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

被除数=商x除数 余数

第二单元 时、分、秒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时=60分 1分=60秒

(1)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时针用来表示几时,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也叫1时;分针用来表示几分,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也叫1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3)书写时刻 文字式:如:8时 电子式:8:00

文字式: 如:8时零5分 电子式:8:05(注意读时要把“零”读出来,写时也要把“0”写出来。)

(4)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

(5)计算间隔时间的方法:间隔时间即两个时刻相差的时间,要用后一个时刻减去前一个时刻。

第三单元 认识方向

(1)在地图或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东对西,南对北,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2)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早晨的太阳在东方,中午的太阳在南方,傍晚的太阳在西方。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论把它平放在什么地方,指南针的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在野外,可以通过观察树的年轮来辨别方向。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方,较密的向着北方。在夜晚,可以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第四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数位

……

个(一)

计数单位

数位和计数单位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1)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读写数时都要从高位起。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数的末尾的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没有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在算盘上,拨珠时要从高位拨起。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4)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1.比位数,位数越多,数越大。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

2.位数相同就从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下一位……

(5)大约数是把一个数看作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计算大约数要用≈。

例如:695≈700 403≈400 695和403是准确数,700和400是大约数。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

(1)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这四个相邻间的进率都是10。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2)实例:我的手掌的长,粉笔盒的高度,1角纸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一分硬币、银行卡、储蓄卡、医保卡、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两三位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退1当10。

(2)加数 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 差

验算时,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每一道算式都有三道验算方法。

(3)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差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还可能是一位数。

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

(2)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钝角>直角>锐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用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钟表上3时和9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钟表上一个大格是30度,一个直角是90度。

(4)从长方形(或正方形)上剪下一个角,剩下的图形可能有3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或5个角。

第八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2)运用表格分类整理,可以使问题变得更清楚简单。统计时可以画符号√或×,也可以画图形O、口等还可以画“正”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