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为应对当时的金融风暴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延吉新村街道争取场地、拨出资金,依托周边高校资源,在水丰路180号创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延吉大学生(青年)创业家园,这也是“杨浦区第一个街道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如今基地成立逾十年,始终不忘初心,为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社区待业青年提供创业、就业平台,成为他们从业的职场摆渡人。

园山街道创业孵化基地 这家开在街道的创业孵化基地(1)

走出校园就能创业

早在2009年开园之时,创业家园就将主要服务对象定位在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和周边青年大学生创业者为主。通过充分依托区人社局的创业扶持政策及专家志愿团等相关资源,联动周边高校,先后为200余个有创业梦想的应届毕业生及社区失业人员团队和个人进行免费的创业指导服务,指导他们享受人社局相关政策,如开办费补贴、房租补贴、社保费补贴、创业前无息贷款等。通过政策扶持,极大减轻了初创团队的创业成本。

园山街道创业孵化基地 这家开在街道的创业孵化基地(2)

上海陇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蒋公宝就是延吉创业家园孵化的企业代表。2013年,25岁的蒋公宝拿着一万块启动资金,带着自己的创业梦想来到了延吉创业家园。在这里,他找到了优惠办公场所,遇上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创业导师柳涅倞,在导师的指导下,注册了一般纳税人公司。他的公司主要承接品牌校园推广,从最开始的七八单业务做起,到如今中国电信、可口可乐、阿里巴巴等都成了公司的客户,业务扩展全国。

园山街道创业孵化基地 这家开在街道的创业孵化基地(3)

他还获益于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公司最艰难的2014年,蒋公宝获得了政府创业资金提供的30万元无息贷款,三年还清。“真的是雪中送炭,每个月还8000元,还是无息贷款。没有这笔资金,公司根本撑不到后面的种子轮融资。”蒋公宝说。

十年再出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丰路180号周边创新创业的新势力不断扩大崛起。创业家园的软、硬件均无法满足众创孵化工作的发展需要。为持续建设延吉大学生创业家园,2017年末,通过引进社会创业扶持力量的支持,启动了延吉大学生创业家园全面升级改建项目。

园山街道创业孵化基地 这家开在街道的创业孵化基地(4)

一年后,延吉大学生创业家园以更符合现代青年创业氛围的装修风格宣告回归。同时引进了符合文创街区建设的项目,并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结合起来,把落实各项政策与全程提供服务结合起来,把园区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帮助入园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社区青年解决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对他们在创业过程的指导和服务。

改建一新的创业家园共有房间43间,对应工位385个。对公共服务区域进行功能细分定位,设立党建E站、乐业空间等,全面升级创业家园的基础设备,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园山街道创业孵化基地 这家开在街道的创业孵化基地(5)

2020年8月,经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挂牌,街道又将乐业空间和创业家园充分整合,合二为一,通过升级创业家园、乐业空间的内部装饰,将就业、创业、科委等条线主流创孵政策上墙,使得园区创业者、入孵企业更直接地了解最新的政策导向,结合自身的运营发展实际,获取及时准确的帮扶信息,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切实提高政策受益范围。

根据延吉新村街道《睦邻延吉2030白皮书》,街道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坚持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挖潜‘延吉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夯实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延吉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已逐渐形成了企业E服务 职业指导 现场面试的特色链式服务。将持续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求职者、青年创客、企业之间互相沟通、学习、交流的平台。

文字/图片:成佳佳

编辑:张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