天的药物服用时间、种类及剂量做个记录。观察患者是否将药物吞咽下去。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用药品,不可自行改变剂量。
专家表示,在家中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要时一定要求助专业的照护机构。如果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全家人要对阿尔茨海默病达成共识,做好长期照护老人的心理准备,共同分担责任。尽量做好轮流照护安排,让家中每个照护人在一段照护工作后有时间调整、休息,恢复精神和体力,这样才能让照护工作维持长久。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