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某吴县小吏唐某,嘉定江湾镇人,十八岁某天,他送一个客人出城,回来后有些累,就躺下休息片刻梦中看到两个黑衣官差牵着一匹马对他说:“昆山某官员请您喝酒”唐某便上了马,驶出嘉定北门,进了昆山南门,曲曲折折沿着城墙往前走忽然又出现两个人,拿着公文呵斥到:“我们是山王派来,拘捕违期的人,你不能再骑马了”说完把唐某揪下马来,掏出绳子套在他脖子上,来到山王庙下禀报里面让把人带进去,跪在堂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代志怪故事1982?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代志怪故事1982(故事古代志怪故事)

古代志怪故事1982

唐某

吴县小吏唐某,嘉定江湾镇人,十八岁。某天,他送一个客人出城,回来后有些累,就躺下休息片刻。梦中看到两个黑衣官差牵着一匹马对他说:“昆山某官员请您喝酒。”唐某便上了马,驶出嘉定北门,进了昆山南门,曲曲折折沿着城墙往前走。忽然又出现两个人,拿着公文呵斥到:“我们是山王派来,拘捕违期的人,你不能再骑马了。”说完把唐某揪下马来,掏出绳子套在他脖子上,来到山王庙下禀报。里面让把人带进去,跪在堂下。

山王穿着黄袍,插着金花,侍卫很多。他对唐某说:“知道你有管理公文的能力,特意召你来给我管理四殿八厢的公文。”然后指着台阶上十多个竹箱子让他看,说道:“这里都是宗卷。”唐某素来知道山王是昆山的妖神,暗想如果答应,就永远回不到阳间了,因此极力推辞说:“我从来都不会管理文案,也不认识字,望大王恕罪!”

山王再三要求,唐某就是不答应。山王发怒,让手下人给他上刑。试过多种刑罚,唐某痛苦不堪,就是咬牙不答应。山王没办法,让手下把他带到廊下,另外写了公文,命人去拘某县某人。大概过了半日,拘来一人,山王让这人做管宗卷的小吏,此人很痛快的答应。山王很高兴,命他换了衣服,领了那十几箱子宗卷,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去了。

山王又让先前那两人把唐某送到土地庙,让土地把他送到东岳庙还魂。到了土地庙,土地神穿戴整齐接了公文,派了两个自己的随从把唐某送到东岳庙。到了那里,随从让他在门外等候,自己进去禀报。唐某看到门里的东岳大帝带着王冠在桌后办公。穿紫衣带纱帽的侍从有几百人,堂下来来往往的又有几百人。唐某暗想,自己的脚刚刚受刑疼痛,进了门恐怕被众人误踩。正在胡思乱想,听到门里有个喊他:“郎君为什么在这里?”

仔细一看,原来是个以前的仆人。唐某说了来这里的经过。那个仆人说:“郎君应当复生,我送你。”唐某说自己脚痛。仆人就把他扶到岸边,上了一条船。这条船没有头尾,只是中间一个船舱。唐某蜷缩着脚躺下,仆人站在舱外,也不划桨,顷刻就到了家。仆人把他扶到岸上,然后和船一起消失了。

唐某进了家门,被门槛绊倒,醒了过来。醒来后,眼前漆黑一片,四处摸摸,原来躺在棺材里。他用力踢棺材板,家人大惊,打开棺盖,发现唐某复生,皆大欢喜。原来,唐某已经死了四十九天。家人把他抬出来,灌下姜汤,呼吸才顺畅起来。但是双目昏花,手脚都受了伤,病恹恹的好像随时会死去。正要请医生,一个全真道士到门讨斋,对唐某父亲说:“我能治疗,但是得先用火灸一下他的胸口,如果还知道疼,就有救。”

点着艾香,刚靠近唐某胸口,他就疼的喊起来,道士说:“行了,有救!”然后从囊中拿出一块紫色的药,形状像个墨块。让研碎一半用米汁服下,另一半等到晚上再服用,吃完就会好。唐家人一边按照方法给唐某喂药,一边安排酒食酬谢道人,道人只吃了几个水果后离去。走后不久,家人发现剩下的另一半药没了。大家非常着急,以为唐某必死无疑。

第二天早晨,道士来了。唐家人告诉他药丢了,道士说无妨,又拿出一半药块,正是昨晚丢的那半块。唐家人没反应过来,并没看出道士是个异人。送给他十两银子,道士不要,又送他二十匹布,道士说明天来拿。走后再也没来,而唐某得以生还。

【原文】吴县吏唐玘,嘉定江湾镇人,年十八,习吏事。尝送客入城,归倦甚,隐几而卧。忽冥然如梦,见两皂衣牵马来曰:“昆山某官邀君饮。”玘便上马,驰出嘉定北门,入昆山南门,迤逦沿坏城而行。忽复有二人出,持牒叱曰:“吾山王遣来,追违限者,汝不得复乘马。”即捽玘至地,出神中绠,系其颈,行抵山王庙门下入报。内传呼召入,跪于庭。神衣黄袍,插金花,侍卫甚众,谓玘曰:“知汝有吏才,特召来为我掌四殿八厢公牍。”指阶上竹笥十六示之曰:“此皆文案也。”山王为昆城妖神,玘素知,自念一承职,永不得生矣。”因力辞曰:“某素不谙吏事,亦不识一字,惟大王哀免。”

再三强之,固不从。神怒,叱左右加刑,五毒备极,痛苦不堪,而玘执词愈坚。神无如之何,乃令行刑者提置庑下,而别书牒,令人持去追其县某人来云。约半日,追至一人,神复以前语语之,此人忻然拜命。神喜,即为易冠服,领十六笥退入司中。神呼前两人送玘付土地祠,令转达东岳还魂。至祠,土神冠佩出受牒,自遣部下两人送诣岳祠。既到,停门外,入投牒未出,玘望之,见岳帝冠冕赭袍,据案治事。侍立皆紫衣纱帽者,不知几百,而庭下往来扰扰,又数百人。玘自念:“吾方足痛,恐入门不堪诸人践踏。”踌躇间,忽门内有人出呼曰:“郎君何为在此?”

视之,乃唐氏故仆也。玘具说前事,仆曰:“郎君当复生,吾今送归。”玘告以足痛,仆曰:“当觅一舟相载也。”扶玘至岸下一空舟,无头尾,仅有腹,掖登之,缩脚而卧。仆立舟上,不见其鼓棹而舟自动。祠下去家约四十里,顷刻已至,又掖而升岸,回顾,失仆及舟所在。入门,为门限所蹷,惺然而寤,以手扪四壁不可出,已知在棺中也。乃以足蹴其板,家人闻而骇之,亟揭棺盖视,玘已活,距死时四十七日矣。欲扶出之,惫不可起,破棺后一板,始得出。灌以姜汁,气息才属,而双目昏暗,手足皆伤,厌厌未有生意。方谋迎医,忽有全真道士过门乞斋,闻之,谓其父曰:“吾能治之,但须先炙其胸穴,若知痛,乃可生也。”

父喜引入,爇艾炙之。火方燃,遽呼痛,道人曰:“生矣。”然犹不能言。道人出囊中紫药一锭,形制如墨,令研碎以米汁调其半灌之,留半以待昏时服,药尽则能言而行矣。家人如如教,治具以待。道人不食,止啖水果数颗及酒三杯而已。抵暮告去,去未久,家人觅所藏药已失之,于是交相尤恨,以为必无生理。诘旦,道人至,告以故,笑曰:“不足惜也。”复出半锭与之,正昨所失者,家人愚,不以为异,曾以十金,道人笑曰:“我方外士,安用金为?”又以布二十匹,曰:“且留之,明日来取。”遂去,竟不复至。玘得生,备述冥中事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