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看到一件东西特别喜欢,但父母或许因为各种原因就是不给买。通常情况下,小时候的我们均会祭出“一哭二闹三打滚”的“绝招”,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让父母就范。

这个方法放在70、80后父母身上往往会管用,毕竟那时候的父母都比较溺爱孩子。但放在95后父母这里,这招突然就失灵了。

前段时间,中文互联网不少网友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通过讨论,大家突然发现互联网的一个梗能非常形象地解释这个现象。

“撕伞”。

家庭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处(这样的家庭关系)(1)

01

“撕伞”这个词是一个网络流行梗,其含义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也撕了”。最早是对互联网鸡汤“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撑伞”的反讽。

这个词放在95后父母这里,就其含义就演变成了“走娃的路,让娃无路可走”。

前段时间,中文互联网上一个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人流如织的大街上,一个孩子抓着气球,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通过孩子的表情可以判断出,孩子正在跟妈妈较劲。

而他的妈妈呢,处理的方式也颇有一番“撕伞”的风格。“你随便闹,我妥协了算我输”。

20分钟过去,孩子看妈妈一直没有理他,也就很知趣的站了起来。以后,估计这个孩子不会再用这一招“对付”自己母亲了。

在当时的讨论中,有部分网友说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稍欠考虑。但绝大部分网友却不这样认为,一个95后的妈妈更是直言,“如果是她也会这样做。因为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会把平等对待任何人,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一样。我们更希望通过朋友的方式教会自己孩子为人处世的哲学”。

这位妈妈的留言,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这一切的背后都隐藏着90后、95后父母的“平等、友爱、尊重”的处世哲学。

02

前段时间,新华社曾发布过这样一个视频。一次班会课上,一个男孩在课堂上细数妈妈喜好。

“我妈喜欢的颜色是浅紫色;我妈不喜欢花;我妈的日常消遣是玩玩梦幻西游、听音乐;她不爱化妆,因为不化妆也很漂亮”......视频中,男孩对妈妈的爱好如数家珍,不少网友看后直呼“这孩子真的太暖了”、“从小就这么暖”、“这位妈妈一定是全家宠爱的公主”。

在传统的家庭关系中,很多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做很多事情。就算孩子不喜欢,一顶“这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的帽子扣下来,孩子们往往都会就范。长此以往,孩子们往往会痛苦万分。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边际感造成的。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均有独立的思想,千人千面的性格。如果以爱的名义长期“道德绑架”孩子,会对孩子的未来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心理学家李雪曾曾言:“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前文中那个男孩的妈妈控制欲特别强,这位孩子还会对自己母亲的爱好如数家珍吗?

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男孩身上闪亮着“平等、友爱、尊重”的光芒,一株“新式家庭关系”的“嫩芽”已经破土而出。

03

前文中,那位男孩提到了自己妈妈喜欢玩《梦幻西游》。那这位妈妈一定有许多游戏玩家才拥有的优秀特质-“平等、友爱、尊重、团结、谦逊”。

作为一款经典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拥有着数量繁多的玩法,每一类玩家,都能游戏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乐趣。同时,它也凭借着良好的社区文化备受玩家青睐。

在《梦幻西游》当中,平等、友爱是组队的第一要务,因为只有这才收获更多的朋友。这位母亲一定拥有这方面的特质,因此才能和孩子像队友一样平等沟通。

或许会有人质疑,“孩子拥有一个喜欢玩游戏的母亲,难道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吗?”

但实际上,孩子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反而能够正确认识娱乐,在这样的父母引导下,相信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学习以及娱乐的关系。

课堂之外,如果孩子对音乐、阅读或其他东西有兴趣的话,

作为过来人的父母可以站在朋友的角度指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沟通兴趣。

或许,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成为父母,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也会传给孩子,届时中国传统家庭没有边际感的问题将逐渐改善,亲子关系,代际沟通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相信这一天并不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