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蒋龙现身青云计划连麦直播,整场直播氛围既轻松愉快,又发人深省。

对于蒋龙这个名字,或许你是在最近正热播的《风起洛阳》中才了解到,他饰演的白浪一角,几乎承包了剧中所有的笑点,是平衡整部剧沉重氛围的调和剂。

他演技自然生动,娴熟而扎实,充满了生活烟火气,一举一动都给人真实不做作之感。

娱乐圈收入不菲的明星(娱乐圈并非人人年入千万)(1)

也有不少人是在出圈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认识他,每个精心准备的作品,在收获大众好评的同时,也让人好奇,这样优秀有天赋的喜剧演员,怎么以前没被我们看到?

原因在蒋龙的直播中悉数体现,如他所说,像他这样的腰部演员,缺少太多被看到的机会。

蒋龙是童星出道,2004年就参演了首部电视剧,但后来为了学业暂退演艺圈。

2015年蒋龙正式回归,到今年为止,他从事演艺行业已经7年了,直到今年他的名字才堪堪为人所知。

蒋龙说,每次去争取一个角色,他都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娱乐圈收入不菲的明星(娱乐圈并非人人年入千万)(2)

为了《全职高手》黄少天一角,他不但看了原著和舞台剧,写了人物小传,甚至在试戏前买了漫画里的衣服和假发,尽量让自己向漫画中的人物形象靠拢。

做这一切,只是为了不给导演拒绝的机会。

但实际上,这个圈子不会因为你够努力就不拒绝你,每个不断努力的人,也曾遭遇过不断地被拒和磋磨。

日复一日进行着无效努力,月收入还不如白领,却依然要凭着热爱和一腔热血而坚持下去。

只因为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很幸福。

娱乐圈收入不菲的明星(娱乐圈并非人人年入千万)(3)

蒋龙说,在等待角色的日子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寻找其他的给自己充电的方法。

毕竟腰部演员每拿到一个角色都非常不易,一定要倍感珍惜,机会来到的时候抓稳它。

直播结束后,关于腰部演员如何生存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演艺圈中那些有实力的小人物终于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腰部演员指的是那些无名气无流量也没有商业代言,演戏片酬构成全部收入的演员,他们演过不少戏,被大家眼熟却叫不上名字。

因为没有商业价值和人气,他们没有资格挑戏和班底,只能等着角色像天降幸运一样落到他们头上。

不停的刷组讯、递交简历,等着被选中来试戏,大部分人都被卡在试戏这个环节,就算有幸试戏通过,哪怕已经进组围读,也存在随时被换掉的可能。

他们感受不到影视寒冬,因为没被认可的每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寒冬。

当然,一旦进入影视寒冬,他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就连迪丽热巴这样的头部演员,都曾有长达九个月没有戏拍的日子,何况他们。

这么一想,娱乐圈似乎有90%的演员都是腰部演员。

娱乐圈收入不菲的明星(娱乐圈并非人人年入千万)(4)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组数据,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2019年中国有近一半的演员整整一年没有新作品,横店等待开机的剧组只有往年的一半不到。

头部演员不拍戏还可以忙综艺,忙代言物料拍摄,也可能单纯的不想拍,想多休息休息。

但把片酬当成所有赖以生存的收入的腰部演员,他们不是不想拍,而是没得拍。

如今的内娱靠三家影视平台三分天下,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演员要想有戏拍,靠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行,靠经纪公司也不行,就得跟平台形成深度合作。

我们常说的阿里系艺人,鹅系艺人就是这个意思。

娱乐圈收入不菲的明星(娱乐圈并非人人年入千万)(5)

这种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前后,内娱刚刚卷起它的大浪潮,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进入实验期,网剧初见雏形。

随着传统播出模式收视大盘一再冰封,影视播放平台迎来了属于它们的时代。

现如今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影视剧都是播放平台在出品,不是它们出品的也会被买来播放版权。

传统的某某卫视招商会、片单发布会现在也加入了三大平台,牢牢把握住了几乎所有的影视资源。

不合作就没戏拍,就算有戏拍,也大概率是按序排名,轮到谁就是谁,不考虑角色契合度。

传说中的平台分约制也早已不是秘密,尤其是新人,想要出演平台内的戏,大部分都要同意平台分约。

限薪令下,最受影响的反而是本来片酬就不算高的小演员,而平台分约意味着他们辛苦拍完一部戏,只能拿到比以前更少的钱。

但为了有角色可拍,有稳定的曝光率,也不得不同意分约。

娱乐圈收入不菲的明星(娱乐圈并非人人年入千万)(6)

演员是普通人所认为的高薪职业,但实际上他们为了维持这份职业,也会有更大的花销。

走红毯需要请化妆师、打光摄影团队,平时外拍要购置衣服等,动辄成千上万,赚来的片约不够填窟窿。

还有经纪人向记者爆料,称平台签一部戏要分八年约,合同包括N部戏,番位几何,甚至连代言、商演、合约平台外戏的片酬都要参与分成。

经纪人怒而表示,艺人在自己手里都未必签八年合约,平台却这样狮子大开口。

头部艺人还能用流量为自己换来一些话语权,平台也需要绑定头部艺人的粉丝给平台带来的拉新转化和粘合度,最受桎梏的只能是小艺人。

娱乐圈收入不菲的明星(娱乐圈并非人人年入千万)(7)

在这样的恶性竞争的大环境下,只会让头部艺人更红,腰部艺人更加寸步难行。

但在利益面前,平台考虑的并不是行业的良性发展。

而作为演员,25岁上下就是极限了,如果到了这个分水岭还没红,以后就更难红了。

到底是选择以一人之力去对抗整个行业潜规则,还是就算吃亏也要换取更多的机会,也无形中促使传统的经纪公司和签约艺人被迫进行转型。

腰部艺人在诸多桎梏中到底该如何生存?对梦想再热爱,也是需要生存的普通人,长期空窗带来的心理压力该如何化解?

被一再挤压生存空间的内地影视又该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