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代:罗隐《蜂》

罗隐蜂描写了什么(罗隐著名的一首咏蜂诗)(1)

生活中,夸赞一个人勤劳,人们常常用蜜蜂作比喻,因为蜜蜂是真的勤劳,并且其勤劳程度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和人类相似,蜜蜂也是具有社会性,群体生活的物种。它们分工明确,主要由蜂王、雄蜂、工蜂三种类型的个体组成。人们所说的蜜蜂勤劳,主要对工蜂而言,蜂王和雄蜂的存在意义只是单一地为着生产后代,工蜂则承揽所有的劳作,任劳任怨,死而后已。

工蜂一出生就开始工作,分工是按照日龄的增长而改变。通常情况下,工蜂出生1到3日,负责保温孵卵,清理产卵房;3到6日龄时,转为饲喂大幼虫,调剂花粉与蜂蜜;6到12日龄时,改为分泌蜂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12到18日龄时,又更换为泌蜡造脾,清理蜂箱;18日龄之后,其任务就是采集花蜜、水分、花粉、蜂胶及巢门防卫。

罗隐蜂描写了什么(罗隐著名的一首咏蜂诗)(2)

蜜蜂采集花蜜是一件极其繁复的工作,一只蜜蜂一次只能携带大约2毫克的花蜜,采集1千克花蜜,要飞行50-60万次,需要采集150万-160万朵花,且只能酿造100克蜂蜜。如果工蜂酿造1千克蜂蜜,就需要采集10千克花蜜。来来回回总共要飞行32万公里,这个路程大约相当于绕地球8圈。

工蜂的寿命一般仅为几个月,夏季则只要30天左右,冬季则长达3到6月,其寿命的长短与工作强度、蜂群群势有很大的关系。工蜂短暂的一生,不是在采蜜,就是在采蜜的路上,其辛苦难以想象,说它们是最勤劳的物种,当之无愧。

罗隐蜂描写了什么(罗隐著名的一首咏蜂诗)(3)

人们如果在工蜂面前夸自己勤劳,应该汗颜,人们再勤劳,远远也比不得蜜蜂。人们还会考虑生的意义,谈理想,讲究先苦后甜,或有喜,或有怨。蜜蜂出生就开始工作,短暂的一生则一心只是扑在采蜜花蜜的事业上,从不会为自己做任何考虑。蜜蜂这般没日没夜地辛劳工作,理应对世界温柔地对待了吧?其实不然,它们的劳动果实又大多被人类窃取了。它们辛劳一生,却只成了为人类酿造蜂蜜的工具,想来真是可怜可悲,而人类的做法未免太残酷无情。

罗隐蜂描写了什么(罗隐著名的一首咏蜂诗)(4)

人类的社会则更复杂,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分工,虽没有蜜蜂那般明确固定,却也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蜜蜂辛劳一生,只是为着采集花蜜的使命,人辛劳一生则各有各的目的,而最终又都是为着群体的一个大目标。蜜蜂被人利用,辛苦酿成的蜂蜜只成了满足个别人欲望的消费品,多少人一生的辛劳的成果,又岂是都由自己占有呢?蜜蜂一生只管辛苦劳作,不知道后面还有着人类,人类一生辛劳,又怎知后面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们欣喜地收获蜂蜜的时候,又岂知其后面是不是又有着某种无形的手在等待着呢?

罗隐蜂描写了什么(罗隐著名的一首咏蜂诗)(5)

罗隐写这首诗《蜂》,虽是在说蜜蜂,其实他所喻的也是人。蜜蜂不辞辛劳,日日往返于花间采集花蜜,却考虑不到辛苦究竟为着谁,酿成蜂蜜最终到了哪里。人也同样,日日辛苦劳作,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虽然不辞辛苦,究竟还是白费,或许为着一个伟大的集体理想,而自己却不享有成果。蜜蜂可怜可悲,算来,人又强到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