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贵州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交通闭塞一度成为严重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贵州省内石峰林立,峡谷深邃,贵州当地人称这种喀斯特地貌为“地无三尺平”,限制于特殊的地貌环境,人们进出的道路都是蜿蜒曲折的,很久以来山中人们的日子只能慢慢地度过,直到一座桥的出现彻底改变这种平淡的日子。

平塘特大桥设计图纸(大国工匠下的桥梁建筑-平塘特大桥)(1)

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

平塘特大桥横跨整个曹渡河大峡谷,设计总长2135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达8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连接了平塘和罗甸,将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缩短为一小时,不仅打通了横穿省内的交通要道,还连接了跨省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山中的岁月变得快了起来。三座桥塔的高度都在300米左右,中间的主塔更是高达332米,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桥塔,成为亚洲第一高桥。

平塘特大桥设计图纸(大国工匠下的桥梁建筑-平塘特大桥)(2)

平塘特大桥

平塘特大桥是一座大跨度的斜拉桥,由斜拉索、桥塔、主梁组成,264根斜拉索将主梁斜拉在桥塔上,使主梁和车辆的重量被均匀的传至桥塔,再通过三座桥塔传到地基,三座桥塔均由坚固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由于高度达到300米之上,如何将混凝土送到330米的高空之上,过程中又要维持混凝土的性能,是摆在工程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但人的智慧终究战胜困难,经过多次实验后,最终方案决定先把混凝土奉送到180米左右的高度,然后再奉送到330米高度,一次性解决这一难题,使三座桥塔稳如磐石的站立山中,国人的智慧又一次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

平塘特大桥设计图纸(大国工匠下的桥梁建筑-平塘特大桥)(3)

平塘特大桥

这样的高度和难度足以令世界惊叹,此外工程师们最了不起的设计是让这座现代工业巨物融入了当地的美景之中,平塘特大桥地处贵州省内古老的自然风景区之中,当地主要是布依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布依族就偏爱在蓝色的服装上刻画上白色的图案,在“蓝布上开出了白花”是世代山居于此的布依族人祖传的技艺方法,受到这一因素的灵感启发,平塘大桥整体色彩也采用这一古老文明的技法,大桥的蓝白色彩象征着蓝天白云,云雾缭绕之下如拨云见日,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挥它的光和热。

平塘特大桥设计图纸(大国工匠下的桥梁建筑-平塘特大桥)(4)

仙境下的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