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七公子的《华胥引》,作为一本豆瓣评分曾高达9.1分,目前也仍然保持在8.4分的小说,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其中的爱情颇有荡气回肠之感,读过之后,余音袅袅,让人久久不能自拔。

其中最令人意难平的,是《十三月》的故事。

虽然只是一个故事,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十分感触,就像书里所写:这样一段情,从黑暗的宫室里长出来,像茫茫夜色里开出的唯一一朵花,纵然被命运的铁蹄狠狠践踏,也顽强地长出自己的根芽。

《十三月》里莺哥和容垣、容浔之间的感情经历,恰到好处地对比了好的爱情和不合适的情感,对女子一生的影响。

你看过华胥引的感受(华胥引之十三月)(1)

1

真正的爱情,是爱上伴侣真实的模样。

莺哥的一生爱过两个人,一个是平侯容浔, 11岁那年救下她、收留她并且将她培养成一名杀手。

莺哥感激他、崇拜他、信任他,这种种感情交织到最后,变成了爱慕。整整9年,她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可惜容浔对莺哥,与其说是爱她本人,不如说是爱他期望中的莺哥。

开始的时候,他希望莺哥成为容家的杀手,所以倾力按照他的要求培养她,教她刀法,教她杀人,却从未在意她的本性如何。

莺哥善良胆小,害怕血腥、害怕打雷,这一切容浔都知道。但他为了自己的目的,不顾莺哥的感受,一味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培养她。

莺哥为了他变成冷血无情的杀手,一刀劈开人的头颅而面不改色。他却开始怀念她当初的纯真胆小。

他把她变成了自己希冀的样子,然后又开始嫌弃她。

于是,他转而爱上了莺哥的妹妹:锦雀。锦雀正如当初的莺哥,纯真善良如一池春水,柔弱羞怯,双手干干净净,没有一丝血腥。

莺哥单纯善良的时候,他不喜欢,要把她训练成一名狠辣利落的杀手,等她变成了杀手时,他却又要寻找温柔纯洁的姑娘。

事实上,无论她是什么样子,他其实都没有真正爱过真实的她。她温柔的时候他不爱,她冷血的时候他也不爱,他真正爱上的,只是他自己设想中的莺哥,而不是真正的莺哥。

容浔这样的人,是不是有点熟悉?像不像我们曾经遇到过的一些人?不管你做什么,他都能找出毛病,嫌弃你、挑剔你,让你怀疑自己,从而否定自己?

在这样的感情里,被挑剔的那个人,会觉得无所适从、战战兢兢,时刻都在检讨自己,一步步失去自信。

在这样的关系里,莺哥所有的付出都被视而不见,她的一往情深,在容浔的眼里,却是处处的不合时宜。

无论莺哥怎么努力,容浔都能找到不满意的理由,然后利用她对他的情感,一次次要求她改变和妥协。

一个人可以压抑自己的本性去迎合别人一段时间,但不能迎合一辈子。这样的关系,只能令人越来越委屈、越来越憋闷。

两情相悦,重要的不是相处的时间,而是遇到对的人。如果人不对,那时间越长,错得越久。

让人坐立不安的感情,从来都是因为遇到错的人。

真正爱你的人,是爱你本来的样子,接受你的全部。

直到莺哥遇到容垣,她才发现,在真正爱她的人身边,是怎样的感觉。

容垣第一次见到莺哥,是在两人新婚之夜。被容浔背弃、不得不代替妹妹入宫的莺哥,紧张却故作镇定,眼睛里盈满眼泪,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容垣眼里的莺哥,是个脆弱又坚强、隐忍又莽撞,却还有点天真的姑娘。

作为君主,他很快就发现了莺哥的真实身份,可是这并没影响他爱上她。

她的经历让他心疼,她的性格让他着迷,她的一言一行,在他眼里,都是吸引。

容垣爱上的莺哥,一开始就是真实的她,无论她是杀手也好,还是先前他以为的锦雀也好,都不影响他对她的感情。

在容垣身边,莺哥的一切都被欣赏、都被包容。她做什么他都觉得很好,她的一切他都喜欢。

她自小习武,他就教她刀术;她想要享受普通人的生活,他就微服带她出宫游玩,像平常夫妻一样逛街、给她买糖葫芦;甚至她想去见识市井赌坊,他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坐下来和人赌棋。

英国诗人黎里说过,爱情没有规则,也不应该有条件。

而容垣所做的正是如此。

在他身边,莺哥无需伪装、无需遮掩,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也可以开开心心地笑。她可以做真真实实的自己,不用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容垣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他只想要唯一的那个人,那个人脆弱又坚强、隐忍又莽撞。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她,只是想要保护她、照顾她、陪伴她。

这样的感情让人舒服、让人自由自在,让人如沐春风,让人如鱼得水。

罗素曾经说过: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

你看过华胥引的感受(华胥引之十三月)(2)

2

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她的选择。

容浔对莺哥的方式,是想要按自己的意愿得到她、控制她。至于莺哥怎么想,他不在乎。

他需要她做一把刀的时候,她就得变成一把刀,无论多么不情愿。他想要娶锦雀的时候,她就必须替锦雀进宫,即使知道她对他的感情。

等到他发现自己不能失去莺哥,他采取的方式是想方设法夺回她,哪怕她心里已经只有容垣一人。

容浔的感情是可怕的、充满控制欲,他对待莺哥的方式,始终像对待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爱人。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

莺哥不是工具,容浔要求她做的一切违背了她的本性,他的各种安排让她痛苦,更让她失望。所以她终于清醒,从对容浔的感情泥沼里挣扎出来,不再沉沦。

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多多少少会遇见过。

一开始的时候,你以为他爱的是你。慢慢相处下来,你渐渐发现,他总是对你的需要视而不见。你想要读书学习,他觉得你耽误了养家糊口;你想要工作进修,他要求你专心在家相夫教子;你想要周游世界、开阔眼界,他觉得你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他看见的总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你的想法,你的理想和抱负,对他而言不值一提。

最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他爱的其实是他自己。

同为君王,容垣的爱情却与众不同,他的爱情,像在黑夜里开出的一朵花,灿烂地照亮了莺哥本来充满血腥和冷酷的生命。

容垣爱莺哥,他爱的方式是竭尽所能让她欢喜,愿意给她一切她想要的。

他尊重她,从来没有把她当成物件。他们微服出游时,容垣和人赌棋,那人要用莺哥来当赌注,容垣断然拒绝,因为他不会用所爱之人来冒险,更不会把爱人当成物品来做赌注。

他心疼她,看到她受伤断腿却一声不吭时,把她抱在怀里,让她尽情哭泣,而不是要求她懂事忍耐。

他珍惜她,当危险来临之时,他把她护在身后。即使知道她身手不凡,他也害怕她受到伤害。而不是像容浔一样,把她当成一把刀,要她为自己拼命。

容垣爱莺哥,所以希望能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离开他。

他知道她一直以来的愿望是得到自由,所以他带她出游,给她机会离去。当他以为莺哥走了的时候,独自呆坐半晌,失落怅然,却没有去阻止。

余秋雨曾说过: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莺哥没有走,而是留在了容垣身边,因为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爱人。

在容浔身边,莺哥变得不是她自己,而在容垣这里,莺哥仿佛又回到了她15、6岁最好的年华,手上没有血腥,心里没有阴影,眼中万千光彩,还是昔年天真无邪的少女。

莺哥追寻多年,终于遇到这样一个人,即使只是短短三年,却也无憾。

你看过华胥引的感受(华胥引之十三月)(3)

而他们两人这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感情,也让作为看客的我们,看到了爱情真正的模样。

爱一个人,是爱她本来的样子,是把她的愿望当成自己的愿望。而不是试图改变她,或者控制她。

正如但丁所说: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

最好的爱情,是让爱的人,变成最好的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