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1)

“本手、妙手、俗手”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2)


作为每一位学子人生的必经之路,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019年全国卷“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告诉我们不稼不穑,难以栋梁;

2020年全国卷用春秋齐国齐管鲍君臣三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唯才是举,以利天下;

2021年全国卷“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卑”,告诉我们即使我非鲲鹏,亦可图南。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3)

2022年高考第一天结束,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也陆续亮相。

广东考生的作文题目主要是围绕“本手、妙手、俗手”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辩证思考。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4)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

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

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

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

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围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有人落子如飞,有人举棋不定。

悲观者认为自己是棋子,乐观者认为自己是棋手。

而对于下围棋的人来说,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赛事级选手,还是刚刚接触围棋的初学者,下好“本手”都应该是常态。

正随国家围棋队在都江堰封训的柯洁九段表示:“本手”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

如果把“下棋”比作人生,那么下本手就是人生的主流。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6)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意思大致是:君子致力于事物的根本,当根本建立,大道自然也就有了。

这里面的“道”可以理解为治国做人的原则。

下好本手是人生态度,

下好本手是人生方向。

出题人也许不是纯粹让考生解读“本手、妙手和俗手”这三个围棋术语,更是想借它们来让年轻人明白:


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要先要学会下好本手,打好属于自己的底层架构,才能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7)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妙手之所以偶得,绝不是只单纯因为运气,更在于厚积与薄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得海不复回。一点一滴的相聚,一溪一湖的相会,百泾千渠,遂成汪洋。

君不见万丈高楼拔地起,直插云霄与天语。一砖一石的相扣,一层一楼的相垒,泥砖硬钢,互势竞上。

把基础打牢,把基本的道理弄清,才可以“妙手偶得”。

有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似乎好的文章,全靠“妙手”,殊不知,妙手是要笨工夫的基础上练成。

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凿壁偷光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唯有“本手”,才有“妙手”,这是世间不二法则,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苏轼在《送张琥》中告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苏轼曾年少轻狂,认为自己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后来在高人的指点下修改对联为“发愤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终成千秋文豪。

青少年正处于奋斗阶段,当下好本手,磨砺翅膀,厚积薄发,方可喷薄而出。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8)


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俗手”似乎都带有贬义的意思。

如何避免自己下出“俗手”,则是无数棋手刻苦钻研的目标。

棋局尚且可以避免出错,可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又是否可以做到完美呢?

一局比赛会因为“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可是我们的生活会因为一次失误,一次犯错而满盘皆输吗?

显然不会。出题人或许是希望通过这一道题目,告诉青少年不要害怕犯错,更不要害怕试错。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9)



一个年轻人问乔布斯,“你的智慧从哪里来”,答“来自精确的判断力” ;

又问“精确的判断力从哪来”,答“来自经验的积累”;

再问“经验又从哪里来”,再答“来自无数错误的判断”……

没有无数错误的铺垫,谁也无法攀上成功的巅峰,试错有时比前进更重要。

不敢迈出脚步,因为怕失败,怕走错,怕自己做不好,怕别人笑话自己…

很多人常说的是:等我再准备准备、我就去做,等我再多储备一点儿我就去干……种种的害怕让这些人在等待中蹉跎了岁月。

敢于犯错,更敢于试错,是一种强大的逆商,也是一种“俗手无惧”的精神意志。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10)


本手教会我们坚持

妙手铸就我们成功

俗手促成我们成长

人们从生活以及事业和学习上进行分析,认为一些人优先并热衷于追求妙手,从而忽略更加常用且实在的本手。

本手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的基础,有了本手的厚积和沉淀才会有妙手的创新和薄发,难免落于“俗手”。


本手妙手俗手高考满分作文8篇(本手以常妙手偶得)(11)

对于青少年来说,“本手”何在,这也是我们常提到的——

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孩子?

未来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是综合素养的竞争。

我们要培养孩子与人情感沟通的能力,培养孩子综合多维度看世界的能力,培养孩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种下“责任、梦想、感恩、助人”的种子,责任与担当,梦想与目标,感恩与敬畏,助人与利他,这将是青少年最坚实的底层架构。

也会是青少年这一生都要走好的主流,都要下好的“本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