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四大公认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经济发达,是人才、科技、资本的高地,是我国城市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线城市之后,有十五个新一线城市,谁能成为下一个一线城市,奠定一线城市地位,谁就具有更大的号召力,谁就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资聚集,就会发展的更快。因此各大城市都在卯足了劲发展,争取拿到成为下一个一线城市的船票。

​ 我们选取了综合实力最强的四个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武汉、苏州,从十个纬度来探讨一下:

​ 一、城区人口规模和城镇人口规模, 一个城市常住人口代表一个城市的规模,但常住人口中包含了郊区和乡镇人口,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城市规模的大小。所以我们这里选取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作为城市规模的指标:

NO.6 成都市:城区人口1334万;

NO.8 武汉市:城区人口995万;

NO.11 杭州市:城区人口874万;

NO.26 苏州市:城区人口387万;

城区人口成都遥遥领先,苏州城区人口只有387万。但有一个问题,苏州有好几个县级市都很发达没有算在城区人口中。在全球的城市中,并不是中心城区人口越多就越发达,像洛杉矶市区,人口分布在周围的卫星城,但洛杉矶依然是该国第二大城市。苏州的情况跟洛杉矶类似,所以苏州的城区人口按苏州城镇化率81.72%计算(苏州常住人口1275万),苏州真实的城区人口是1042万。

修正后四大新一线城市城区人口排名依次为:成都1334万万人、苏州1042万、武汉995万、杭州874万。得分:成都9分、苏州8分、武汉8分、杭州7分。

二、人均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看一个城市发达程度,人均GDP是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1)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2)

四大新一线城市人均GDP排名依次为:苏州17.75万万、杭州14.99万、武汉13.53万、成都9.46万。苏州人均甚至排在了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之前,杭州的人均也赶上了广州,成都受收编周围县市影响,人均拖了后腿。得分:苏州9分、杭州8分、武汉7分、成都5分。

三、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的是老百姓的富裕程度。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3)

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苏州6.82万、杭州6.77万,遥遥领先武汉和成都。得分苏州9分、杭州9分、武汉6分、成都5分。

四、研发投入强度 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结构层次高低和未来发展潜力。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4)

四大城市科研投入强度依次为:苏州762亿、杭州579亿、成都551亿、武汉519亿,研发投入强度排名也是一样,并且苏州、杭州研发投入强度超过了广州。得分:苏州8分、杭州8分、成都6分、武汉6分。

​ 五、民营企业500强数量 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活跃度,在这方面浙江省以134家摇摇领先,江苏以94家紧随其后。具体到城市上,依次为杭州44家、苏州22家、武汉8家、成都7家。杭州无论是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还是质量都遥遥领先,质量方面杭州的阿里、蚂蚁金服、吉利汽车海康威视都是民营企业的翘楚。而苏州有民营企业的排头兵恒力集团,排在民营企业前三位。民营经济占城市经济比重,杭州民营经济占61%、苏州占51%、成都占50%、武汉占42%,在民营经济上,武汉还得努力。得分:杭州10分、苏州8分、成都5分、武汉5分。

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苏州以9772家居首位。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5)

​高新技术企业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7月22日科创板开闸两年之际,科创公司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江苏(60家)、广东(51家)、上海(43家)、北京(42家)、浙江(26家)。其中,苏州贡献的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已达33家,占科创板企业的11%,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中位列第三。得分:苏州8分、杭州7分、武汉5分、成都5分。

七、独角兽企业数量 反映一个城市新兴经济和高科技企业的潜力和竞争力。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6)

2021年全国301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杭州22家排第一,苏州5家、成都5家、武汉2家。杭州在阿里、蚂蚁金服带动下,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第三城。得分:杭州9分、苏州6分、成都6分、武汉5分。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7)

八、高科技巨头型企业 高科技巨头型企业是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动机,是城市科技竞争力的体现,带领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时一个城市会因为一个高科技巨头企业的出现而名声大噪。宁德时代的崛起让宁德这个默默无闻的城市在全球广为人知。阿里和蚂蚁金服这样巨头型科技企业的出现让全球都知道杭州这座城市。紫光在武汉投资24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研发制造基地,无疑提高了杭州、武汉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分:杭州10分、武汉7分、苏州6分、成都6分。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8)

九、城市消费能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一个城市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9)

总量排名上成都、苏州分别以9251亿、9031亿领先,人均消费上苏州以7.08万领先。得分:苏州10分、成都8分、杭州7分、武汉7分。

七、GDP含金量 是反映一个城市的GDP含税量。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10)

四大城市,苏州以2510亿居首,杭州2387亿次之,成都是唯一一个三级财政也达到1698亿,也很不错。得分:苏州8分、杭州8分、成都6分、武汉5分。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11)

十、高等教育实力 高等教育反映一个城市培养人才的实力。武汉是我国科教第三城,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一流大学在内82所高校,排名第一。杭州有排名第三的浙江大学和西湖大学等排第二,成都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排第三,苏州在这高等教育方面还要加油。得分:武汉10分、杭州9分、成都8分、苏州6分。

超越北上广的二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杭州)(12)

综合排名来看:杭州以总分92分居首,会领衔新一线城市第一个成为一线城市。苏州总分86分排第二,有机会和杭州一起携手迈入一线城市之列。成都总分72分、武汉得分68分,将成为第二批一线城市撞线者。

至于北上广深后,什么时候会有第五第六个一线城市诞生,我想不会太久,四大新一线城市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杭州苏州有望在2025年成为一线城市、而武汉、成都也有望2030年成为一线城市。其它城市中,重庆、郑州、青岛等城市的竞争力也很强,谁能后来居上,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最后,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