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效益最高种植模式(亩产841公斤)(1)

本报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3个测产田块,实收面积4.62亩,平均亩产达809.6公斤!”9月18日,在大邑县安仁镇大邑县旭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百亩高产示范片,受农业农村部委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黄富教授团队主持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川康优2115”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研究员宣布了测产结果。“其中,‘川康优2115’测产结果中最高产田块亩产达到841公斤,这创造了成都平原麦茬机插优质杂交稻高产纪录。”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光贵说。

“‘川康优 2115’不仅外观品质更佳、抗倒性更强,在产量方面也更高。”黄富介绍,经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的2021年长江上游水稻新品种鉴评,从286个参评品种中脱颖而出,“川康优2115”名列重点推荐的43个优良新品种之首。

有了优质品种还不够,还需要栽培技术的加持。“该核心示范片‘川康优2115’面积110亩,采用稻麦两季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在农业技术方面,从育秧、插秧到后期水肥管理,农业专家们建立了一套绿色低碳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首席、“川康优2115”超高产创建专家任万军教授说。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四川遭遇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该示范片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等项目支撑下,以“川康优 2115”为代表的优质品种以及机械化育插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配套实施下取得高产,印证了品种高产和技术配套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