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肯·阿吾哈力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1)

在神话般的民间传说里,“哈萨克”的意思是 “白色的天鹅”。这个名字象征着哈萨克族群居和迁徙的传统,而哈萨克族那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集中体现在贯穿一年四季的“转场” 生活中。在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即将消亡的今天,本刊记者及一位多年致力于研究哈萨克族文化的专家,一同深入新疆北部茫茫草原,他们的图片和文字再现了哈萨克族人候鸟式的迁徙生活。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2)

游牧的专用通道 牧民在山区转场必须按"牧道行走。通常在各类草场之间都有固定的、大小不等、坦险各异的牧道相通。按牧道转场,一可以畅通无阻,保证安全;其次可以防止转场牲畜肆意践踏牧草,破坏草场。如果有人不按牧道转场,践踏他人草坪,甚至会引起纠纷。在过去,各村、各部落,甚至各氏族还有自己专用的牧道。他人借道,须经主人允许,否则属侵权行为。历史上,西域山区的很多交通路线实际上就是牧道。如成吉思汗西征时翻越阿尔泰山的路线,及南北天山之间某些通道等,也是牧道。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3)

昭苏的宝马和秘密古道哈萨克族的一个重要族源是汉代的乌孙国,这个游牧的国家就生活在今天新疆昭苏这片广阔的草原上,当时被汉武帝称为“汗血宝马”的良驹现在仍在这里饲养。甚至有历史学家认为“龙”的最初形象源于中原的汉族人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大的“汗血宝马”后的惊异和崇拜。所以,哈萨克族人常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 在茫茫草原上,离开马就寸步难行。因此,过去几乎每个哈萨克人都必须配一匹马,一匹良种马成了一个家庭富足和希望的标志。从昭苏草原还可以望见海拔6995米的天山高峰——汗腾格里峰,在汗腾格里峰下面深藏着一条贯穿天山南北的古道,现在这条艰险的古道已经被人遗忘,但是这条古道正是最早被哈萨克这样的游牧民族开发出来的,在天山公路未修通之前,这条古道一直是连接天山南北的惟一通道,它是世界交通史上的一个奇迹。

9月的太阳放肆地照射在新疆北部的这片土黄色的高原上,辽阔的视野一直可以推展到远方已经积雪的阿尔泰山。逐渐走近的是一队由5口人、一个摇篮、1条狗、两峰骆驼、几匹马和上百只羊组成的哈萨克家庭,他们正从水草丰美的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迁徙。在北疆,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遇到这样的家庭,他们都是以不缓不慢的柔和节奏和浩荡气势证明着哈萨克族的文化和传统的延续。

蓝色吉普车一路在开阔的北疆草原上急驰,从车窗望出去,金黄色的桦树叶在阳光的反射中十分耀眼,9月的阿勒泰已经进入了深秋。偶尔,会有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骑着匹个头很高的白马悠闲地在你飞奔的视线中后退,你不禁会回过头去欣赏他,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哈萨克人。这种场面在新疆北部的这片美丽的山区是很常见的,因为生活在北疆的大部分是哈萨克人。他们的聚居地就散落在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博尔塔拉州、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和巴里坤县等地追寻这个居无定所的民族的来影去踪。

拿出一张新疆地形图你就可以看出新疆哈萨克族的地理分布:

他们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与山脉相间或相邻的有盆地、谷地、平原等。在新疆,哪里有山哪里就有草原,有草原就有哈萨克人的足迹。而这些草原又以其地势、气候等条件和牧草生长周期的不同形成大小不等的草原牧场。

有限的草场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哈萨克族游牧民整整一年的生产和生活。牧场按季节可分为春季牧场、夏季牧场、秋季牧场和冬季牧场。春秋牧场在很多地方是同一牧场,只是放牧时间不同而已。转场,就是以牧草生长周期按季节为牲畜有序地转移草场,它是一种按季节每年进行3次或4次循环轮牧的过程。

新疆哈萨克族地区各季草场相距各异。山区牧民每次转场路程不超过百公里,半牧半农的牧民转场路程更短,一般在30公里的范围内。平原地区的牧民转场路程往往较远,短则几十公里,长则几百公里。转场的原因取决于畜牧业经济因素。首先,转场可以及时给牲畜提供优质牧草,保证牲畜的成长和数量的增加;第二,可以使畜牧生产专业化;第三,可以使各种牲畜自然淘汰,有利于品种优化。

每年3月底至4月初,牲畜必须从冬牧场转入春牧场。各类牲畜于6月中旬前应转入夏牧场,秋季牧场是牲畜从夏牧场转入冬牧场途中的一个过渡牧场,在这里要作好牲畜整群、小畜剪毛和药浴工作。从10月份开始,气温逐日降低,有些地方开始下雪,为避免牲畜在转场途中遭暴风雪袭击,10月底之前应使牲畜安全转入冬季牧场

每年3月底至4月初,一年的游牧生活开始了,大批牲畜必须从冬牧场转入春牧场。早春的牧场积雪融化早,气温回升快,草场上早生短命植物开始萌发生长。这些植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对于经过漫长冬季的瘦弱牲畜渡春有着“雪中送炭”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还是接羔育幼的关键时期,牧民肩负着保住每一只幼羔的重任,既要让母畜顺产,又要让幼蓄茁壮成长。在春牧场的30多天里,要剪羊毛、给羊药浴、给羊羔作耳记等。

然后,各类牲畜于6月中旬以前要转入夏牧场(大畜转场不受产仔和剪毛工作的影响,可在5月份转入)。夏牧场一般为高山地区,就像我面前青河县北部的这一片草场,面积很大,牧草丰茂,草质好,载畜量大,气候凉爽,是牲畜抓膘催肥的好地方。夏季牧场一般可利用60—120天。

这次我们到新疆采访正好在富蕴县赶上牧民的秋季转场。所谓秋季转场就是牲畜从夏牧场转入冬牧场途中,需要在一个地方放牧一段时间,以作好牲畜整群、小畜剪毛和药浴工作。在富蕴县可可托海的一个村子里,我们看到汉族农民在地里收麦草,这些麦草是牧民在冬季牧场喂养牲畜的主要饲料,纯牧区的秋牧场往往就是春牧场,而半牧半农区的秋牧场多是这种收割后的庄稼地。牧民们大多不会在一处固定的庄稼地里停留很久,因为他们要抓紧时间赶往冬季牧场。

秋季转场是颇具观赏性的,从9月底到10月初的这段时间大批牧民成群结队地如潮水般迁徙,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从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转移,我们在一个海拔2000米的山口观看,一家接着一家的牧民骑着骆驼赶着羊群朝远方一个湖的方向前进,这样从早到晚的大规模迁徙场面一直会持续半个月。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4)

交易的季节 秋天,牧民常常是等着城镇里的生意人找上门来,才出来交易,因为哈萨克族人很少主动开拓市场,寻找机会,更不愿去市场上做买卖。现在一种潜在的消费结构在形成:养羊的是哈萨克族,贩羊的是维吾尔族,卖羊的是回族,吃羊的是汉族。这个结构是以哈萨克族为中心的,所以哈萨克族牧养的伊犁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查干托海羊和伊犁马、巴里坤马一直是抢手的牧业商品。这让我想起在新疆常听到的哈萨克族惯用问候语中有一句“人畜平安吗?”。它的确道出了畜牧业在哈萨克民族传统经济中所占有的地位。毛、皮、奶、肉、力,就是牧民的衣食住行。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5)

毡房 从事畜牧业的哈萨克族几乎每一户都有一顶毡房。据史料记载,哈萨克族汉代的祖先住的就是这种圆形毡房。公元105年,远嫁乌孙王的汉朝公主在(黄鹊歌)中写道∶“穹庐为空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除了大型毡房外,在转场途中,也可以搭建临时的三角形小毡帐。它没有栅栏墙,也没有天窗,只用撑杆和蓬毡等就可以轻易搭建。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6)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7)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8)

饮食 羊毛 哈萨克族的饮食以肉类、奶类和面食为主。奶茶是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必需品,我觉得每一口奶茶都浓缩了哈萨克族的悠久文化。其实奶还可以煮饮或发酵成各种饮料,如酸奶、马奶酒、骆驼奶酒等。奶油和奶酪干等奶类食品更是种类繁多,味道各异。在面食中有烤馕、包尔萨克、面条等。羊毛在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羊毛一般被制成毡子或铺在毡房内的地毡和挂毯。打羊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活计一般由家里的妇女完成,她们先用木棍把羊毛打得蓬松,然后再反复擀成毛毡或缝制成五颜六色的地毡。

对农民来说,秋天的收获意味着累累果实。对牧民来说,收获的含义既是牲畜数量的增加,又是牲畜体重的增加(即长膘)。9月下旬,在秋雨来临之前,天气逐日渐凉,牧民们习惯在午后秋高气爽之时向目的地——冬牧场转场。家境一般的人先离去,牛羊满山坡的富人总会晚1-2周动身。秋季转场时,行装虽然增加,但行走不像春夏那样缓慢,这时每天可行25-30公里。此行常常是“今日行明日留”,走走停停。这次转场要将增加的一些牲畜和老弱残畜卖掉、吃掉,或以此为本做一些交易。还要仔细盘算越冬的每一个细节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冬天的气温、灾情、各种牲畜合理的存栏数、棚圈设施、饲草储蓄、取暖、冬粮等等。

从10月份开始,有些高海拔的地方开始下雪,为避免牲畜在转场途中遭暴风雪袭击,10月底之前牧民应使牲畜安全转入冬季牧场。冬牧场多在避风、温暖、薪木易得的地方。冬牧场的面积一般不大,分布为小集中大分散。从11月至翌年3月中旬,牲畜在冬牧场停留时间长达半年左右。其间,要对瘦弱老畜补饲,搞好抗灾保畜等工作,使牲畜安全越冬。当地哈萨克族人一般把这种地方称为“冬窝子”,这是比较形象和贴切的称呼,因为这几年北疆阿勒泰及富蕴地区每逢冬天必闹雪灾,一米厚的积雪完全掩盖住了地上的草,牲畜往往不能自已从厚雪中找食,牧民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帮牲畜们挖雪找食,所以说冬季牧场只是勉强的越冬地而已,一切生机都要等到来年春天。农民在冬天没有农活,可以休息调养,牧民则不同,冬天对牧人和牲畜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转场前,阿吾勒(牧村)内或阿吾勒之间的亲戚、邻居和朋友会事先商定行程时间、路线,约定途中宿营地点等

目前,新疆的牧区草场锐减,自然退化和人为破坏严重,牧民转场规模越来越小,多以户或家(父子或兄弟)为单位游牧。有条件的地方,如阿勒泰地区的牧民还改用汽车运输搬家,牲畜则由牧人赶着另行。由春牧场启程时,要考虑到幼畜出生的时间,看它们是否长结实,能否随群赶路。这时,日行程一般为14-15公里,哈萨克语中有“羔羊程”的长度单位,指的正是这样一段距离。

在富蕴县的可可托海农场,我们从头至尾追踪了几天牧民的转场,我发现在转场前,阿吾勒(哈萨克语为牧村)内或阿吾勒之间的亲戚、邻居和朋友会事先商定行程时间、路线,约定途中宿营地点等。起程要择吉日,穿戴整洁美观,使转场队伍尽可能风光。路上,你追我赶,人人都不甘落后。因为先抵达宿营地者可以落脚水清草盛的地方,并可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后来者。转场队伍前,往往走着驮鞍围有洁白围毡的健壮骆驼,上边坐着的应是一位穿着华丽的年轻女子。驮队的行装要捆绑结实、整齐。凡是女人的乘骑选择要精悍、要讲究。队伍后边是驮着锅碗灶具和天窗架的笨拙但力气十足的牛或骆驼,这种“后勤”5驮畜的领队,一般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妇女。

转场虽辛苦,但对年轻人和小孩来说,却是一件高兴的事,他们或乘马或骑驹,一边帮大人赶畜,一边有说有笑。同伴之间时而戏谑,时而比试、追逐,一路热热闹闹,不知疲倦。

转场牧民的队伍抵达目的地或途中营地时,亲戚或朋友会联合起来作业。首先要搭建长辈的毡帐,男女老少各有分工,齐心协力,不一会就能搭好一顶毡房。阿力肯先生说:“从事畜牧业的哈萨克族几乎每一户都有一顶毡房。毡房具有易于搭卸,携带方便,适于游牧生活的特点。”

一个阳光温暖的黄昏,我目睹了一家牧民搭毡房的全过程:男人们先搭建毡房的骨架结构,它由可以拉开合拢的木制栅栏、木制撑杆和木制天窗圆架组成穹形屋架结成,搭完骨架后男人们开始在栅栏围墙外围一圈芨芨草编织成的草帘墙篱,墙篱外面围毡。在撑杆上盖上篷毡,天窗架上盖可以用绳索开启的顶毡。围毡、篷毡和顶毡外是用各种颜色染制的羊毛绒编织的宽带,与大绳交相捆绑。每家的房门一般都采用雕刻有花纹和图案的双扇木板门,门外挂有芨芨草编织的彩色门帘。这种毡房围盖双层毡后,在避风阳坡山区是可以安全越冬的。第二天全家起程的时候我发现搭建毡房的全部材料只需3头驮畜就可以运走。在转场途中,也可以搭建临时的三角形小毡帐。它没有栅栏墙,也没有天窗,只用撑杆和篷毡就可以轻易搭建。

在转场营地,帐房内布置是女人们干的细活儿。男人们只要从驮畜上卸下行李物品,给驮畜卸鞍。小孩要去附近捡干牛粪块和柴禾,女主人要尽快燃起篝火,支起茶壶和锅准备食物,大人们要尽早拉好拴羔环套绳和拴驹索套绳等。只有按时拴住幼畜,才能给母畜挤奶。搭好帐篷,安顿好里外,挤完奶,饭也熟了,全家老少都安坐帐内吃晚饭。哈萨克族的饮食主要以肉类、奶类和面食为主。晚餐时,我们和一家牧民一同坐在一个小木桌旁,吃着土豆烩羊肉,喝着奶茶,奔波了一天阿吾勒这时才进入片刻的宁静和温馨。

这几年,政府为了使游牧的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下来而修建了很多带院子和牲畜棚的房子,但没有一家牧民能习惯砖瓦制成的房子和定居农耕的生活,现在这些房子仍然闲置在田野上。

一个微寒的清晨,由5口人组成的哈萨克族家庭吃完了由烤馕和羊奶组成的简单早餐,收拾完毡房,孩子把牛羊拢成群,老奶奶骑上马走在最前面,就这样他们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是哈萨克族牧民一年中普通的一天的开始,因为转场对哈萨克牧民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为了努力使牛羊肥壮,生产发展,不停地转移草场是必须的。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转场: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

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转场中谱写,

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

散文时光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有一种生活方式)(9)

阿尔泰山的黄昏 在每年的9月中旬,哈萨克牧民都要举行赛马活动,在热闹的赛马结束后,大家都骑着马回到自己的毡房,夕阳下的阿尔泰山显得苍茫。现在,在这种游牧文明濒临灭迹的今天,我们对于它的内涵的认识和了解还远不能与他们所具有的丰富程度成正比。游牧文明在旁观者的眼里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而且相当原始。但是,在亚欧大陆上,正是这样的游牧者与农耕人抗衡达30多个世纪,谱写了这一地区民族的几乎整个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