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科普文章含有蝇蛆类图片,对此不适的读者请谨慎阅读。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

食人蝇

格格不入的食人蝇

我曾经写过一篇科普文章,简单介绍了森林中的食腐大军,其中野猪、熊、乌鸦等生物都是勤劳的森林清道夫,许多动物的腐肉都是由它们分解的,但其实蝇蛆类生物也是重要的食腐有生力量。

目前全球共存在着3200多种蝇类,它们的幼虫就被称之为蛆虫。这些蛆虫基本上都属于食腐生物,但其中有一种蝇蛆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它们以恒温动物的新鲜血肉为食。

这种苍蝇叫做新大陆螺旋蝇,又被人称作为食人蝇,它们的蛆虫叫做噬肉螺旋蛆。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2)

食人蝇

食人蝇的习性

食人蝇的习性非常特别,它们盘旋在室外寻找恒温动物身上的小创口,然后在创口中产卵,一次可产卵200至300枚,经过数天就可以孵化成噬肉蛆。

这些蛆虫的头部长着两颗锋利的牙齿,身体长着螺旋状的倒刺突起物,它们把尾部留在创口处呼吸空气, 不停地向寄主体内部啃食挖掘,以寄主新鲜肌肉和血液为食,使伤口不断地溃烂发炎。

蛆虫犹如一颗嗜血钻头,在一个礼拜的时间内,就可以将恒温动物寄主啃食殆尽。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3)

噬肉蛆

人类也是食人蝇的寄主

人类也属于恒温动物,所以人类也是食人蝇的寄主,而食人蝇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在没有找到伤口寄生产卵时,食人蝇会趁人不注意时,在眼睛、口腔、耳道、鼻子等非闭合孔中产卵,让人防不胜防。

八年前,一位叫做哈瑞斯的英国游客在南美洲的秘鲁游玩后,乘坐飞机返回英国,在飞机上就发觉耳道中有啃食的声音,并且还出现了偏头痛的症状,她以为是乘坐飞机的不适反应,并没有放在心上。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4)

秘鲁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5)

哈瑞斯

而回到家中后,她的耳道中就开始流出腥臭无比的分泌液,她连忙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为患上可普通的中耳炎,但医生检查后,却在她的耳道中找到了几十条蛆虫。

这时她才意识到,在秘鲁游玩时,可能被当地的食人蝇寄生了,医生将耳道中的蝇蛆一一取出后,发现这些蝇蛆已经把耳道咬出了一个1CM左右的血洞。

如果再晚一步治疗,后果不堪设想,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6)

哈瑞斯耳中的噬肉蛆

食人蝇泛滥造成“僵尸鹿”疫情

人类遇到食人蝇的攻击寄生,身体感到不适可以马上就医,而对那些不会说话的野生动物或者家畜来说,食人蝇就是它们的终极梦魇。

5年前的9月,美国佛罗里达州西礁岛出现了一群形态怪异的“僵尸鹿”,它们浑身伤痕累累,身上布满了虫吃鼠咬的寄生孔洞,有的鹿头甚至被啃食殆尽,有的身上的器官已经被啃食干净,原来它们都被食人蝇寄生了。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7)

被寄生的礁岛鹿

美国农业部确定西礁岛所在的门罗县爆发了食人蝇疫情,而这些礁岛鹿的伤口已严重感染溃烂,已无药可医,没有救治的必要了,最后有83头礁岛鹿死于这场疫情。

要知道礁岛鹿已经濒临灭绝,这次死亡的礁岛鹿几乎占了现存种群数量的十分之一,当地人痛心疾首,对食人蝇恨之入骨。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8)

被寄生的礁岛鹿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9)

被寄生的礁岛鹿

食人蝇曾对美洲农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其实早在1900年左右,食人蝇就开始侵袭美洲大部分国家了,当地农场主深知食人蝇的可怕之处。在此后几十年中,有数百万的牲畜被食人蝇感染,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牲畜纷纷倒地死去。

在当时,食人蝇俨然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绊脚石,给农场中的牲畜、野生动物和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当食人蝇形成规模时,所到之处,尸横遍野。

为了防治食人蝇,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因为它们成群结队地生活在野外,无法使用紫光灯或人为扑杀等物理手段,而采用杀虫剂灭蝇也是杯水车薪。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0)

被寄生的绵羊

食人蝇已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当时防止食人蝇的办法就是前期人为筛查干预,找出被寄生的牛羊,手动清除蝇蛆,但是这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寄生入口被动物毛发遮挡,如果出现疏漏,有蝇蛆没被找到,被寄生的牲畜还是难逃一死。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德州就将近20万头牲畜因食人蝇致死,20世纪50年代,食人蝇带给美国的经济损失高达2.2亿美元以上。

如今,虽然食人蝇早已被控制,但是还是有地区出现了小范围的食人蝇疫情,每年造成的损失依然高达数百万美元。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1)

噬肉蛆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2)

被寄生的牛

人蝇大战的转折点

从那时起,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都在寻找杀灭食人蝇的办法,但都收效甚微。

直到1946年,这场人蝇大战的转折点终于来到,美国农业研究所的昆虫学家爱德华·F·奈普林在研究一本叫做《果蝇》的书时,灵光乍现,找到了制服食人蝇的杀手锏。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3)

爱德华·F·奈普林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为1946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遗传学家赫尔曼·约瑟夫·穆勒,她在书中提到了通过核辐射可以导致果蝇丧失繁育能力。

爱德华便产生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果蝇和食人蝇同属蝇类,都要经过卵、幼虫、前蛹、蛹及成虫时期。

是否也可以对蛆虫进行核辐射,让其丧失生育能力,再把不育食人蝇放归野外和正常的食人蝇交配,从根源上让食人蝇后继无“蝇”呢?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4)

不育食人蝇

后继无“蝇”计划正式实施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完全可行,雌性食人蝇一辈子只能交配一次,将没有生育能力的食人蝇放归野外,就能从根源上切断食人蝇的繁殖循环。

随后,各国专门饲养不育噬肉蛆的工厂星罗棋布,孵化室内的托盘中摆满了不育的噬肉蛆,它们被投喂人工制作的荤食饲料,在两天之后就会接受到核辐射,核辐射的剂量虽大,但不致死,可使噬肉蛆完全丧失繁殖能力。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5)

制造不育食人蝇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6)

制造不育食人蝇

不育食人蝇屡立奇功

经过几十年的投放治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消灭了食人蝇。十年之后,墨西哥也宣布食人蝇在本国灭绝。20世纪90年代,利比亚的食人蝇疫情也透过投放不育食人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现在,美洲生产不育食人蝇的工厂每天至少可孵化2000万只不育食人蝇,单靠贩卖不育食人蝇的收入每年就可达十几亿美元。

尽管此种方法有效地扑灭了食人蝇,但依然有部分地区爆发了小规模的食人蝇疫情,例如刚才说过的礁岛鹿被寄生事件,在当时,美国立即投放8000多万只不育食人蝇,效果立竿见影。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7)

不育食人蝇工厂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8)

最后

蝇类是一种让人生厌的生物,身上大都沾满了各种致病菌,而食人蝇更是让人退避三舍,当你在异国他乡旅游时,一定要提防这种橘红眼睛的食人蝇。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19)

食人蝇

食人蜂大战食人蚁(食人蝇堪称嗜血钻头)(20)

食人蝇如何感染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