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我正在国内乘火车出差,火车经停时我出来透气,在火车站的站台上闲逛,看到报纸的头版时,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或者是一个谣言,因为从来没有人会想象过这样的事情,飞机居然会撞在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座的大楼上。

这样的事情只会出现在科幻电影和政治幻想片中,但是这样的桥段设计得也完全没有911这么惊险和复杂。

911一共4架飞机都撞哪里(客机变成大型巡航导弹)(1)

“911”中有几个数字值得铭记,第一个是4架飞机:美国航空的11号航班,77号航班,以及联合航空的175号航班和93号航班,这四个航班被设定了四个目标,头两个目标就是双子座大楼的北塔和南塔,依次遭到了飞机的直接撞击,两个塔燃烧了2个小时以后纷纷坍塌,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赶来救援的消防队员和警务部门的执法人员。

第三个目标是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其实还有第四个目标,就是联合航空93号航班预定的目标——华盛顿的国会大厦,这是美国的地标级建筑,也是政治中心的象征。

但是当时该架飞机上已经有乘客听说此前不久世贸中心双塔遭受被劫持飞机撞击的新闻,所以他们知道自己的飞机如果被劫持可能也是这样结果,于是全机乘客奋起反抗,希望能够夺回飞机的控制权,最终飞机坠毁。此时飞机距离华盛顿已经很近了,这就是93号航班。

911一共4架飞机都撞哪里(客机变成大型巡航导弹)(2)

4架飞机4个目标, 19个劫机者分成了4个小组,其中3个小组是5人,一个小组是4人。最终整个911事件造成了2977人死亡,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极为震动的数字,因为美国本土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

911事件彻底改变了世界人们对于恐怖主义行径的一个看法。

第一,恐怖主义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全球行动的特点。

在基地组织的策划下,911最早的策划会议在马来西亚召开;重要的劫机成员的协调会议在德国汉堡进行;资金的筹集经转了迪拜;所有参与自杀性袭击的劫机者是从中东招募的;对整个任务策划的监控是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的总部;所有具有飞行经验的劫机者都在美国受训…所以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部署和决策系统,最终才导致了911这样的悲剧。

恐怖主义是一个全球化的行动特点,通过911被人们认识到。这也注定了打击恐怖主义行动的艰巨性,也注定了打击恐怖主义将是一个全球性的合作行动,而不是单一国家凭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任务。

第二,911让全球重新认识到了恐怖主义对于全球的民航运输业的影响。

虽然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多劫机事件,但是这类的劫机事件大部分是出于某种明确的诉求,比如索取酬金或者要求释放某些人员。

但是911彻底让过去的这些诉求翻篇了,因为911没有任何利益诉求,追求的就是制造一个恐怖袭击,而且是以大型民用客机直接作为大型的巡航导弹,满载的数百吨燃油,携带着数百名无辜乘客撞向了一个同样满是人员的大型建筑。

911一共4架飞机都撞哪里(客机变成大型巡航导弹)(3)

实际上,首先遭到撞击的北塔里面的工作人员一共有17000人以上,撞击点是在94-98层,所以大部分遇难者都在高层,因为他们当时难以通过有效的逃生方式下到低层空间,这是一个重要的伤亡原因。而相对来讲,低层人员的逃生要便利一些。这是911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大型的飞机被直接作为了摧毁性的武器由恐怖主义所掌握。

他们的策划行动也体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专业性。这些飞行人员经过了系统培训,而且对于飞行路线也进行过大量的训练,最终他们驾驶这些飞机准确无误地沿着计划的航路飞向了双子高塔,撞向了五角大楼。如果93号航班没有奋起反抗,那么也会撞向国会大厦,这是911的一个直接的影响。

911一共4架飞机都撞哪里(客机变成大型巡航导弹)(4)

很多人会说这911是如何做到的?比如安检,怎么就让这些人恐怖分子劫机犯登上了飞机呢?

911事件发生之前,出过国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西方国家机场的登机安检相对松懈,一些小型的金属物品,比如刀片,完全有可能藏匿在身上通过安检。

实际上911的所有的劫机分子并没有使用枪械,或者烈性爆炸物,他们使用的就是刀具,他们先劫持了空乘,然后要求驾驶舱内的驾驶员开门。

以往的劫机案件,劫机犯的诉求得到部分或者全部的满足之后,通常来讲,乘客的生命会得到保障,所以当时美国的民航系统要求,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满足劫机分子的要求,比如可以进入驾驶舱,甚至是听从他们的要求改变航路,在当时就是这样。

911一共4架飞机都撞哪里(客机变成大型巡航导弹)(5)

所以这伙911的劫机犯就进入了驾驶舱,但是他们没有要求飞行员来操纵飞机,而是他们取而代之,因为他们自己受过训练,完全可以灵活地操作飞机,沿着自己的航线飞下去,找到预定目标。

而当时的飞行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目标居然是这样,不是获得某种利益,而是谋求毁灭,最终大家一起随着巨型的建筑同归于尽。所以他们凭着一些刀片和利刃就获得了飞机的控制权。

事实证明,随着911事件发生,这种稳住劫机犯或者某种程度的妥协绝对行不通。如果你遇上的是911这样的劫机犯,那么一切妥协只会助长他们的行径。所以911发生以后民航系统的安全准则得到了极大的严格化处理。

大概在2002年或者2003年初,我曾在英国机场登机,当时我的裤袋里有一枚硬币,安检人员的金属探测器扫过时发出了响声,当时安检人员问我兜里有什么,我说有硬币,于是我下意识地准备伸手掏出硬币,但是因为911事件的发生,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让所有的安检人员如临大敌,非常紧张。

当时安检人员右手马上摸到腰上的自动手枪,右手扣着手枪,然后左手指着我警告:Freeze!不要动!

接下来,安检人员自己伸手来掏我的硬币,真的掏出之后才发现是一场虚惊。

这也是911事件带给民航的一个启示,就是安全要始终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要考虑到最恶劣的情况。

911一共4架飞机都撞哪里(客机变成大型巡航导弹)(6)

此外,911事件的发生也改变了民航的一些安全习惯,比如驾驶舱的门要进行坚固化的处理,可以防弹,防止小型的爆炸物的冲击,驾驶员轻易不可以让出飞机的控制权,必要的时候甚至会采取武力手段,比如有可能会派军机拦截。

事实上,911事件发生时美国空军的表现也不是很好。虽然空军的响应时间很快,但是升空的F15实际上有一段时间没有找到被劫持的飞机。尽管恐怖分子是抱定了毁灭和杀伤的心态,但是如果他们遇到了强有力的军机的拦截,可能事件会有一些变化。

这也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现象,由于当时的美国是一个独大的强国或者说超级大国,有全球化的军事基地、作战能力,所以美国人对于本土安全不是特别在意,对于国内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没有高度的警惕性。

所以911事件之后,美国成立了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局(TSA),专门强化对于民用航空,比如机场飞机的安全警戒,实际上这也引发了全球对于民航交通运输安全的重新思考。

911确实改变了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在这之后,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人们对于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防范手段确实更多了,但是对于打击全球化的恐怖主义,确实是一个更难的问题。因为这可能不仅仅是直接打击恐怖主义本身,比如美国自911以后,已经进行了20年的反恐行动,在阿富汗的行动最后是以美国狼狈撤军而收场。

事实上美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基地组织仍然存在,而且活动还在进行,不能说反恐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对于恐怖主义的胜利,应该有两个表现,首先是对于恐怖组织本身的打击;更重要的是,整个国际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这可能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和平、民生、经济、发展的问题,但只有消除了恐怖主义的土壤,我们才可以让恐怖主义失去生存环境,这样反恐战争才可以真正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