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终于因长期积劳成疾,累死在北伐战略要地五丈原。

诸葛亮为什么三次出祁山(诸葛亮七出祁山五次北伐原来只因这三个理由)(1)

那么我们就奇怪了,以当时魏蜀吴三国国情来看,最不适宜打仗的就是蜀国。因为蜀国建立最晚,一方面地域最小、经济最弱,另一方面人口、兵力最少。又加上刘备死后,后主继位,国内并不十分安定。在这样的前提下,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不断北伐呢?但是诸葛亮有诸葛亮的理由。

一:回报先帝。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由此可知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

二:实现隆中对。诸葛亮在出山之时,就做了一个非常大的策划案。他必须要按照这个步骤进行下去。另外,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做好这件事。当时,诸葛亮年纪已经很大了。他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要连续不断地北伐。

三:不攻曹魏,蜀必败亡。根据蜀国当时的国情来看,想在短时间之内发展起来,几乎是非常艰难的。所以等蜀汉发展起来的时候,魏国已经会变得更为强大。若是等到蜀汉发展强大之时,再发动北伐战争,恐怕那时候不等蜀国北伐,魏国就可能会先攻打过来了。

诸葛亮为什么三次出祁山(诸葛亮七出祁山五次北伐原来只因这三个理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