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各国代表团中竟有19个国家只派出一人单刀赴会。有着13亿多人口的印度就只来了一个人。其实一个国家的体育竞技水平是与其综合国力密不可分的。从事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运动其实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情。因此一个国家的体育活力和它的经济活力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在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个“硬实力”之后才有资金和能力来打造体育这个“软实力”。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

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国家至少在得奖的概率上就要高于小国、穷国。像叙利亚、阿富汗这种身处战乱之中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能派三五个人参赛就已相当不容易了。即使这三五个人全部超水平发挥都拿到金牌也只有三五块金牌,更何况还不能保证这三五个人是不是都能拿到奖牌。由此可见参赛人数多、参与项目多至少首先从概率上就增加了得奖率。可这也并不是说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大就一定得的奖牌多。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2)

印度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外:截至2021年2月印度人口约为13.24 亿。印度的经济总量在2020年已超越英、法,如今的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的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然而印度的体育水平却明显与所追求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从1900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直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一共只获得了9枚金牌、7枚银牌和12枚铜牌(共计28枚奖牌)。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3)

美国、中国、俄罗斯这几个大国一个奥运周期拿的奖牌数就相当于印度参加奥运会百年来的奖牌总数。人口比印度少、经济总量也低于印度的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也远远强于印度。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与其经济科技实力是密切相关的。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以上的时候体育需求将明显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4)

民众的体育需求是一个国家群众体育普及、体育产业发展和竞技体育水平提升的基础和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在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个“硬实力”之后才有资金和能力来打造体育这个“软实力”。然而一个国家的GDP总量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在科技、军事、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GDP总量甚至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经济水平。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5)

GDP总量所反映的只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然而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质量。所谓“质量”其实包含质与量这两个方面:印度现在只是经济量上去了,可印度经济的质可就不敢恭维了。印度尽管经济体量庞大,然而印度经济是缺乏活力的。在印度1%最富的人拥有印度全国财富的一半以上,10%最富的人拥有全国财富的76.3%。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世界贫困人口的1/3来自印度。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6)

超过8亿印度人每天生活费还不到2美元,这一数字占印度总人口的75%以上。在贫富分化如此悬殊的背景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只能挣扎在温饱线上。当人们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自然对体育缺乏兴趣,所以印度缺乏群众体育氛围。相比之下中国很早就提出了“体育强国”的口号:在中国的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镇都可以找到体育设施。中国在国际上素来有“基建狂魔”之称。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7)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三峡工程、高铁网络以及仅用10天就建成交付的火神山医院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基建能力。相比之下我们只要看看印度糟糕的供水卫生系统、糟糕的道路系统就不能看出印度的基建能力之差。在世界经济论坛对148个国家基础设施进行的排名中印度名列第85位。要提升体育实力首先得有体育场馆吧?这对印度的基建能力其实是不小的挑战。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8)

2018年我国在耕地面积只有印度76%的情况下使粮食产量达到6.58亿吨,而印度2018年的产量只有3.13亿吨。印度的粮食产量数据同样也低于美国的5亿吨。印度的粮食生产水平与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单产还是全年粮食总产量都明显落后。以印度在2018年的3.13亿吨粮食产量均分下来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472斤;相比之下我国的6.58亿吨粮食产量均分到13.95亿人口中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982斤。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9)

目前印度仍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对他们而言不要说想吃好,即使只是满足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也是一种奢求。迄今为止印度仍有40%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每年有二百五十万儿童因饥饿导致的各种疾病而死亡。2020年世界人均肉类年消费量为43公斤。同年美国的人均肉类年消费量高达115公斤,我国是63公斤,而印度只有4公斤。印度的肉类消费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排在倒数第二。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0)

印度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只比孟加拉国略高一点,甚至低于非洲的一些贫困战乱的国家。这导致印度人的蛋白摄入量远远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当然印度的肉类消费水平低应该不完全是贫穷的原因,否则印度的肉类消费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可以解释,那么印度总不可能比非洲那些保守战火、饥荒和疾病困扰的国家更贫穷吧?事实上导致印度肉类消费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1)

号称”宗教博物馆“的印度几乎能见到全世界各种宗教。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还有的印度人压根就是素食主义者。无论如何印度人对蛋白摄入量在全球范围内偏低是客观事实。这不禁令人怀疑印度之所以在奥运赛场上表现不佳可能与印度人的体质也有一定关系。在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下印度政府对体育事业本身也不太重视。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2)

印度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就是板球,除此之外他们几乎对其他任何体育项目都缺乏兴趣。然而板球运动并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且短期内也没任何会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征兆。既然印度老百姓普遍对奥运项目缺乏兴趣,那么印度政府也就认为没必要投入太多资金发展奥运项目。要知道发展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需要有体系、有策略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培养。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3)

中国的乒乓球为什么强?美国的篮球为什么强?巴西的足球为什么强?因为这些国家在自己所擅长的这些项目上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青训体系和职业联赛。体育运动并不是简单的身体素质好就可以,还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专业化的日常训练:根据不同的个人体质特征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印度即使有体质合适的运动人才,却也很难找到合格的体育教练。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4)

印度虽是人口大国,但却是体育弱国。印度在夏季奥运会中都一块奖牌难求,那么在冬奥会上印度的处境就更为尴尬了。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夏季奥运会奖牌榜排名前十位的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基本上也是综合国力能排在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可到了冬奥会上挪威、瑞典、冰岛这些在夏季奥运会上排不上号的北欧小国却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5)

冰雪运动受限于气候只能在高纬度地区开展,因此冬奥会强国基本上都是北欧或地域面积广阔的国家:挪威、瑞典、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乃至东亚的日本这些冬季运动强国无外乎都位于高纬度地区或是局部位于高纬度地区。印度本身体育竞技水平就相当有限,更何况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的印度几乎见不到冰雪,只有印度北部靠近中印边境的高原山地能勉强开展冰雪运动。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6)

为什么说是能勉强开展冰雪运动呢?因为印度北部的高原山地在地质上属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在这种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山地进行训练对运动员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因此总体上印度发展冰雪运动的客观环境并不理想。印度为什么只派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呢?因为印度真正能达到国际水准的冰雪项目运动员就只有这一个。一个大部分人口都是贫困户的国家对出国比赛确实没太多的热情。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7)

想想看20世纪30年代的刘长春为什么会一个人单刀赴会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事实上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战乱中国能派出一个人参加奥运会已是相当不容易。一个国家的体育竞技实力说到底还是依托于综合国力的:科技、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上去不一定能带动体育竞技这种软实力的提升,但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必要的硬实力作为基础是绝不可能拥有强大的体育竞技实力的。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8)

印度只派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固然反映出印度体育经济水平之低,但作为运动员个人所体现的仍是一种永不言败的奥林匹克精神。当年刘长春代表中国人站在奥运赛场时是孤独的,可他作为先行者的开创精神却激励着后来的中国运动员。代表印度参赛的阿里夫·可汗并没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参赛就放弃梦想——全力以赴应对比赛的阿里夫·可汗甚至推迟了本要在去年举办的婚礼。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19)

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也绝不放弃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2月2日阿里夫·可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对北京冬奥会有序的组织表达了高度的赞赏,同时他对中、印度两国未来在冰雪项目上的发展进行了畅想:““我们(印度和中国)有山、有雪。未来我们可以在冬季运动领域通过技术分享和训练设施建设展开良好合作。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我们就可以创造历史”。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20)

印度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的确相当缓慢,但印度人自己对哪怕一点点的突破也充满自豪。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印度选手宾德拉破天荒的获得一块射击金牌。这是印度从1900年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获得的第一块非曲棍球类金牌。百年来的首次突破令印度举国欢腾。功臣宾德拉因此得到了2亿卢比(约1700万人民币)的奖励。如今阿里夫·可汗一个人代表印度参加北京冬奥会实际上已创造了印度历史。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21)

阿里夫·可汗将参加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大回转和回转两个项目的比赛。尽管13多亿人口的印度只有一个人参赛看起来是挺孤单的,可实际上这却是印度有史以来首次有运动员同时获得冬奥会两个项目的参赛资格。在我们看来也许微不足道的成绩却可能是别人历史性的突破。这至少要比输了球还不知道反省是怎么输的强。与其嘲讽别人倒不如作为一种自己对比自省的镜像。

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十三亿多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参加北京冬奥会)(22)

印度的体育竞技水平很糟糕是事实,印度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很糟糕同样是事实,但我们同样不能因此就忽略别人同样可能具备的闪光点。如今的中国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体育上都是无可争议的强国,但我们在足球运动、冰雪项目等方面同样也存在自己的不足。其实有不足有问题并不可怕——有问题正面应对予以解决就是了,怕的是我们对竞赛拼搏本身有了畏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