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诗坛上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诗人拼命地@另一个诗人,可是对方却仿佛睡着了,无动于衷。

例如杜甫和李白,杜甫一生给李白写了10多首诗,其中不乏千古名作,可是李白就只回了两首。

李白好歹有回应,有些诗人连回应都没有。

例如孟浩然,李白给他写了《赠孟浩然》、《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日归山寄孟浩然》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不世经典,可是孟浩然给很多有人写过诗,就是没给李白写过。

杜牧和李商隐的诗风有什么区别(李商隐写给杜牧的一首诗)(1)

再有晚唐的李商隐和杜牧也是如此。

他们被称为“小李杜”,两人的关系也像李白和杜甫。

所不同的是,李商隐拼命@杜牧,杜牧却从不回应他。

最尴尬的一次是他写下一首诗,将杜牧夸上天,杜牧却鸟都不鸟他。

这首诗名为《杜司勋》,全文如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牧曾经任过“司勋员外郎”,所以李商隐称其为“杜司勋”。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堪称夸人典范,杜牧却毫无反应。

杜牧和李商隐的诗风有什么区别(李商隐写给杜牧的一首诗)(2)

“高楼风雨感斯文”,说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凄凄的春日登上高楼,举目远眺,只见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迷蒙的雨雾中。

诗歌开头便极尽渲染凄冷的气氛,而这也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在这样风雨如晦的时节里,他想起了杜牧的诗作。

其实这里的“风雨”应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自然界的风雨,另一个应该是指当时“时代”的风雨。

晚唐已是风雨飘摇,有识之士皆有此感,却又无能为力,故而心中愁苦。

杜牧和李商隐的诗风有什么区别(李商隐写给杜牧的一首诗)(3)

“短翼差池不及群”,这一句也有三层含义。

“差池”暗喻送别,出自万古送别之祖的《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而“不及群”应该是李商隐的自伤之语,他认为自己羽翼短小,无法振力奋飞,赶不上大队伍,其中的落寞之意可想而知。

当时的李商隐深陷“牛李之争”,仕途坎坷,故而有此言论。

而他的自谦自伤也和最后一句对杜牧的夸赞,遥相呼应。

杜牧和李商隐的诗风有什么区别(李商隐写给杜牧的一首诗)(4)

“刻意伤春复伤别”,这一句是对杜牧诗作的概括,而他连用两个“伤”字,其中的伤感之情不言而喻。

感时伤世应该算是晚唐很多诗人的特点,在那个衰败的时代,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都是那样的渺茫,他们忧国忧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这复杂的思绪诉诸笔端。

这一句说的不仅是杜牧,也是李商隐自己。

“人间惟有杜司勋”,这一句应该算是对杜牧最高的赞誉了,堪称夸人典范。

“惟有”二字苍劲有力,高度评价了杜牧当时在诗坛的地位。

都说文人相轻,可是李商隐却给了杜牧这么高的评价,足见他对杜牧的仰慕之情。

可是他将杜牧夸上天,杜牧却鸟都不鸟他,这应该算是他最尴尬的一次。

杜牧和李商隐的诗风有什么区别(李商隐写给杜牧的一首诗)(5)

而除了这一首,李商隐还写过另一首《赠司勋杜十三员外》,可是找遍《全唐诗》也不见杜牧对李商隐有任何回应。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猜测应该是杜牧瞧不上李商隐。

要说李商隐在诗坛上的地位也不低,但是他在仕途上的名声却很差。

他的恩师令狐楚是牛党,而他在恩师去世后,却娶了李党的王元茂之女,也就是说他脚踏两只船,忘恩负义。

杜牧虽然不属于李党,也不属于牛党,但是他和牛党的牛僧孺却交情匪浅,牛党的人对于李商隐自然是唾弃的,而杜牧显然也不愿与之为伍。

所以即使李商隐在诗中将杜牧夸上天,杜牧也不会理他的,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