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稿》是清代万斯同、王鸿绪编著的纪传体史书。又称横云山人明史稿。成书早于《明史》。共310卷,包括本纪19卷、志77卷、表9卷、列传205卷。

《明史稿》是《明史》的基础,也是一部严肃的正史,但其中却记载了一桩的奇事。

高考时试卷被风吹走(试卷却被风刮到朝鲜)(1)

万斯同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科举考试时,有一位举人正在认真答题,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将他的试卷直接刮走了,他大惶无措,只好向监考官员请求,再给他一张试卷。监考官员无奈只好又给了他一张卷子,也亏得他文采斐然,虽然身处危急时刻,但仍然发挥稳定,一路过关斩将,居然被他考得二甲三十三名进士。

半年后,朝鲜使臣前来觐见,呈给明代宗朱祁钰一张写了一半的科举试卷,并详说来历。原来在半年前,当时的朝鲜国王文宗李珦在朝会时看到风吹来一张纸,他派人拿起来一看,原来是明朝的科举试卷,他大惊失色,认为这是大吏出世的祥瑞,怕误了考生前途,所以派遣使者专门送来。

朱祁钰拿起来一看,左右一问,正是那位二甲三十三名进士被风吹走的试卷。朱祁钰大喜,认定这是上天的点化,既然是与风有关,那么就让这位进士做风宪官吧(即职掌监察的官员),这位进士随即被委任为御史。这个典故也被称为”扬卷朝鲜“。当时都认为这位进士有此吉兆加持,以后定会”封疆万里“。

这位进士就是明中期的名将—王越!

高考时试卷被风吹走(试卷却被风刮到朝鲜)(2)

王越一生位极人臣、位列三公、出将入相、守土拓疆,确实是不世出的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他与王阳明、王骥并称明中期”三王“。他的功绩也确实不负此传奇经历。那么,他到底有哪些成就呢?

王越军事方面的成就

高考时试卷被风吹走(试卷却被风刮到朝鲜)(3)

王越

王越文学方面的成就

王越博学能文,长诗善赋,作诗、词、赋、文数百篇。《皇明经世文编》收录有《王威宁文集》。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丙集之三中,录有王越的作品十五首。又有《黎阳王襄敏公集》。今人赵长海有《王越集》。

以下是他的几首诗:

《夜坐》

感昔怀今坐夜深,悠悠身世任浮沉。

三缄已锢金人口,百炼难消铁汉心。

春瓮有天藏酒圣,草堂无地着书淫。

不知谁是钟期耳,乘月时来一赏音。

《自咏》

自叹儒官拜将官,谈兵容易用兵难。

世间惟有征夫苦,天下无如边地寒。

发为胡笳吹作雪,心经烽火炼成丹。

朝廷公道明如日,俯仰无惭处处安。

《次韵答马大理天禄》

几经破虏战场中,回首微劳总是空。

乐水我常惭智者,移山谁不笑愚公。

闲来爱饮三杯酒,老去羞谈两石弓。

虚负圣恩无以报,葛衣何敢怨凄风。

去世

王越于弘治十一年十二月一日(1499年1月12日)在甘州(今甘肃张掖)逝世,享年七十三岁。孝宗闻讯后,为他辍朝一日,追赠太傅,谥号“襄敏”,并谕令以九坛告祭,荫补王越之孙王烜为国子生。

除此之外,朝廷还派了一名进士专门负责督造王越的坟墓。这名进士就是后世名震天下的知行合一的王阳明

高考时试卷被风吹走(试卷却被风刮到朝鲜)(4)

王阳明

他人评价

明宪宗朱见深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或抚临云内,或总镇关西。

在边来往者十二三年,兵民咸沐其惠;

与贼攻战者百九十合,戎王亦在所殪。

计武烈,不减汉朝之卫霍(卫青、霍去病);

论文事,无惭宋室之范韩(范仲淹、韩琦)。

以下为引用的明史稿原文

《明史稿 王越传》

王越,字世昌,浚人。长身,多力善射,涉书史,有大略。登景泰二年进士。方对策,旋风起,飘其卷入云中。及秋,朝鲜使者至,言其王视朝时,从风中坠下,谨持以献,乃越卷也。帝语吏部曰:此当任风宪官。因授越御史,出按陕西,闻父讣,不俟代辄归,为都御史所劾。帝特原之。

【致阅历史频道每日发布历史类原创文章,欢迎关注,与致阅一起入历史长河,鉴古今奇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