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老师总提到隔壁王奶奶,我们不一样,得换个人,就说前村的李大爷。李大爷不是你大爷啊。

前几天,李大爷的儿子找到我,说他爸这几天总是口齿不清,说话费力,看东西模糊,自作主张服用去痛片止头痛止头晕,上个车脚使不上力,吃饭时筷子经常掉地上。

我说,别犯傻呀,没吃过猪肉没看过猪跑吗?这个比喻是不是有点过分?就是没看过,听也听说过呀!你爸多半是中风了呀!他问怎么办呀?赶紧去医院啊!

大多数人跟李大爷的儿子相比,估计也就是一个站地上一个站在小凳子上,高不出多少,也明白不了什么是中风。

现在叫中风的名字也很多,什么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脑血栓,把不明就里的众人弄的是云遮雾罩。接下来,胡医生胡大叔就来告诉您,中风到底是啥玩意!

中风是人们习惯性叫法,所谓的俗称,医生叫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风现在是“来势汹汹”“风头强劲”,目前已跃居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这个杀手心好狠,是威胁我国国民的第一大杀手,也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

1. 脑梗死

脑梗死我们一般都叫做脑梗,把吓人的“死”字给省略掉了,听起来顺耳,也图个吉利。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以中老年患者多见。

脑梗中有一种比较奇怪的类型,好多人没什么症状,往往在平时检查时才发现,医生叫着腔隙性脑梗。

腔隙性脑梗是什么鬼?专家说,腔梗指的是非常小的脑梗,症状轻微或没有临床症状。

2. 脑出血

平常我们叫的脑溢血,就是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多见于中年人。

一个中年人真正的悲催,不是离婚,也不是众叛亲离,而是得了中风!

脑出血早期死亡率很高,活下来的病人中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

3. 脑血栓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叫脑血栓。

脑血栓最为常见,由于傻傻分不清,以前的脑血管病我们都叫它脑血栓,也有“脑血管意外”一说。

脑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好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

看到这里,脑血管病的三个主要类型,现在分得清了吧。

这个病尽管见多不怪,但还是很吓人的。

日常生活中,就是在平常,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或家人脑血管发生“意外”了呢?

咳咳,大家看黑板,我要放大招了啊!

书本上媒体上有关脑卒中的前兆症状洋洋洒洒上千言,说了很多,看着累,咱们不一样,就说几小点,是的,你没看错,就几小点,分分钟让你对脑血管是否发生了“意外”作出快速的判断。

其一:咧开大嘴笑一笑,看看嘴歪了没有,表情怪怪的没有。

其二:脚往台阶上抬,看看有力还是无力。这里指的是一侧呀。两侧无力也许那是你累了,赶紧找个地方歇歇,哪凉快哪呆着。

其三:K个歌,看你能否把歌词准确地吐出。唱歌或者说话的时候,嘴里象是含了个汤圆,你可得小心了。

就这几点,虽然不多,但是,“刀刀见肉”,哪怕就是沾上一点,嘿嘿,就够你喝一壶的。

发生了“脑血管意外”肿么办?

能怎么办?送医院呀!

争取治疗的黄金时间。

千万不要等待或拖延,千万不要错过4小时之内的最佳治疗时间。

脑血栓和脑溢血的根本区别在哪儿(脑梗脑溢血脑血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