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在县城集中安置的规模最大的扶贫搬迁安置区,共安置搬迁户5847户24423人,是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

隆安“一江两岸”新画卷。陆强 摄

一个项目,激活一座城。“十三五”期间,隆安县集成使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和新型城镇化政策,在县城震东片区策划实施隆安县震东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结合示范工程, 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全力探索 “一个家、一个学位、一个岗位”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到县城的路子,以“三区同建”实现产城融合,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奏响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乐章。

第一章:安居

从空中俯瞰,隆安老县城与震东集中安置区仅一江之隔,与附近的农民工创业园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之”字。从3.3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的县城版图,正是隆安县“三区同建”推动产城融合交出的成绩单。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2)

隆安县易地扶贫安置区新貌。

隆安县震东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结合示范工程在规划之初,就明确了震东集中安置区就是县城新区,通过拉开城市框架,配套升级市政设施,同时以原有的宝塔医药产业园为基础,配套建设农民工创业园,扩大产业园区规模,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再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持续保持城市、产业、人之间持续向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3)

隆安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四纵七横两进”,13条道路形成的交通路网,不仅将三个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与高铁、高速、码头畅连,形成了直连直通、安全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从交通到供水、供电、通信等,从教育、医疗到体育健身,安置区的市政设施与县城市政设施一体化规划,充分考虑了安置区、县城新区、产业园区长远发展。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4)

安置小区环境优美。

震东集中安置区共有和鑫佳园、昌泰茗城、东森悦府等三个安置小区。每一个小区,整体外观风格统一而不乏时尚,小区里广场、绿地、停车场、娱乐场所等全部配备,周边交通、商业、教育全面围绕。8所中小学、幼儿园让所有搬迁户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都在自己的新家旁边,圆了城里的上学梦。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5)

农民工创业园。

距离此处一公里,是正在建设拓展中的农民工创业园。这里按照“1栋安置楼配套建设1栋以上标准厂房,1栋标准厂房引进1家以上企业,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目标,精准招商,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和建立工厂式、车间式扶贫车间,充分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并且一步到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目前,2万多搬迁人口集聚的人力资源,69栋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已经吸引了59家优质企业进驻,提供就业岗位5500多个。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6)

搬迁群众新居宽敞明亮。

在这里,“一个家”的定义已不仅仅是一套房子,而是一座便捷舒适、充满发展活力的宜居之城。

第二章:乐业

安居,方能乐业;乐业,才能安居。

就业是民生之基,更是巩固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之基。从最初提出“一个岗位”,让每个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都有1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到13101名搬迁劳动力95%以上实现就业;人均稳定纯收入从2015年的3000多元到2021年的14000多元。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大量繁琐而细致的工作。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7)

震东社区居民在火龙果基地务工。卢昱霞 摄

安置区专门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各种培训、招聘活动,推荐就业岗位和信息,为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落实一次性劳务奖补和交通补贴。隆安县人社部门连续四年在震东集中安置区举行“春风行动”招聘会。与隆安县结对帮扶的广东省深圳市等地的企业积极参与,为习惯往珠三角地区务工的搬迁户们牵线搭桥。如今,这里有5000多人通过县外务工获得稳定收入,占搬迁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8)

安置区配套项目——粤桂小学 学生活动。

随着3000多名搬迁户随迁子女在新学校入学,年轻的父母亲们为了就近照顾孩子,越来越多人将眼光投向了本地企业,临近安置区的农民工创业园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目前,有600多名搬迁群众在这里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他们白天上班、晚上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留守的老人,以及因残疾或体弱等原因无法到工厂打工的群体,安置区内设立的23个就业扶贫车间,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有活干、有钱赚。三个安置小区还开发了263个公益性岗位,单元长、网格员、保洁员、防疫消杀员……这一个个不同的身份,都是对弱者的支持,对自食其力者的鼓励。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9)

安置区农贸市场。

安置区内的农贸市场摊位及周边酒店、餐饮、超市等商业网点,对有能力、有意愿自主创业的搬迁户来说更是提供了多元选择。如今,这里已有251户334人实现自主创业,有27户获得自主创业扶持贷款304万元,有164户获得创业及带动就业补贴122万元。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0)

小梁在出发前集队,向居民强调出工纪律、安全要求。何宏生 摄

而对于800多名50岁左右、进厂难、找工难,习惯干农活的大龄群体,安置区创新开展了“小梁送工”就业服务,依托县内一大批农业基地和2个园区产业集群,通过与用工企业、农业基地进行对接联络了解用工需求,形成每日“‘点对点’企业派单、社区送工”的常态化机制。既缓解了企业、农业基地季节性用工困难问题,又解决了大龄无技能搬迁群众就业“无门”问题。截至2022年7月,已有40多家企业、农业基地与震东社区签订用工合作协议,企业“派单”量不断增加,旺季时日用工量超1000人,每日帮助搬迁群众增收100-300元。目前累计送工近6万人次,增加群众收入近800万元。

“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古人提出的民生理想,在震东集中安置区已成为现实。

第三章:融入

从山区搬到城镇,难点在于“村民”向“居民”的转变。要让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石山区、以土地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农民放心“洗脚进城”,有很长的路要走。

土地者,民之本也。为了保障搬迁农民的根本,隆安县放开了他们的落户限制,实行来去自由、全面放开的城镇地区落户政策,凡是自愿申请的当场即可办理迁移落户手续,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林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保持不变,且落户满1年后就可参加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民主权益依法保障。搬迁户原已享有的教育、民政、残疾、医保、农业、林业等补贴政策,不因搬迁取消或改变,为真正困难的群众托起“幸福底线”。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1)

群众到党群服务中心咨询。

群众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到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震东集中安置区成立震东社区,建立“一委三支部”组织架构,设有党委班子,下辖3个小区党支部,党员335名。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党委书记、第一书记等14人到社区工作。同时,按78个楼栋单元划分为22个党小组,形成22个网格,把驻村队员、“两委”干部、网格员、单元长、党员代表等五类人员安排到相应网格,以党小组活动为主载体,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九中心一站一家”为平台,全力服务好每一户搬迁群众。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2)

震东社区各种活动丰富多彩。

走进震东社区,随处可见的主题墙、文化景观,推动“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管理、融入居民生活。几年来,震东社区持续开展“培育文明新市民 开启幸福新生活”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行“天天敲门法”,每周四开展“幸福大讲堂”,定期开展“庭审进社区”、“法官送法”活动,引进社工组织开设公益课堂、“儿童议事会”,每季度开展“敬老为福·传承其永”老人生日会,依托“我们的节日”开展群众性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吸引搬迁群众广泛参与,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进情感、汇聚力量。此外,还创办“感恩超市”,实行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制。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日常管理、公益活动获得相应积分,凭借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物资,在实践中树立文明新风尚,加速融入新生活。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3)

居民到感恩超市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2021年,震东社区设立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廉洁工作站,组建楼栋长议事会,建立“六议六公开”的居民协商自治机制,实现“民事民提民议民决,我的社区我做主”,让搬迁群众在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中获得了更多的归属感。

第四章:感恩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4)

七一公园。

2021年7月1日,建党百年之际,坐落在震东集中安置区旁的七一公园正式开园。这个由昔日的废旧矿山改造而成的休闲公园,以党的生日命名,不仅是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而且让隆安人民永远铭记,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眼前这一座崛起的新城,才有了2.4万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5)

搬迁户梁永志。

来自布泉乡巴香村的搬迁户梁永志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我可能已经活不下去了。他因为身患癌症,曾经每月花数千元购买进口靶向药,直至将家里吃穷吃尽。在他绝望的时候,震东社区将他纳入了监测范围,落实了低保、临时救助,帮助他的儿子在附近找到了稳定工作,聘请他担任社区的公益性岗位。国家新一轮的医保谈判,更是让他获得了医保政策的巨大福利——他每个月吃的药,经过医保报销后,从原来需自付3600多元直降至138元。如今,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来自都结乡龙民村的搬迁户农爱国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我都不敢想能在城里有套房。想起当初丈夫久病去世,家里危房倒塌,一个人带着脚有残疾的幼儿艰难度日。而今,她在县城有了稳定工作,儿子上了高中,闲暇时还参加了社区的文艺队,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6)

搬迁户黎枝强在自家的养鸭场。

来自都结乡都结社区的搬迁户黎枝强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我可能没有勇气走上创业这条路。夫妻俩在广东一家快餐馆打工十几年,餐馆日渐式微,眼看就要失业,黎枝强返回家乡寻找出路。在获得小额贷款扶持后,他与公司合作养起了旱鸭,如今每年的家庭纯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

广西隆林未来5年规划项目(非凡十年奋进隆安)(17)

《万家灯火》震东集中安置区点亮搬迁群众的未来。何宏生 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震东集中安置区点亮了2.4万搬迁群众的未来,实现了隆安人民多年以来“一江两岸”的梦想,而且正一步步将“一园一城一基地”的建设目标推向前进!

(文/黄艳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