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假期倏忽间结束,又要面对操蛋的市场了。

上周几个交易日里,大A股其实蛮欢乐祥和的,特别是最后一天,科创板指数捅了一根远古巨阳,来势汹汹。

然后幺蛾子就来了,端午节假期,纳斯达克暴跌,大宗继续暴涨,通胀环境对成长风格显然是不利的。

关于当前通胀处于什么位置,我有一个看法。资产价格对消息不敏感的阶段,往往处于趋势的顶部或者底部,因为基本面变化已经被充分反馈了。当资产价格对于消息过分敏感的时候,往往处于趋势的中间阶段,因为当前双方的博弈日趋白热化。当前油价的暴涨暴跌,基本都是消息驱动,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处于趋势的中段位置。

通胀的复杂性就在于链条特别长,牵一发动全身,趋势一旦滚起来,就不知道会发展向什么方向。通胀旗手牟一凌周末的推文就谈到这个问题:

全球部分资源国看似“偶然”的供给偏紧背后,可能隐含着“必然”:资源国本身可能也依赖于另一个资源国的出口,比如: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作为当前OPEC成员国中最具有增产能力的国家,其小麦消费依赖于进口(主要来自于俄乌);智利、秘鲁2021年采购能源分别占各自进口15.2%、12.6%;澳大利亚在原油方面也有明显缺口(主要是燃油)。大宗商品价格中也隐含了全球支付给资源国人口的薪资,另类的“通胀螺旋”或正在出现。国内当下需求低位,通胀问题短期看起来一片“祥和”,后面可能会转变,海外能源消费需求也即将进入旺季,其实近期矛盾不断。

通胀是当前最大的宏观背景之一,当下的任何投资可能都需要对此要给予一定的认知权重。

岔题了,周末的重要分歧之一还是科创板。科创板上周暴涨的背后,是交易所即将降低科创板交易门槛的传闻,目前的说法是从50万持仓的门槛下降到10万、20万。

对A股市场而言,50万是个非常重要的门槛,迈过50万持仓以上的,算是中产了,投资者比例一下子会骤减,这两年应该好一点了,但依然能够卡主很多人。如果真的把持仓门槛下降了,对于科创板的流动性是巨大利好,涨一波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种东西吧,消息还没正式披露,就有这么多人抢跑,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方面说明机构赌狗心态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A股内幕交易治理道阻且长。

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周末卖方分析师们在关于科创的问题上分歧很大。

目前到兴业证券的张启尧起了个很唬人的标题《科创突围:科创板2022vs创业板2012》。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列了一堆,我很主观地说,我对张启尧是意见比较大的。

科创板与恒生电子(科创板是2012年的创业板)(1)

《科创板2022vs创业板2012》研报综述

大概在两年前,科创板处于爆炒腰花的炒流动性阶段,张启尧作为证券行业分析师,居然公然站出来写了一篇《伟大从泡沫中诞生》的研报,让人瞠目结舌。那个时候整个科创板动辄大几百倍市盈率,同样一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估值比在港股贵几倍。张启尧的研报让我这个普通投资者质疑他的研究严肃性,最后科创板泡沫的一地鸡毛大家也看到了。

科创板与恒生电子(科创板是2012年的创业板)(2)

回过头来就事论事地说,我认为科创板确实也跌了非常多了,科创50前一段时间的最低市盈率已经到了31左右。创业板作为上一波中国成长板块的核心指数,两次历史大底部(2012年、2018年)的估值都是30倍上下。从估值上看,我倾向于认为科创板就算不处于历史绝对底部,也大约应该算是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了。

但就像一开始说的,当前的大环境其实真的不利于成长风格。也自然有分析师对科创板持不同看法,牟一凌今天的推文就比较直白地写道:

科创板估值分位数不贵了,调整了很多。但是要拿其2012创业板比,就不确定了。抛开后验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不谈,站在2012年看创业板几乎是新赛道,其成分股和公募基金持仓偏好完全不重合,市场有“朦胧美”。现在看来,科创板机构重仓票和主要成分都是过去几年主流赛道的延伸。不排除有一些优质公司机遇,但是这种以一个板块为理由的冲锋,很像2021年初恒生科技发生的事情,短期共识在也能涨,但关注风险。其实这些年,创业板、核心资产、半导体和新能源,历史上真正的机会开始时,从来不会有人说它相当于历史上的谁,它只会成为未来的自己。

牟一凌的这个说法,让我想起这两天流传比较广的姜诚路演资料(这份路演资料还是我朋友整理了发在我们基金销售群的,不知道怎么就一下子弄得全网都是,我一开始都没公开发)。投资于慢变量行业的姜诚在点评如今比较时髦的所谓“新半军(新能车、半导体、军工)”,用词是比较犀利的:军工、半导体历史上劣迹斑斑,新能车已经把预期直接一步打到位了。

还是回到之前讨论的那个话题,目前茅指数和宁组合的估值都只能说合理,并不如何的绝对低估。期待过去几年里大放异彩的板块持续精彩,可能是比较困难的。

科创板的另一重争议就在于,即将面临天量解禁,在这个时间节点,大炒特炒科创板股票,多少有点微妙。一贯看起来研究扎实、老实巴交的张夏,在最新的看多推送里藏了这么一张图,说不尽的蔫坏。

科创板与恒生电子(科创板是2012年的创业板)(3)

真的,我看研报也将近十年了,从未见过如此虎狼之词:“为重要股东提供资金支持,支持科创支持实体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