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朝在他统治期间,开始走向灭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隋炀帝的真实感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隋炀帝的真实感受(我的心中也曾有过诗和远方)

隋炀帝的真实感受

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朝在他统治期间,开始走向灭亡。

从古代到现在,大家怎么评价他呢?那就是“荒淫残暴”,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很黄很暴力”。其实,这位君王还有大家不了解的一面,他虽暴力,心中却向往着“诗和远方”。

隋炀帝是个优秀的诗人,代表作是《春江花月夜》,其中之一是“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后人评价这首诗“景美、意正、情浓、味雅”,“词无淫荡”。在此之前,宋齐梁陈的诗很多都是淫词艳曲,而隋炀帝的诗却是“雅味正声”,非常大气。

据统计,隋炀帝是被别人抄袭最多的诗人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还“剽窃”过他的诗,“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这句诗是隋炀帝的,李世民借鉴后改成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隋文帝还有一句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被词人秦观化用为“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可惜的是,后人每每吟诵此句,想到的是秦观,而非隋炀帝。

隋炀帝不光寄情于笔墨,还不断征战沙场,他不是一个苟且于眼前的君王,而是一直在心向“远方”。

隋炀帝在位时,征服林邑,驯服契丹,收复琉球,震服伊吾,灭吐谷浑,可他还不满足,又三次征讨高句丽。多年征战消耗了隋朝国力,百姓越来越不满,隋朝逐渐灭亡。

隋炀帝一心想把不安分的高句丽征服,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他不断地去实现心中的宏图大业,征发百万人去攻打高丽,《隋书》记载:“分离哭泣之声,连响于州县”;为修大运河,又征发360万人,成千上万人死在运河之上。

大业七年,农民起义爆发了,杨玄感也起兵造反,起义蔓延到全国。隋炀帝用血腥残酷的手段镇压人民,可是反而激起更多人的反抗。

隋炀帝面对这样的形势,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可怎么办呢?眼看着大好江山将要易主,他每日只是沉湎于酒色中,用这些来麻痹自己。

晚年,他常常照镜子,抚摸着自己的脖颈,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怎么好的一颗头颅,谁会把他砍掉呢?”当时,他身边的萧皇后听到这句话,花容失色,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征兆。其实隋炀帝内心是清醒的,他已经预感了末日的到来。

大业十四年,隋炀帝被叛军逮获,隋炀帝在死之前还想保留一个君王的尊严,他想自己喝毒酒,可是叛军不让,最后,隋炀帝被人用绳子活活地勒死了。

生前,那么不可一世的骄傲君王,死后,连像样的棺材都没有。萧皇后不得已,和宫人用破床板拼凑了木棺,将这位帝王草草地下葬。

隋炀帝是有才华的,为人却过于自负,做事过于急躁。他想要成为像汉武帝一样的君王,而刚建立政权的隋朝,基础不稳,是经不起折腾的。

隋炀帝不断构筑他的战略构想,却太过急躁,没有考虑到臣民的承受能力,臣民最终也就抛弃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