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有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01我家的孩子是个“问题生产器”
女儿进入两岁半以后,我彻底认同了孩子是个“问题生产器”的说法。他们脑子里真的有十万个为什么,而且是连环问题,一环扣着一环:
当看到洗簌台上印有兔子图案的杯子,女儿就问:“妈妈,为什么杯子上有兔子呀?”我说是别人印上去的,她再问:“为什么别人印上去呀?”我说因为好看,她再问:“为什么好看呀?”……
当看到衣服和袜子分开来洗时,她就问:“怎么分开洗呀?”我说因为袜子很臭,她再问:“怎么袜子很臭呢?”我说因为脚臭呀,她再问:“怎么脚臭呢?”……
当我看电影看哭了的时候,她跑过来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啊?”我说电影很感人,她再问:“为什么电影很感人啊?”我说因为妈妈想起自己小时候,她再问:“为什么让你想起小时候啊?”……
总之,女儿一系列看起来很有逻辑的问题,真的可让人为难,似乎怎么回答也给不出一个让她不要再问下去的答案。
当跟身边的宝妈朋友们分享这类困惑时,她们几乎都在遭遇或遭遇过。有的妈妈尴尬得不知怎么回答后,干脆打发孩子说:“你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问爸爸去。”
不可否认,孩子爱问问题是他们探索欲增强的体现,也是孩子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但认知维度不在同一层次的父母和孩子, 如果我们以大人思维去回答孩子的问题,他们永远会问“为什么”,但要是能学会降维沟通,既能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又能让自己免遭尴尬。
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下为什么父母总是头疼孩子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全面理解了“降维沟通”后,如何正确使用“降维沟通”来解决孩子的“连环为什么”。
02孩子“十万个为什么”:原来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只是给出了自己想象中的答案而已
就如女儿一样,世界上的孩子都在询问爸爸妈妈们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用钻牛角尖来形容都不为过。即使父母给出了答案,孩子仍然不依不饶。这让父母头疼不已。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知识的诅咒”
在懵懂未开的孩子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稀奇美妙,充满兴趣。
但年长几十年的父母却刚好相反。由于在认知水平上远远超过孩子,父母对很多事情已经熟悉到“天经地义”的地步,完全不需要原因去解释。
因此,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就出现了“知识的诅咒”现象。
美国心理学作家希思兄弟在《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中指出:
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被套上了“知识的诅咒”之后,父母就会困惑孩子的问题,以为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孩子竟然能问“为什么”。
2.从情感基础上来说,同理心未建立。
其实,孩子询问各种“钻牛角式”的问题,正体现了孩子还未成熟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这种认知过程并不是追求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在不断询问中追求一个能让他自己所理解的答案。
但父母对此毫无察觉。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建立同理心。换句话说,父母对孩子缺乏尊重和感知,无法领会孩子这一认知方式。这正如国内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所说:
如果你用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生命,你关切这个生命,你就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生命就会受到尊重。
由此得知,看似孩子在问问题,父母在回答问题,其实变成了孩子在问自己的问题,父母在回答自己想象中的问题。两者在不同维度上一直较劲。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降维”沟通。
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什么是“降维沟通”。
03育儿中的“降维沟通”: 与孩子处在同一维度上,才能给出孩子想要的答案
其实,“降维”一词出自著名作家刘慈欣《三体》中的“降维打击”这一热门术语。
在小说里,“降维打击”指的是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的一种打击,可以将四维生物打成三维,或把三维世界里的东西打成二维。
但后来,这一热门术语被人们引用到现实世界里。
假如在应聘中,面试工作的底线是本科学历,你的学历也刚好是本科,那么你在应聘中就没有学历优势,大家都处在同一纬度上;但如果你是硕士学历,你就高了一个维度,对其他本科生而言,你就是一种“降维打击”。类似的情况还有专业歌手去KTV和别人比歌,五星级酒店大厨去路边摆摊,专业跳水运动员去竞争当跳水教练……
回到育儿层面上来,在认知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时,经过几十年人生历练而经验富足的父母在未经人世熏陶的孩子面前,就形成了一种“降维打击”。
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我们成人如何聪明,去“碾压”孩子的智力,而是在良性引导下,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智力更发达、更健全的人。
因此,在亲子相处中,我们不应“居高临下”,而应“自降身份”;而“降维沟通”就能帮助我们跨越与孩子看待事物时的“鸿沟”。
如何正确理解育儿中的“降维沟通”?
我们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来说,“降维沟通”就是父母主动跨越思维屏障,降低认知主动迎合孩子的认知方式,为孩子营造他可以想象的世界去触发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通俗来说,“降维沟通”就是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知、去行动。
就像孩子喜欢抱着布娃娃睡觉一样,如果父母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就会认为他的行为不可理解;但要是把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就会知道布娃娃已经成了孩子的贴心朋友。
在对待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上,如果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即使父母给出了正确答案,孩子还会继续“钻牛角尖”。
因此,父母只能通过“自降身份”,与孩子处在同一维度上,才能给出孩子想要的答案。
那么,具体怎么正确使用“降维沟通”来解决孩子的“连环为什么”?
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04正确使用“降维沟通”:学会3招,帮助解决孩子的“连环为什么”
正如以上所说,孩子的“问”和我们的“答”不在同一维度上,所以要能让孩子获得满意的答案,我们需要把自己降到孩子那一层维度上来回答问题。
而“降维沟通”,对于父母来说并不难。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到沟通“降维”。
1.建立同理心,真正做到“感情移入”,才能做到足够耐心
通过分析得知,很多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缺乏同理心。那么,我们的对策之一就是建立同理心。
所谓的“同理心”,也称“感情移入”,它指的是:
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进行觉知、把握与理解,这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由此,在回答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之前,我们先需要进行心理换位、将心比心。
孩子询问杯子上为什么会有兔子图案时,很多家长会和我一样,想都不想就说:杯子上有兔子图案不就是人印上去的嘛,印了就有了。多明白的事。
不对。这是大人的思维。
要是稍微停顿一下,从孩子的心理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知道,她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觉得兔子不应该是蹦蹦跳跳的小动物吗?或者是她整天抱在怀里的那个布娃娃吗?怎么会跑到杯子上去呢?
经此建立起同理心模式后,我们应该给出的回答是:
孩子,这个兔子可不是你看到的蹦蹦跳跳的兔子,也不是你抱在怀里的兔子,它只是一张图案,就像你经常画的小动物一样,画好了之后可以贴在任何你想贴的地方。这不,有些叔叔阿姨就把画出来的小兔子贴在杯子上了。是不是很可爱呢?
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不仅可以促使孩子去想象他能想象到的所有兔子形象,还能促使我们自己在面对孩子时要足够有耐心。
因此,回答孩子任何问题时,我们先“降级认知”,在建立同理心之后再作答,才能给到孩子真正想要的答案。
2.把问题故事化,调动孩子情感,才能吸引孩子思考想象
小孩子爱听故事,慢慢长大后爱看故事,成年后更爱讲故事。可以说,人类就是在故事化了的世界里不断汲取成长的养分。
为什么大家这么爱故事?
当然不是因为没事干或无聊,而是根植于故事对我们的特殊启示意义。
对于孩子询问的问题,如果把问题故事化来回答,不仅能调动孩子的兴趣和情感,也能引导孩子在脑中生成图像化的场景,从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前苏联儿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中说过: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在理智而高尚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而不是从儿童的大脑中自发地产生的,它需要灌输。
孩子心智是不成熟的,它不可能自主地产生想象美好的能力,只能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中根植美好的画面。
很多父母和我一样,看到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会哭得梨花带雨。如果孩子跑过来询问我们一通“为什么哭”时,有些父母会选择擦干眼泪说“没事”,有些干脆选择不理睬。
但其实,这就是一个说故事的好机会。
就以我自己为例来说,在看纪录电影《含泪活着》时,哭得稀里哗啦,因为电影主角丁尚彪的人生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父母。他们同样为了孩子,付出了青春和毕生的心血。当年父亲常年出门在外、母亲起早贪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当女儿询问为什么哭时,正好可以跟她讲讲外婆外公的故事。
除了这种情况可以故事化作答,甚至在上文我举过的臭袜子也可以变成“袜子小朋友不遵守诺言才变臭”的故事,或者“不吃饭从天使变成魔鬼”的故事……
沉浸在故事里的孩子都是插上了翅膀的天使,他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想象变得丰富,对美好世界会充满期待。
因此,父母要学会把孩子的问题故事化,调动孩子情感,引导孩子的想象能力。
3.把问题情景化,使孩子身临其境,让问题得以“陈述化”结尾
也许有人说,故事和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把孩子的问题情景化更注重把孩子带入进来,让孩子身临其境,全面参与。
意大利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说过:
让孩子增加参与感,会增强他们对身边环境的感知力和责任意识。
也就是说,把问题情景化后,孩子重在享受其中的“做”,而忽略问题本身的“问”。这种潜移默化的意识转变,可以把问题化解成“做事”,在不断的“做事”当中获得“陈述化”的问题结尾。
在电影《美丽人生》中,被关在集中营的父亲圭多在保护儿子乔舒亚的童心上,就巧妙地运用了“做游戏”这一情景化的处理方式,完美地做到了“降维沟通”。
电影《美丽人生》剧照
面对孤独的集中营生活,幼小的乔舒亚内心当然也会有“十万个为什么”。如果乔舒亚向父亲发出一系列“为什么”,我想圭多会和我们一样,不管怎么回答,乔舒亚还是会继续问“为什么”。
但圭多很聪明。他抛去自己肉体和心灵上的苦楚,每天创造游戏情景,让乔舒亚全身心参与进来,把面临的一切当成“游戏闯关”,从而让乔舒亚忽略发问环节,享受“做游戏”中的乐趣。
在圭多营造的孩子可认知的情景世界里,他不仅把自己变成了儿子的贴心朋友,也让儿子忘却了牢笼里的孤单,依然沉浸在美好世界的纯真中。
参与感是教导孩子认知事物和整个世界的最好方式。他们在情景中经历过,才会建立更深刻的感知力,才能更透彻地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中,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父母学会“降维沟通”,自然能应对孩子的“连环为什么”。
结语:
孩子是宝,但也老让父母头疼,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就能把父母弄得尴尬不已。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存在“知识的诅咒”现象;二是父母并未和孩子建立同理心。
通过分析后我们知道,“降维沟通”是解决孩子“连环问题”的重要方法;并且,我们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学会聪明地回答孩子各式各样的问题:
1. 建立同理心,真正做到“感情移入”,才能做到足够耐心
2. 把问题故事化,调动孩子情感,才能吸引孩子思考想象
3. 把问题情景化,使孩子身临其境,让问题得以“陈述化”结尾
一起学习,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