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了防止宗室力量不足而导致权臣篡位的局面,制定了“封建诸王”的国策。换句话说,明代的亲王都有自己的封国,等他们成年以后就要前去“之国”

如果说皇帝是天下的至尊,亲王就相当于封国内的皇帝。皇帝有皇宫,亲王有王宫。朝廷有军队,王府也有护卫。根据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制定的礼仪,封国内的文武官员们去王宫朝见亲王,就如同大臣们上朝一般。

朔望日国中文武官见王,则布政使率文官于东班,都指挥使率武官于西班行礼。四品以上及长史升殿,五品以下丹墀东西班北向立。王升座还宫,皆用乐。—《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六》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1)

明代亲王府

同理朝廷有太子,王国也有世子。作为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亲王世子地位非常尊崇。大明王朝第一位被废黜的世子,是谷世子朱赋灼。然而说起来这位谷世子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他的父王谷王朱橞意图谋反,这才让他遭受池鱼之殃。而今天本文的主角朱徽焲,则是明朝第一位因为自身有罪而被废黜的世子。但是朱徽焲一案疑点重重,他到底是罪有应得还是遭人陷害?

居无定所的亲王世子

朱徽焲,生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十六日,岷王朱楩嫡长子,生母岷王妃袁氏,太祖朱元璋第四十八孙。

除了年岁较长的皇孙大多出生在南京以外,像朱徽焲这样踩着洪武朝尾巴出生的皇孙,出生地只能是自己老爹的封国。岷王朱楩的封国原本是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和他的封号很般配。但是由于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不幸去世,朱元璋认为此地新附未久,需要派一位亲王坐镇才行,于是将朱楩的封国从岷州改为了云南。

初岷王定都岷州。上以云南土旷人悍,必亲王往镇之,故命岷王改都焉。—《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2)

沐英画像

朱楩在就藩前娶了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袁洪的女儿袁氏作为岷王妃,看得出二人感情不错,到云南一年多以后就诞育了嫡长子朱徽焲。不过朱楩在云南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堂堂亲王连个王府也没有,新出生的朱徽焲只能住棕亭。

然而朱楩在云南有一个对头:沐英的儿子嗣封西平侯沐春和沐晟。当然这也很正常,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二人内斗无伤大雅。但等到一心削藩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之后,形势开始逆转。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八月,朱允炆将五叔周王朱橚削爵废为庶人,然后全家流放云南。不知道此时正在云南的朱楩看到这位落魄的五哥,心中会作何感想。其实也不用想太多,次年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六月,沐春和朱允炆达成协议,云南明军成为朝廷削藩的主力,而朱楩则是那个代价。至于年仅3岁的朱徽焲,只能跟着朱楩一起千里迢迢从云南迁往福建。

建文元年,西平侯沐晟奏其过,废为庶人,徙漳州。—《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3)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就在朱楩被废之后的一个月,他的四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经过三年的苦战,朱棣成功地在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登基称帝。随着朱允炆的下台,岷王也重获自由,并且和小舅子左都督袁宇一起重返云南。

朱棣让岷王重回封国的目的很简单,和沐晟争夺云南的控制权。只可惜朱楩的能力实在太弱,几个回合以后被沐晟斗得狼狈不堪,以致于朱棣不得不将他召回南京,就此断了在云南和沐家直接争锋的念头。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朱棣在南京一边册立太子,一边大封宗室。8岁的朱徽焲被封为岷世子,他的嫡亲弟弟朱徽煣被封为镇南王。朱棣此前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削掉了岷王府三护卫,但却既不更改朱楩的封国,又一直让他长期留居南京,显然是对其在云南办事不利的惩罚。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4)

朱棣剧照

随着沈王、安王、伊王、鲁王、唐王等亲王陆续之国,朱楩环顾南京城,还没就藩的就只剩下侄子嗣封韩王朱冲(火或)。然而韩王风光无比,和他同辈的宗室比如晋王朱济熺、代世子朱逊煓来南京朝觐,都由韩王出面接待。上到岷王朱楩,下到世子朱徽焲,就仿佛是空气一般,要知道韩王还比朱徽焲小半岁。

据著名史学家王世贞所著《弇山堂别集》的记载,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年底皇太孙朱瞻基、皇太子朱高炽相继从南京迁居北京的同时,岷王这一家子也跟着去了北京。这么多年过去了,朱棣既不给弟弟安排封国,甚至都不给两个侄子安排婚事,毕竟此时的朱徽焲已经24岁,《实录》中却未曾记载其何时成亲。

永乐元年五月初一日复爵之国。与西平侯相讦有异谋,居京师。十八年十二月徙居北京。—《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二·同姓诸王表》

对于朱徽焲来说,从云南到福建,从南京到北京,人生阅历极其丰富但又相当无奈。他们一家子就像流浪汉一样居无定所,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5)

朱棣传位朱高炽剧照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北伐班师途中驾崩。八月,皇太子朱高炽继位。也许是当初在南京监国之时和十八叔之间关系还不错,新天子给了岷王一个新的封国:湖广武冈州。

己未,遣中卫官送岷王楩父子居武岗州。命户部岁给禄米千石,钞二万贯。兵部改远安王贵爕等典仗校尉充岷王侍卫。—《明仁宗实录卷六》

为何要诬告弟弟?

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就突然暴卒,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此后皇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回北京登基,即明宣宗。我们要注意一点,对于朱高炽这位先帝,一般尊称为“仁庙”。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七月底,宣宗突然收到岷世子朱徽焲擅自赴京的奏报。宗室无诏擅离封国是重罪,于是宣宗一面让朱徽焲速回武冈州,一面告诉他有什么冤屈就“实封以闻”。九月中旬宣宗果然收到了来自朱徽焲的实名举报,称他的弟弟镇南王朱徽煣有“诬毁仁庙,诽谤朝廷”的行为。

戊申,岷世子徽焲奏镇南王怨谤等事。上曰:“此未必实,然须明白,庶杜谗者之口。”敕召赴京面质。—《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一》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6)

宣宗朱瞻基剧照

这一次阵仗非常大,因为宣宗把朱徽焲和朱徽煣兄弟俩一起召到北京来当庭对质。然而结果出人意料,镇南王朱徽煣一口咬定是兄长岷世子朱徽焲和内使陈荣一起诬陷自己。我们从史书上没有看到朱徽焲如何为自己辩解,只看到宣宗的最终裁决是陈荣斩于市,朱徽焲发回武冈州由岷王朱楩自治。

贻书岷王曰:“徽焲等大逆不道,获罪天地、宗庙,罪在不赦。今遣之归,并封所造诬词往观,在叔祖自治。”—《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五》

从宣宗的判词来看,朱徽焲是“罪在不赦”。那么问题来了,宣德元年的时候这位岷世子已经31岁了,身为嫡长子兼世子,他为何会失心疯去诬陷弟弟朱徽煣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把时间线稍稍拉长一点,就在朱徽焲打算进京之后不久,发生了明代第二次亲王叛乱:汉王朱高煦之乱。明宣宗于八月初十日御驾亲征,并于九月初六日得胜回朝。而岷世子的这个案子,恰巧就发生在汉王之乱的前后。

朱高煦在被封为汉王之后,也在南京徘徊了十多年时间才去山东乐安州就藩。这位靖难之役的绝对功臣一直都对他大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垂涎三尺,急欲取而代之。虽然没有史料支撑,但笔者依然愿意就岷世子、镇南王和汉王之间的关系做一番推测。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7)

汉王朱高煦剧照

猜测一:笔者在以往的文章中曾经指出,镇南王朱徽煣极富攻击性,他是不是一直存着夺嫡之心,所以才会和大哥岷世子朱徽焲关系不和?朱楩一共有5个儿子,拜镇南王所赐,老大岷世子朱徽焲、老四广通王朱徽煠、老五阳宗王朱徽焟先后都被废为庶人,老三江川王朱徽煝这一支则迁去了宝庆府。

猜测二:当年在南京之时,朱徽焲乃至岷王朱楩本人,是不是和汉王朱高煦之间有过勾连?朱棣先是削去岷府云南三护卫,又罢其长史司审理等官,再多年不给他安排封国,难道都是毫无缘由的任意所为吗?

猜测三:镇南王在宣宗登基之后,是不是敏锐地察觉到朝廷即将对汉王动手,故而以此作为把柄威胁大哥?所谓“诬毁仁庙,诽谤朝廷”恐怕未必是假,但对于宣宗来说,勾结汉王更加不可饶恕。

以上纯属猜测,本人对其真实性概不负责。

朱祁镇明朝第一昏君(大明第一位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世子)(8)

岷王府复原图

结语:朱徽焲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悲催的一生。作为儿子,跟着他老爹朱楩吃了无数的苦,跑遍了大江南北,堪称宗室中第一旅游小达人。作为侄子,他在四伯朱棣面前几乎算是透明人物。同样是世子,人家代世子的婚事,是由朱棣亲自操办。岷世子的婚事?没人关心。作为兄长,他又要时刻提防那位野心勃勃的二弟,并且最终折在了他的手上。

朱徽焲回到武冈之后,其父朱楩究竟会对其如何处置,是诛杀?是囚禁?史书未载。这位原本前途光明的岷世子,就此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笔者以为朱楩对这位嫡长子还是很有感情的,因为终其一生,始终未曾请求朝廷将镇南王朱徽煣进封为岷世子。

日后镇南王虽然袭封了岷王,可在他死后不久,坟园就被人盗掘。要知道那可是明宪宗成化年间,宗室亲王墓竟然被人盗掘,焉知不是生前作恶太过的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