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作为一位文人,鲁迅无疑是非常称职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鲁迅仍然要被称为战士?
一、毛泽东、林语堂的评价
毛泽东曾经有一句评价鲁迅的话,可能同学们非常熟悉。他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大家可能就会有疑问了,我们能认可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成就斐然,但为什么他还能称得上是思想家和革命家呢?
那也就是回答林语堂之前提出的文人和战士之辩,我们先来看看林语堂自己是怎么阐释战士。
他说:“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于是鲁迅把玩不释,以为嘻乐,东砍西刨,情不自已,与绍兴学童得一把羊刀细刻书案情形,正复相同,故鲁迅有时或类鲁智深。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路见疯犬、癞犬、及守家犬,挥剑一砍,提狗头归,而饮绍兴,名为下酒,此又鲁迅之一副活形也。”
二、鲁迅创作的姿态我们从这段文字大致可以得出结论,鲁迅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进行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并非简单的抒情遣性,而是有敌不得不杀,有剑不得不刺,但这种姿态又是因为什么呢?
鲁迅自己在《呐喊》自序中曾经这样写道,他说:“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也不知道教授微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着些风景或时事的片子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我有一回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当时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那绑着的是替俄军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这就是著名的鲁迅人生生涯中的幻灯片世界。鲁迅在幻灯片事件后决定弃医从文,因为他认为只有强健的体魄无异于行尸走肉。对于中国人来说更需要的是从灵魂和精神上对他们加以拯救,而鲁迅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国民。
他当时还和一位友人曾经有一段对话,他说:“这位友人曾经劝鲁迅去发表一些新的文章,发表一些对于白话文的一些新的作品。”
鲁迅当时的顾虑是这么表示的,他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这段话的意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铁屋子理论。其实鲁迅的意思就是中国现在就好比这样一个快要闷死人的铁屋子,大家都在里面昏昏欲睡,可是如果大家就这样安静的死去,其实要避免受到很多大的苦楚。如果我现在用我的笔或者用我的呐喊唤醒了几个人,而这几个人可能唤醒更多的人,但是大家在更痛苦境遇里死去,你觉得对得起他们吗?
可是鲁迅的后来又自己给了自己答案,他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如果一个人起来并唤起了更多人,也许我们就有了新的一条路——粉碎的铁路,由此所有的人都活得新生,这就是《呐喊》的来源。
第1篇《狂人日记》正式吹响了呐喊的号角。
我们到了现在就大致可以明白鲁迅的笔是用来做什么的了,也应该明白了鲁迅是与其被称为文人,不如被称为战士的理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