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名叫赵嘏,另一位名叫常建。常建非常钦佩赵嘏,因为赵嘏的诗写得非常好,常建很想得到赵嘏的指教。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去苏州的灵岩寺游玩,觉得求教的机会来了。他赶在赵嘏到达之前先到了灵岩寺,在必经之地的一处墙壁上,特意非常醒目地题写了半首诗。后来,赵嘏在游玩灵岩寺时,果然看见了那半首诗,便即兴在墙上续上了后半首,成了一首完整的诗。赵嘏后半首诗一补上,整首诗的意境便大不一样了。常建的前两句显得平实如石,赵嘏的后两句犹如有灵气的美玉。

常建用自己的两句诗,换来了更精彩的两句诗,成了完整的一首诗,后人便把它概括成了“抛砖引玉”的成语,常建来比喻以粗浅的意见引出高明的见解。

抛砖引玉三十六计典故(抛砖引玉)(1)

我每天都在努力的发成语故事,喜欢什么成语故事的评论在下方[灵光一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