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sciencealert》报刊的科学报告指出,通过化石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在北半球,也曾经有一种外表看起来类似企鹅,不过却和企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的“巨鸟”生存过,它们的大小基本上和一个成年人差不多,科学家们将它们取名为“plotopterids”,它们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鸟类的进化,有着极大的意义。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1)

plotopterids和企鹅的相似之处

在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科学家们发现了 一种奇怪的企鹅化石,它们看起来和已经灭绝的“新西兰巨企鹅”很像,科学家们将这种发现于北半球的企鹅,称之为“古代潜鸟”,它们和企鹅一样,都不会飞,是游泳能手,此外,它们的翅膀、身体结构等也都存在着很大相似之处。

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plotopterid是企鹅演化过程中的分支,毕竟通过研究发现,最早的企鹅其实是会飞的,在第五物种大灭绝的时候,为了生存,企鹅的祖先才会放弃了天空,选择生活在海中。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2)

说起来,在这次北半球发现plotopterid之前,企鹅骸骨一直仅在南半球被发现。去年8月,科学家们在新西兰发现了一种巨型的企鹅骸骨,它的身高达到了1.6米,来自于距今6600万年-5600万年之间的古新世时期。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秘鲁,在南部海岸,同样发现了一些距今3600万年前的巨型企鹅化石,从身高上推测,它们大约在1.5米左右。因为这些企鹅化石都发现在温暖的地方,这也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思考,究竟是什么让它们离开了南极呢?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3)

是什么让企鹅离开南极?

研究发现,最早的企鹅是起源于南极的,它们一直都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后来在大约36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开始发生了变化,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此后的3000万年时间里,地球上的气候一度是历史上温度最高的时期之一,那个时候南极的冰盖甚至还没有形成。

不过后来伴随着温度的降低,南极的冰盖陆续形成,一些企鹅为了生存,便朝着温暖的地方迁徙,最终在3600万年前,它们抵达了低纬度的赤道地区,并且后来通过演化,分支出了一种可能是在温带、热带生活的企鹅,比方说“麦哲伦企鹅”。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4)

那么,出现在北半球的plotopterid,又该如何解释呢?科学家推测,在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之后,一些鸟类为了生存,便纷纷放弃了翅膀,想要在水中去寻找更加丰富的食物,而它们的进化过程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才会让它们的外形看起来都差不多。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最早的企鹅祖先是会飞的,plotopterid的祖先或许也是如此,这也为何它和企鹅一样,都是以翅膀推进式潜水的原因之一。在它们进化的早期,它们从空中跳入水中来寻找食物,后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以在水中生存的时间更长,游泳的技术也更好,自然也就彻底放弃了飞翔。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5)

plotopterid和大海雀有关系吗?

既然plotopterid和企鹅没有关系,它生活在北半球,那么,它和曾经生活在北极的“企鹅”大海雀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研究发现,鲣鸟、塘鹅和鸬鹚等,实际上才算作是plotopterid的近亲,特别是鲣鸟,它甚至可以看做是plotopterid的翻版。

什么是鲣鸟呢?这是一种热带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地区,是南海诸岛上最多的鸟类之一,它们属于大型的海鸟,爪子看起来好像是鸭蹼一样,这让它们非常善于游泳,它们捕食的方式和早期企鹅或者是plotopterid的祖先非常相似,都是从高处俯冲下去,然后在水里潜水来获取食物。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6)

有一种观点认为,plotopterid或许在2000多万年前之前并没有灭绝,其中一部分伴随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去往了高纬度地区,并且在那里进化成为了后来的大海雀,不过这个猜想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化石对比分析来进行判断。

说起来,大海雀是一种完全因为人类而灭绝的鸟类,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连企鹅这个名字,其实最早也是属于大海雀的,只不过在大海雀灭绝后,人们发现了南极上的企鹅,才给了它们大海雀的名字。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7)

已灭绝的北极“企鹅”

大海雀是一种外观和企鹅差不多,不过实际上它和plotopterid一样,都和企鹅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水生鸟类,大海雀不会飞,它们同样是使用翅膀划水,它们的一生基本上都生活在海洋之中,只有在繁殖的季节,才会在陆地上产蛋繁育后代。

曾经的大海雀广泛分布在北大西洋,特别是在冰岛和格陵兰,大海雀的数量非常多。这对于它们来说,也是不幸的开始。在15世纪中叶,人类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格陵兰岛迎来了一批批的水手将那里作为栖息地。

大海雀不会飞,而且行动缓慢,同时,它们的个头很大,因为海洋里有着充足的食物,所以它们个个都很肥,水手便会将大海雀捕来食用,并且将大海雀产在陆地上的蛋也都纷纷捡食,而这对于大海雀来说,还仅是噩梦的开始。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8)

有一些水手将大海雀的羽毛带回了欧洲,将它们做成了羽绒被、衣服等御寒的物品,没想到不仅轻便,而且保暖的效果还非常好,于是,很多欧洲人都愿意花高价来购买大海雀羽毛制成的商品,这才是大海雀真正的噩梦,成群的大海雀直接被扔到热锅中烫死,然后拔掉羽毛运回欧洲,很快只过了300多年的时间,大海雀便迎来了灭绝的风险。

看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会说,既然大海雀濒危了,为何不对它们进行保护呢?要知道,19世纪人类还是一个非常“野蛮”的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们并不懂得什么环保的概念,认为人类高于一切,也不认为一种动物的灭绝,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而且当时很多博物馆在得知大海雀即将灭绝后,还纷纷出高价希望可以买到大海雀的标本,因此,最后一对大海雀竟然在孵蛋的时候被杀害,然后被卖给了博物馆,此后,地球上就再也看不到大海雀的身影了。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9)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其实如今南极的企鹅名字,用的是大海雀的,这是因为最早欧洲的航海家将大海雀称作penguin,它就是企鹅的意思,在大海雀灭绝之后,欧洲的航海家在发现南极大陆的时候,在南极看到了企鹅,一开始,他们以为是找到了新的大海雀,于是,便将penguin的名字延续了下来。

后来,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才发现,南极的企鹅和大海雀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诸多证据都表明,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催生了很多生物朝着不同的生存方式进化,其中海鸟类的进化就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这次发现的plotopterid,已经灭绝的大海雀和企鹅,或许它们都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祖先,有科学家认为,或许未知的远古潜鸟类还有更多。

企鹅化石在哪里发现的(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10)

下一步,科学家们准备对plotopterid的化石与世界各地的海鸟进行比对,寻找它的祖先究竟是谁,并且找到它是否进化成为了大海雀,留在了北极,以及它和企鹅之间,究竟有哪些区别,这些研究最终会为我们揭开远古鸟类不同寻常的进化过程,揭开它们在地球气候环境的变迁中,是如何在逆境中“绝处逢生”的,一起期待吧!

参考文献

sciencealert——《Giant Penguin-Like Birds May Have Once Waddled Around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o》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