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以俭德辟难)(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几句话出自于诸葛亮《诫子书》,意是说,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人生要行得远,就要有淡泊名利的心态,能够淡泊名利的人是能够注重修身养性的人,俭以养德,有德之人是能够节俭的人。节俭的人才是有德的人,有德才有得,做人要懂得这些人生的辩证观和哲学观,不能顾此失彼。做人要注重修身,人生原本就是一场修行,做人要修道德之行,修节俭之行。

为什么需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以俭德辟难)(2)

《小窗幽记》这样说到:“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在难居其美。”节俭是贤良美好的品德,但不可刻意去追取这贤的美称;安贫往往为人所赞美,只是能够安于贫穷的人很少。做人要修身养性,只有注意了修身,才能做到节俭,而不是单纯追求节俭之名,这就是做人的贤德。

“贫不忘俭,富不学奢。”就是说,困难时不想节俭也会节俭,富裕时不想奢侈也会奢侈。指人的思想受环境习惯的影响 ,做人要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很重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有人以为,现在不需要节俭了,认为节俭是小家子气,成不了大才,做人只有大方的消费才算是大气,如此人生才活得潇洒,活得快乐,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和误区。

为什么需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以俭德辟难)(3)

做人是需要节俭的,无论经济如何发展,节俭当是人生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做人只有节俭才能养德,俭是人生不可缺少和生活方式,更是人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自我约束,也是做人的好德性。

一个人不能做到节俭,便会大手大脚,还会侈奢浪费。从古到今,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在生活上能够节俭的人,俭能养德,俭能励志,节俭能使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热情和激情,大道从简,能够成大器者都是生活简朴的人,做人只有节俭、简朴才能集中精力,才能节省时间,将兴趣用在干自己的正事上,如此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之梦。

为什么需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以俭德辟难)(4)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节俭是人生的一种自我约束,也是做人的一种自律精神,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做到节俭。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是会有欲望的,如果对物欲不加克制就会放纵,做人一旦放纵了物欲,就难以自控,“人心不足蛇吞象;”“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人不节俭就会放纵物欲,人生便会走向歧途。奢者好动,俭者好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才是人生正道。

古人云:“君子以俭德辟难”。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可见节俭还能够使人平安,这是因为节俭的人是能克制自我的人,是能够拒绝诱惑的人,能够淡泊名利,随遇而安,做人保持了宁静的心态,就能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