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秋季脆蜜金柑不同嫁接方式的对比

_莫毅等

脆蜜金柑是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14 年审定通过的金柑新品种,是由“滑皮金柑”自然变异单株经 7 年选育而成,果实成熟后脆甜可口,无刺鼻辛辣味,几乎无核,脆蜜金柑果实的独特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脆蜜金柑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果农种植脆蜜金柑的热情也在上升,这就直接带动了果苗的需求量。

在柳州地区,秋冬季易受霜冻、寒潮影响,相对低温天气较多,因此技术人员普遍选择在温暖的春季嫁接柑桔类果苗。为了使翌年能够长出健壮的枝梢,采穗圃在冬季需要进行修剪整枝和病虫害消杀,不剪除的秋梢也会木质化,不适合嫁接使用。因此,春季嫁接就需要使用经过储藏的上一年秋梢作为接穗。接穗的储藏不仅需要花费人工,接穗还会变得不新鲜,降低嫁接存活率 。为了减省储存秋梢的人工,及时使用新鲜的秋梢接穗,提高秋梢接穗有效使用率,本次试验探索在秋季嫁接脆蜜金柑相对合理的方式。

脆蜜金柑高枝嫁接(柳州秋季脆蜜金柑不同嫁接方式的对比)(1)

1 试验操作流程

1.1 砧木和接穗的准备

前一年秋冬开始准备枳壳砧木苗的繁育。育苗温室避雨大棚先用 70%丙森锌 1000 倍液喷施消毒,将已经高温发酵处理的甘蔗渣︰黄泥 =1︰1 育苗基质转运至温室棚内起垄,垄高 30cm、宽 1.5m,垄长可以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而定。从有资质保证的企业采购枳壳种子,在播种前使用 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 倍液浸泡种子 30min,消杀种子表面的炭疽病等病菌,按 1 粒 /cm 2 的密度播施于育苗基质上,然后在育苗基质上再覆盖一层 1cm 后的细河沙。播种后需经常浇水保湿,湿度保持在 65%左右。为避免炭疽、立枯等病害大规模暴发,每周还需喷施 70%丙森锌 1000倍液或 20%噻菌铜 1000 倍液 1 次。待小苗第 1 批新叶完全舒展开时,每周喷施杀菌剂的同时再添加尿素2000 倍液,促进长高长壮。发现有非正常生长的枳壳苗,及时移除。翌年 2 月,选取约 15cm 高的健壮枳壳小苗移入规格为 10cm×10cm×30cm 营养杯内,营养杯基质按甘蔗渣︰黄土 =1︰1 配置。将移栽好的营养杯枳壳砧木移入温室避雨网棚,每周灌施 1000 倍17-17-17 复合肥水溶液。若天气炎热干燥,可适当浇水以保持基质湿润。若遇到高温高湿天气,可适当喷施 70%丙森锌 800 倍液,防治微生物病害。秋季选取接口粗度达 0.4cm 左右的砧木备用

无病毒脆蜜金柑母本树提前种于 60 目防虫网棚采穗圃中,日常坚持病虫害防控。除此,每周灌施 1000倍 17-17-17 复合肥水溶液 1 次。每次新梢抽发时,每周喷施尿素 1000 倍液 70%丙森锌 800 倍液 云中农“蓝精灵”中微量元素肥 1000 倍液组合 1 次,既可以促进树势旺盛,又可减少微生物型病害发生几率。秋梢老熟过程中,每周还需喷施磷酸二氢钾 1000 倍液 1次,可加速枝梢老熟的同时,还能提高枝梢韧度。适当减少浇水量,可防止新梢侧芽的萌发,这样生长的秋梢健壮,适宜作为嫁接接穗。

1.2 接穗的选择

所选取的接穗无黄龙病、溃疡病感染,叶片呈深绿色,枝条表皮无木质化花纹,用手指触压可感到明显韧性。枝条平均长 13cm、粗 4.53mm、6 个腋芽,去除两端或嫩或老部分,选取中间 3~4 个腋芽用于嫁接。最好当天剪取接穗当天嫁接。

1.3 营养杯苗的嫁接

10 月份温室避雨网棚内平均温度可达到 26℃左右,适宜脆蜜金柑的嫁接。10 月上旬选取 1 万株之前准备好枳壳营养杯苗,平均分成 2 组,一组采取剪砧切接方式嫁接,另一组采取不剪砧腹接方式嫁接,所有嫁接工作由经验丰富、技术可靠人员操作,当天完成。

1.4 嫁接后的管理

接穗未萌发之前,砧木极易长出侧芽,该侧芽的生长不利于接穗的重新萌发,需要及时抹除,营养杯内萌生的杂草也需及时拔除。

对于剪砧切接苗,待第 1 批新梢长至老熟,解除嫁接膜;对于不剪砧腹接苗,待第 2 年春接穗与砧木愈合后剪砧,解除嫁接膜。

每批新梢萌发后至老熟前,每周喷施 70%丙森锌1000 倍液或 20%噻菌铜 1000 倍液 1 次,防治炭疽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同时每周灌施 1000 倍 17-17-17复合肥液 1 次。新梢枝叶的健康生长也离不开中微量元素,每月灌施“蓝精灵”中微量元素肥 1000 倍液 1 次便可。

为了使嫁接苗快速长高,保持 1 个主枝,剪除侧枝,待秋梢萌发时再保留侧枝。为防止嫁接苗木倒伏,要及时使用竹签捆绑扶直。

脆蜜金柑苗期,除了易感炭疽、溃疡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外,还可能受其他病虫害影响。如潜叶蛾,可用4.5%联苯菊酯 2000~3000 倍液防控 ;红蜘蛛,可用30%乙唑螨蜻 3000~4000 倍液防控;蜗牛,可用四聚乙醛 400~600g/667m 2 消杀。无论是剪砧切接苗还是不剪砧腹接苗,肥水管理模式都相同,病虫害防控管理模式也相同。

2 结果分析

2.1 接穗萌发结果

剪砧切接苗,接穗于 10 月 13 日陆续萌芽,截至10 月 31 日,接穗萌芽率为 58.5%,接穗死亡率为4.26%。进入 11 月,温室避雨网棚白天平均气温 22℃,接穗陆续停止萌发。第 2 年 3 月,温室避雨网棚平均气温回升至 25℃以上,存活的接穗又零星萌发,但萌发的速度比前一年秋季的慢,也比不上同时期不剪砧腹接苗接穗萌发的速度。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部分未萌发的接穗颜色逐渐由深绿转变为枯黄,截至 6 月 15日,接穗累计萌发率为 71.4%,接穗累计死亡率为28.6%。

不剪砧腹接苗,第 2 年 3 月 1 日 99%以上接穗依然为深绿色,说明绝大部分接穗依旧存活,剪除接穗上端砧木,并解除嫁接膜,接穗于 3 月 9 日陆续开始萌发,截至 6 月 15 日,接穗累计萌发率为 95.4%,接穗累计死亡率为 4.6%。

2.2 第 1 批新梢生长情况

剪砧切接苗,第 1 批新梢 10 月 13 日开始陆续萌发,老熟时平均粗 2.89mm、长 118mm,枝条叶子平均 5片,少部分叶片表现出对称性发黄性状。剪砧切接苗第 1 批新梢在老熟过程中,若持续遇到昼夜温差达7℃以上天气,新梢上的叶片会表现出萎蔫,甚至直接干枯至死的性状。

不剪砧腹接苗,第 1 批新梢于第 2 年 3 月 9 日陆续开始萌发,老熟时平均粗 4.31mm、长 163mm,枝条叶子平均 17 片,叶片颜色浓绿且有光泽,叶片较剪砧切接苗的略大、厚实。总体感官比较,不剪砧腹接苗的第 1 批新梢相对更加健壮。

2.3 后续新梢生长情况

剪砧切接苗,由于第 1 批新梢相对较短细,后续新梢的发育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第 2 批新梢在第 2 年 4月中下旬老熟,平均径粗 2.03mm、长 73mm,枝条叶子平均 3 片。第 3 批梢在 6 月中下旬老熟,平均径粗1.83mm、长 49mm,枝条叶子平均 3 片。部分剪砧切接苗还能在 8 月左右萌发第 4 批梢,老熟时平均径粗1.15mm、长 44mm。原先第 1 批枝梢叶片具有对称性发黄性状的植株,其后续新梢叶片依旧保留有对称性发黄性状,即使补充足量中微量元素,叶片发黄的性状依旧没有改变。

不剪砧腹接苗,第 1 批枝梢的健壮成长对后续枝梢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第 2 批枝梢在 6 月上旬老熟,平均径粗 4.63mm、长 357mm,叶片 4 片左右。第 3批枝梢在 8 月初老熟,平均径粗 4.58mm、长 328mm,叶片数 5 片左右。本次试验中,超过 50%的不剪砧腹接苗能够萌发第 4 批梢,10 月中上旬前能够老熟,平均径粗 4.71mm、长 286mm,叶片数 4 片左右。不剪砧腹接苗各批次新梢上的叶片均比剪砧切接苗上的略大、厚实,颜色较浓绿,并且均无发黄性状。

2.4 嫁接苗出圃情况

关于金柑类苗木合格出圃要求和苗木出圃等级分类, 《柑桔嫁接苗(GB/T 9659-2008)》就有明确规定。剪砧切接苗和不剪砧腹接苗均有完整、发达根须,主根笔直,长 30cm。各苗木生长于避雨温室网棚内,加之合理的药物防控,出圃时未有严重虫害。由于前期的枝型修整,各苗木主干笔直,侧枝能够合理分布。最终,剪砧切接苗出圃合格率为 65.3%,不剪砧腹接出圃合格率为 94.2%;2 级苗,剪砧切接苗为 10.7%,不剪砧腹接苗为 26.3%;1 级苗,剪砧切接苗为 0,不剪砧腹接苗为62%。

3 分析与讨论

3.1 砧木大小的选择

较为粗壮的砧木对嫁接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为此需在嫁接之前准备好合适的砧木。育枳壳苗阶段,喷施适宜的叶面肥可以促进其生长。在转移进营养杯时,需尽量选择根系发达、主根笔直、主干高的苗,回填完基质后再向上略提起枳壳苗,可避免长大后主根弯曲。按实际生产经验,1 年时间内绝大多数枳壳径粗可达 0.4cm 左右,少部分径粗达 0.6cm。为了操作的统一性,本次试验选择径粗为 0.4cm 的枳壳作为嫁接砧木。

3.2 红蜘蛛的防控

柑橘红蜘蛛其实是一种螨虫,目前已经严重影响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柑橘红蜘蛛世代周期较短,主要以刺吸方式为害柑桔类果树叶片,使叶片逐渐失去光泽,严重时将抑制果树的生长 。为了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在防控红蜘蛛时最好多选几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为了使农药增效,也可以在喷施农药时合理增添农药助剂 。

3.3 气温对嫁接结果的影响

在砧木与接穗的愈合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愈合成败的因素之一 。柳州地区入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冬季易受霜冻、寒潮影响。虽然部分剪砧切结苗接穗在 10月下旬前已开始萌芽,但第 1 批新梢所需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来自接穗。长时间较低气温抑制了砧木与接穗的进一步愈合,接穗上新萌发的枝梢生长发育也会受到抑制,直接导致第 1 批新梢的相对短弱。即使第 2 年春气温开始回升,但低气温对之前砧穗愈合的抑制是不可逆的,最后剪砧切接苗出圃合格率相对较低。本次试验显示,即使面对较低温度的情况,相对完整的砧木可以一定程度地保护接穗,降低了接穗的死亡率,其中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经过对比剪砧切接和不剪砧腹接 2 种嫁接效果,本试验发现在柳州秋季嫁接脆蜜金柑,相对于剪砧切接方式,不剪砧腹接的方式更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