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学本科的申请表格中,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要求申请者填写“活动 奖项”。表格上半部分是五个奖项,需要填写你在9-12年级(国内的初三到高三)获得的不同奖项。表格下半部分是你在9-12年级期间参加过的十个活动,主要考察你参与活动的时长,投入精力的多少,还有你在这个活动当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有没有获得一些荣誉。我们也将之俗称为美本申请中的“一五一十”。

不同于标化考试、平时成绩这些可客观衡量的硬性指标,课外活动应该如何选择呢?哪些课外活动是美国名校招生官所反感的?什么样的课外活动是真正对申请有帮助的呢?

申请美国名校,“最忌讳”哪些课外活动?

申请美国名校的决定性作用(申请美国名校最)(1)

1.零散的活动。去福利院给孤残儿童献两天爱心,参加所在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三天,周末参与了马拉松比赛的义工服务……有些申请者在表格中填写了自己在某段时期内做过的好几项活动。然而这种随意而又短期的活动不但无法获得美国大学招生官的认可,还有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这些零零散散的活动会给招生官留下做事不够专一、缺乏持续性的印象。

对此,美国高端留学教育专家陈起永建议:“与其走马观花从事多项课外活动,不如专心致志做好两三项活动——几年一如既往地开展某项课外活动更能体现一个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激情与毅力,而这些才是美国大学招生官认可并希望申请者具备的良好特质。”

申请美国名校的决定性作用(申请美国名校最)(2)

2.临时抱佛脚的活动。有些学生对课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晚,高一、高二的时候都在埋头读书,高三才想起来要做活动,于是马上行动起来,临时突击活动。但对于这些学生参与的活动,美国名校也是给予了拒绝的态度。

耶鲁大学前高级招生官劳伊德•彼得森对此表示:“美国高校对于申请人只有三种归类:拒绝、待定、录取,而这类学生顶多归入待定。”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地做课外活动,应尽早找准自身定位,做好长期的活动规划。

申请美国名校的决定性作用(申请美国名校最)(3)

3.缺乏主线和逻辑的活动。有些同学参与了很多课外活动,但是缺乏明确的主线和逻辑,看起来杂乱无章。要知道,美国名校招生官考察你的课外活动并不是看“量”,而是要看“质”。他们想通过这些活动来发现你的能力和潜力。这些活动要有主要的大方向,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一样,我们也要对这些活动做整体的梳理,这样才能吸引招生官的目光。

如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

做课外活动的方法原则是To be yourself,就是做你自己。yourself, self代表的是自我认知,To be意味着你要去行动。合在一起就是To be yourself,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个进行时,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这个逻辑也恰恰是我们通过做活动让自我成长的一个路径方式。

申请美国名校的决定性作用(申请美国名校最)(4)

我们做课外活动,首先要能够自我认知,知道自己擅长的地方,知道自己薄弱的环节,知道如何跟快乐的自己相处,知道如何跟悲伤的自己相处,也知道我目前所在的环境是很好的,也能够认识到跟我呼吸同样空气的人,他目前可能在遭受一些跟我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境遇。

其次,在自我认知的过程当中,能够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要行动起来,利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解决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成为很好的自己,并且不断的成长。

申请美国名校的决定性作用(申请美国名校最)(5)

了解了做课外活动的方法,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课外活动呢?建议学生秉持的总原则就是这些活动能够向录取委员会充分展示你的能力以及潜力。展示的能力是指你在高中三年,在活动当中所呈现出来的能力,那么潜力是什么呢?如果在高中阶段做这一件事情失败了,没有关系,美国大学注重的是你在失败过程当中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即便失败了,我没有成功或者说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但是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能够用非常好的方法,非常积极正能量的态度去面对这件事,那么美国大学就会认为如果给你提供机会、资源之后,你利用这样的平台跟资源有能力去解决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他们非常注重的申请者的潜力。

所以去开展课外活动,其实越独特,越精彩,越能够向招生官录取委员会展示我们的能力和才华,也就是在活动过程当中要to be yourself做你自己。

申请美国名校的决定性作用(申请美国名校最)(6)

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做课外活动只是为了要满足申请的要求,为了申请而去做活动,这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带着这样的态度去做课外活动,往往得不到最真挚的或者说源自内心的成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真正能够对申请有帮助的活动,其实最重要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去发自肺腑的想要做这件事,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想要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他人、影响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