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闹新春,欢天喜地过新年。为迎接春节的到来,1月25日,市文化旅游局举办了莆田市2019“我们的年”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精彩内容让我们跟随主播一起去现场看看。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1)

记者 杨露萍

  我现在是在市群众艺术馆非遗过大年的活动现场,那大家可以看到我背后就是舞龙舞狮的场面了,现场气氛可以说是相当的热闹喜庆,也是非常的热烈,站在这空气里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省级非遗皂隶舞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2)

  最先出场的乡风古韵民俗节目展演就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而这其中最让人期待的就是传承千年的省级非遗皂隶舞。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3)

记者 杨露萍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莆田传统民俗舞蹈皂隶舞,那说到这个皂隶舞啊,它是作为咱们元宵出游或者游灯当中的仪仗,据说它一共要由37个人组成,进行表演,那今天我们也请到了莆田皂隶舞传习所的所长陈师傅来给我们详细地说一下。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4)

莆田皂隶舞传习所所长 陈遵华

  我们麟山宫皂隶舞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请牌,开道,再一个收牌,表演过程当中左右跳,左右问,左右摆这样,寓意主要就是每年正月我们38个村出游,保38个村的老百姓平安。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5)

  看完了这边的皂隶舞表演,那边民间手艺人更是不甘示弱。提线木偶表演、香道体验、姓氏灯笼制作等非遗技艺让市民叹为观止、跃跃欲试。而这其中最让人感受到浓浓年味的当属民俗体验——做红团。

红团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6)

记者 杨露萍

  那现在我们来到了湄女过大年的民俗体验馆,大家看到我旁边这个就是红团了,说起这个红团呢,它可是咱们莆田人民必不可少的过大年的一个美食了。湄女你好,你现在包的是什么馅的?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7)

活动参与者 郑丽丽

  是糯米馅的,这边还有那个绿豆馅的,我们莆田人过大年都会包红团,寓意我们家庭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8)

  将馅料搓成小圆球后包在团里,用木印压成上拱下平的形状,再用蕉叶垫好就可以上笼蒸了。湄洲女现场包红团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参与其中,这不,我们的主播也跟着一起体验了一把。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9)

杨露萍 郑丽丽

  也借这个红红火火的红团,祝愿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猪年新春诸事如意。

饮食类非遗项目

  这边非遗体验项目热火朝天,那边饮食类非遗项目香气逼人。在“戏棚记忆”莆田小吃体验街内,干焖羊肉、土笋冻、白果等莆田传统特色美食也是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10)

记者 杨露萍

  一路逛吃逛吃下来,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莆田小吃体验街了,那今儿我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道美食,它就是龙花担赐粉,它可是咱们莆仙最有根源的小吃之一,而且也传承千年了。师傅,你好,请教下这个赐粉到底是怎么做的。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11)

龙花担赐粉非遗项目传承人 林镇成

  泗粉又叫赐粉,它是莆田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它是用我们自己家的地瓜粉制作而成的,然后它有清凉解暑的作用,我们这个泗粉在煮的过程当中还加了特殊的油,它叫香椿油,就这个东西,这个比较香,夏天的时候也是很解暑清凉的,味道非常香,你要不要来一碗?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12)

记者 杨露萍

  好勒,好香啊,隔着屏幕有没有闻到这股香味,我要尝一下这个赐粉,丝丝顺滑,而且非常难得的是嚼起来也是非常有嚼劲,非常棒。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13)

  观年俗,赏非遗,品美食,一连串的体验下来,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或许这才是记忆中过年的样子。据了解,当天现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主播带大家体验的几个项目外,还有新春送福名家赠联、“丰年祈福”妈祖文化体验、“欢天喜地”传统技艺、“莆阳风味”非遗年货市集以及“乡音乡韵”十音八乐展奏等。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14)

市民 黄淑贞

  很棒的,就有找到我们小时候那种热闹的年味。

在莆田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这些非遗(15)

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宋国平

  我们的目的就在于寻找一种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乡愁,下一步我们会多举办这类的文化推广活动、传统文化,我们的非遗能够更多地走进我们的现代生活,传递给人们更多的一些温馨的回忆。

(莆田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王 敏 沈 琳 陈恒山

值班主任:林双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