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端浪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邹俊韬的办公室,他正在临床一线忙碌着救治患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解

本报记者 钟端浪

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邹俊韬的办公室,他正在临床一线忙碌着救治患者。

回首援鄂抗疫岁月,邹俊韬感慨万千。

2020年1月27日,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后,当晚便入驻武汉市第五医院。当时正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艰难时刻,武汉市第五医院的急诊、门诊、病房、ICU早已人满为患,还有大量患者等待入院。患者情绪焦虑、恐惧,医护人员疲惫不堪,医疗物资匮乏。我省援鄂医疗队临危受命,不仅接管了武汉市第五医院的ICU病区、呼吸科病区,还成立了全新的发热十一病区。全队分为5个普通小组和1个重症ICU小组。

“第一次穿防护服进隔离病区,半小时不到就头晕脑热、胸闷恶心,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感觉每一秒都在煎熬。”邹俊韬回忆,最初一周,病人流转速度极快,危重症患者极多,患者情况变化迅速,很多人早上还能正常对答,下午就不得不上呼吸机。“疫情就是命令,我们没有任何适应的时间,只能紧绷神经,随时准备战斗。”他说。

由于医疗队员一开始对新冠肺炎并不了解,所有治疗手段都在摸索中前行,医院每天又有大量的患者入院,而出院患者却寥寥无几。这让邹俊韬感到压力非常大,甚至一度有挫败感。但救死扶伤的责任让他不敢向患者露出一丝沮丧表情,还要不时给患者鼓劲加油。“如果我们放弃了,那患者就更害怕了。”邹俊韬说。

病区有一位罗老太太,年龄大,基础病多,病情较重。邹俊韬每次给她查房时,都会鼓励说:“老人家,很快就能好,我们陪着您,坚持就是胜利!”慢慢地,老人会向他说“谢谢”,微笑面对医护人员,并努力配合治疗,病情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一个多星期后,罗老太太和其他3名患者成了病区第一批出院患者,邹俊韬心里才真正松了一口气。“看到他们开心地走出医院大门,所有人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也瞬间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邹俊韬说,第一批出院患者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武汉的日子,让邹俊韬感到心疼的还有自己的同事。“我们接诊了一名患者,体重达280斤,他自己连翻身都做不到,且没有陪护。如果长时间平卧,他很快会长褥疮,并因此而感染。这种情况下,穿着厚厚防护服的护士,每两小时要费力地为他翻身一次。此外,还得喂饭、擦身,甚至还需要不断更换成人尿不湿……每完成一次护理全身都会被汗水湿透。”所幸,辛苦没有白费,这名患者最终痊愈出院。“他在出院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泪水,回头深深地给我们鞠躬,这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欣慰难以言表。”

从1月27日到支援任务结束,邹俊韬所在的病区出院、转诊了300多名患者,为武汉疫情救治工作贡献了江西力量。

“2020年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尤其是在工作方式上有了新变化和新思考。”邹俊韬说,援鄂回来后,他在日常工作中更加重视健康科普的重要性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早查、早诊、早治在防治肿瘤乃至健康管理方面尤为重要。目前,我正在加强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尽量抽空到社区跟群众交流,向人们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让人们能正确认识疾病并正确保护自己。”邹俊韬说。

【来源:江西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