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惩罚,老一辈通常认为孩子还小,“他还只是个孩子,知道个啥哦”。于是,犯了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过了。

不过,年轻的父母们倒是认为,不论孩子犯的错是大是小,都要让孩子承担后果,适当的时候,体罚也很必要。

可以说,相当赞同了。

小孩怎么才能(孩子用这8个方法)(1)

1.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里,必须要有惩罚?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光靠鼓励是不能完成教育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没有惩罚,培养不出优秀孩子。

在加拿大,还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家长在什么情况可以惩罚孩子,这条专门法律俗称“打屁股法”,这也意味着在孩子犯错时,家长需要适度的体罚孩子

我觉得孩子们有时候真的只有经历皮肉之苦,才会明白犯了错误需要付出代价、承担后果。

但是,惩罚,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怕你

小孩怎么才能(孩子用这8个方法)(2)

2.粗暴的打骂不可取

虽然我们说到了体罚,但是光粗暴的打骂当然并不可取。

在我还小的时候,我们邻居家的孩子,经常被打。

我总能听到他妈严厉的呵斥着:看你下次还敢不敢,看你还长不长脑子”。

打屁股声中夹杂着孩子的苦苦求饶“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这样的画面一直维持到上初中吧。

虽然,这样的打骂,看起来见效最快,但这种靠外在控制的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屈服于恐惧,从留下生理和心理创伤。

事实上,"孩子越表现不好越挨打,越挨打就越表现不好”。

小孩怎么才能(孩子用这8个方法)(3)

粗暴的打骂是最愚蠢的教育方法,永远也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在惩罚孩子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惩罚的目的。

为什么要惩罚?为了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所以,惩罚不是简单的暴力手段,也不是粗暴地打骂方式,它虽然是一个负面的词,但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朝着正面的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3.如何惩罚孩子最有效?

那么,如何才是有效的惩罚呢?

有效的惩罚既是温柔的教育,也是最深入心底的教训。

大家可以看下这8个惩罚孩子方法,很值得借鉴学习哦。

小孩怎么才能(孩子用这8个方法)(4)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做家务时学习到什么。

5、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6、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自己生气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