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1)

河南,为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剧目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自宋元以来,戏曲艺术表演的支派和数量,久居全国之最。它以曲调悠扬,豪迈奔放,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而广受全国人民喜爱。

近年来,为发掘,抢救口头遗产,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连晓东,持续10年,深入乡镇,山区,遍寻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豫籍名老艺人,录制他们的唱腔,唱段,并在郑州建立了一座河南声音博物馆。

2016年的6月29日,连晓东在博物馆内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梨园失落的声音---名家品鉴会”。活动现场,不但云集了众多戏曲老艺人,如孙映雪,苏兰芳,虎美玲等,还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亲临指导。

活动现场的胡美玲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2)

博物馆展柜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3)

博物馆展柜

豫剧主要分为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其中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因同宗祥符,演唱风格差异并不是很大,都以俏丽典雅,婉约含蓄为主。而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因地理环境,人文风貌,语音发声的不同,形成了一种特有豫剧派别,颇有苍凉悲怆之风。

最年轻剧种----曲剧

曲剧,又叫“河南曲子戏”、“高台曲”。在国内是最年轻的剧种,仅80年的历史,就成为河南第二大地方剧种。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4)

曲剧最早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而成。1926年5月18日,临汝县的一个戏班因雨弃跷上台演出,从而发展为戏曲剧种。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5)

曲剧有大调,小调之分,前者较沉稳,后者较活泼。因唱调柔和、宛转、轻快,具有明显的民歌特点。主要流行于我省洛阳,南阳地区。

最古老剧种----越调

越调,是我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较为古老。据说,越调原本叫做“月调”,起初也是以月调来进行演出,清朝乾隆年间,在南阳一带地方广泛流传,后慢慢演变为专门的戏曲。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6)

越调最初的唱腔形式为曲牌体,后来清代中叶逐渐变为板脸体。其调式也相应地主要用宫调式,唱腔优雅纯朴。除去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剧目丰富,有“大十八本”,“小十八本”之说。

频临灭绝剧种---宛梆

宛梆,又叫“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是豫剧的一个支脉。最早是由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7)

宛梆在唱腔音乐上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且变化较多,属板腔体。花腔在宛梆唱腔艺术中独具特色,几乎各类板式中都有花腔,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皆可用之。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8)

如今,宛梆渐趋衰落,现仅存内乡县宛梆剧团。

道教情怀音乐---道情

道情,又叫“坠子翁”。最早源于清朝道光年间的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称“鱼鼓道情”。后来,道情从沈丘、郸城一带传入太康,艺人们也受豫剧,越调影响,开始尝试对口和群口演唱,并将渔鼓道情与民间小调结合,吸收了秧歌和花鼓的曲调,逐渐演变成戏曲,题材也由原先的道教故事扩大到家长里短、才子佳人的范围。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9)

道情戏以唱为主,剧本多唱词而少插白,一板下来就是上百句唱词。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它曲调纯厚朴实,唱词通俗易懂,所以深得大众喜爱。

城隍庙之音---二夹弦

两夹弦,也叫“大五音”。最初是从山东曹州“丁香花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光绪六年,因众多戏曲艺人进入豫东大城市开封,并在较偏僻的城隍庙内演出,二夹弦才得以在河南流传,此剧种因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后被移到繁华的相国寺市场演出,一时间名震豫东。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10)

两夹弦是以唱为主,以唱制胜的剧种,所以它的唱腔是戏剧布局的核心。它的基本唱腔为大板、二板。

如今为了抢救频临灭绝的该剧种,艺术家田爱云先后创办了二夹弦戏校,开封市二夹弦实验剧团,到各地演出。

兴盛于黄河两岸的剧种---大平调

大平调主要流传于我省北部地区,实际为梆子腔的一种。它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间。清中叶时期,黄河两岸有大小十几个大平调班社在活动,如清丰的洪家班,南乐的万家班,濮阳的万家班等。其他如浚县、内黄、淇县、延津、鹤壁、考城也有大平调班社建立。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11)

大平调唱腔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

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四平调

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来,后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上世纪四十年代才搬上舞台。1947年以邹玉振、王汉臣为首的四平调艺人辗转到商丘后,被当地政府接收。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12)

四平调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了较强的说唱特征。

近年来,由于电影电视剧行业冲击,目前仅剩河南省商丘市、范县和山东省成武县三个专业的四平调剧团。

穿越大唐而来的---大弦戏

大弦戏原名“公兴班”,又名“弦子戏”。是我省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戏曲剧种之一。

它受元、明弦索发展而成,既有唐“乐府”曲,又有其它俗令小调和散曲等组成,属北曲系统。唱腔结构为“曲牌体”,具有古朴俊烈,泼辣刚毅的风格。常被群众用来祭祀,庆典、敬神等。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13)

大弦戏以开封,濮阳为中心,流传于我省北部和南部。现掌握唐宋大曲和大弦戏曲牌音乐的仅剩一人,且年近古稀,急需保护。

传统民间生活记录者---五调腔

五调腔是流行于河南北部和河北邢台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原属乐腔戏,后陆续吸收了二夹弦和冀州一带的乱弹、京剧以及河北梆子的支脉京梆和河南的秧歌,于1916年前后形成。

传统剧目大都为汉族民间生活小戏。

内黄落子---乐腔

乐腔是安阳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原名“落子腔”,也称“安阳腔”。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清末,落腔盛行,豫北各地班社普遍建立,也因此形成了三大流派。建国初,落腔发展到鼎盛时期。因其曲调轻快欢乐,在20世纪50年代曾改名称“乐腔”。

十大梨园名家(这些频临灭绝的梨园好声音)(14)

乐腔主要伴奏乐器为皮胡、竹笛等。唱调有平板、二板、三板、流水、懈板、捻板等,游场音乐类似河南曲子。剧目多为家庭生活小戏,现频临灭绝。

和尚所创的戏曲----百调

百调,也称“北调子”,民间俗称“糠窝窝”。是在元、明、清流行于中原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是柳子戏的支流。

它起源于清嘉庆年间,最初是由濮阳范县的一个和尚组建并收徒,到了同治十二年间,清丰洪家百调班将它发扬光大,在“文化大革命”中,它三起三落,备受挫折。1978年,经清丰百调艺人多次努力,得以恢复清丰县柳子戏剧团。

戏曲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是由于贴近生活,河南戏才能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同时我希望那些频临灭绝的剧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这样河南戏曲才能在将来越走越远。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

yujimedia@163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