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大火中风吹起的灰像“被盖”一样飘下来么?

你踩过烫脚的青石板路么?

你感受过大火里躲进水缸的绝望么?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听到、感受到,一个出生于和平年代的人或许无法真正感知战争的残酷。

如果你曾听见仓皇逃命的人群里呼儿唤娘的声音,看见深埋在地下保险箱里的440颗汉印熔成铜块铁饼,目睹2500多年古城毁灭殆尽,“战争”二字会变得何等的“具体”和“残忍”。

这一切就发生在80年前的长沙大地上,“文夕大火”使3000多人在大火中丧生,全城房屋几乎全部被毁,数千人成为孤儿,这场人为性质的火灾,使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并列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转眼80年过去,今天的长沙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战争的创伤掩埋在了建筑深深的“地基”里,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战争,不明白战争的“残酷”,如何知道和平的“珍贵”?

有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些铭记者甚至来自这场战争的发起国日本,比如有日本图画书之父之称的松居直。

来往的船只,高耸的天心阁,白墙黑瓦的民居,路上穿梭的汽车、黄包车、自行车,巷子里挑着货担的小贩,阳台上晒衣服的大娘,院子里跳绳玩耍的孩子,这就是大火前的长沙,那是贵为中国四大米市的长沙,是两千年城址不变的古城。

熙熙攘攘的轮渡码头是孩子们的天堂,“江上川流不息的船只,远去的白帆,呼啦啦飞来又呼啦啦飞去的水鸟。更有让人渡过来、渡过去,怎么看、怎么坐都令人开心的轮渡。”蔡皋说。

“那时的长沙有那么好么?”

“好呢!好看呢,不是假的,真是好看!”蔡皋带着一半回忆的欣喜和一大半“惋惜”说,“桂花井、青石井,那是让人饮水能歌的水井,‘一步两搭桥’是一步之遥并列的石桥;‘怡长街’就是意为‘快乐绵长’的街。”

长沙抗日时期被摧毁了有多严重(一座与斯大林格勒)(1)

这样的长沙“保存”在蔡皋的外公、舅舅、姨妈的记忆里,他们是“文夕大火”的亲历者,而他们的记忆混合着蔡皋童年老长沙的回忆,融入了《火城》8岁主人公的眼睛里。

她每天走过古城老街去上学,一路看见戏台、杨裕兴面馆和大盛绸庄。当年的大盛绸庄是长沙有名的绸庄,在“九一八”事变后物价暴跌的情况下,许多绸庄亏损,唯有大盛绸庄盈利,蔡皋的外公就曾任大盛绸庄的经理。

长沙抗日时期被摧毁了有多严重(一座与斯大林格勒)(2)

然而,繁华很快被战争打断,时间来到了1938年。

10月21日,广州沦陷,10月25日,武汉沦陷,位于两地之间的长沙从抗战后方变成了前方。此时,长沙已人心浮动,市民开始自动疏散。

“但我外婆他们还舍不得撤,舅舅和姨妈当时还是小学生,继续在上学。正好那天学校宣布停课,舅舅回家路过陈家花园的时候,突然一颗哑弹在他身后十几米的地方掉下来了,两个小孩都吓得扑在地上,但幸好是一枚哑弹,不然这个讲故事人就没有了。”蔡皋说。

为了分散风险,撤退时大家是分开走的。“外公外婆带着亲戚一大摞一路走,逃到了羊角冲,舅舅、姨妈当时还是小学生,跟着学校一起撤退。”蔡皋说。

很快,11月9日,日军攻陷临湘,10日攻陷城陵矶,12日岳阳沦陷,湘北门户洞开,长沙危在旦夕。

蒋介石密电湖南省军事最高指挥者张治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张治中回忆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63页。)

11月13日凌晨,长沙城里还有3万多人未撤出。《火城》里,小女孩和家人睡在堂屋的神龛供桌下,行李包袱放在脚边。家人已经睡着了,但是女孩依然睁着大大的眼睛,她睡不着。象征着“终生平安”的座钟和花瓶摆在供桌上,但“平安”并未到来。

长沙抗日时期被摧毁了有多严重(一座与斯大林格勒)(3)

凌晨,突然有人狂喊,“着火了,着火了!”睡梦中的市民惊醒,扶老携幼,扛箱抬柜,像潮水一样往外逃,“哭的、叫的、骂的,裹着被条的,背着老年人的,负着伤的,怀着胎的,士兵、难民,杂乱成一片……”(陈浩望《周恩来、叶剑英和郭沫若等在长沙大火中》,《武汉文史资料》1999年第1期)

蔡皋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妈撤到了浏阳河对岸的东乡,大家爬到山上,隔岸回望,长沙城已是一片火海,“风吹起的灰,就像被盖一样掉下来,大家都哭了”。

大火烧了几天几夜,“成批被烧死的人是住在小吴门外陆军医院、织机街、文庙坪、黎家坡等收容场所及戏院、影院等公共场所的伤兵。起火后,被烧着的伤病员惨叫着在地上翻滚乱抓,有的抓住医护人员不放,一些护士就这样与伤病员一起被火吞没。”(《一片焦土之长沙》,《新华日报》1938年11月27日。)

“还有老太太来不及逃走,躲在自家的水缸里,却被煮成了白肉。还有人躲在废弃的井里,也没能幸免……”蔡皋说。

长沙抗日时期被摧毁了有多严重(一座与斯大林格勒)(4)

大火过后,“外公外婆舅舅姨妈赶紧回到长沙城,回来看自己的家,踩在地上还是烫的!”蔡皋说。

人们登高远望,南望可见金盆岭,北看可见新河,十里城郭进入眼帘,碎瓦颓垣,一片凄惨。“大家希望拾掇拾掇,还能找出能用的东西。”

大盛绸庄损失近百万元,40多家湘绣铺中的绣品全毁,有名的佘太华金号藏有汉印440颗,专门放在地下保险室的保险箱里,全部被熔成了铜块和铁块。

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古城长沙2500多年的历史财富几乎被毁灭殆尽。如果你足够仔细,会在《火城》里看到“细微”的变化和“呼应”。

长沙抗日时期被摧毁了有多严重(一座与斯大林格勒)(5)

长沙抗日时期被摧毁了有多严重(一座与斯大林格勒)(6)

大火后的长沙,画卷开始“残缺”。而最开始那张拥有着“船只、楼阁、民居、汽车、黄包车、自行车”的长沙画卷,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大火”,炭笔像大火里飞扬的尘土,模糊了“船只、楼阁、民居”,消失了“汽车、黄包车、自行车”,没有了“孩子、货担郎、晒衣服的大娘”,只剩下满目疮痍的废墟。

但是,“文夕大火”发生一周后的11月19日,长沙城的废墟上重新出现了菜市:卖肉者3人,卖菜者2人。(关华、宋弘午《浴血长沙:中国军队三次长沙会战战记》云南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就是这样,顽强坚韧,很快恢复起来。”蔡皋说。

长沙抗日时期被摧毁了有多严重(一座与斯大林格勒)(7)

在《火城》最后一页中,女孩搂着妹妹站在废墟前。“你靠近看,放大看,她们的脚下有小草,那是希望,她们希望什么呢?或许是再建一个新世界的希望。你再看远处那一条一条的河流,那也是延绵不绝的希望……”

在蔡皋笔下,“文夕大火”这场人间悲剧中一直隐藏着一个温暖的底色,那些“院子里玩耍的孩子”“桥上挥手的姑娘”“阳台上晒衣服的大娘”“挑着货担走街串巷的小贩”都是温暖的生活。“情感靠什么打底,靠这个城市的美好。一个城市不好有什么可惜?恰恰是一个城市如此美好温情,战争破坏才会显得如此残酷,才有了张力和追问。“蔡皋说。

今天,究竟是谁点燃了这第一把火依然扑朔迷离,“但这个问题,我觉得纠缠已经没有意义,但是什么有意义呢?就是不要再战,我们应该明白,战争是一场劫难”。

插图均来自绘本《火城》,作者蔡皋 翱子 部分图片有裁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