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

政通人和,意思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2)


(159)政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3)


字形演变: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4)


本义溯源:

“政”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字形为从正从攴。

我们已经解读过“”字(见系列第34字——正),从囗(wéi,同围)从止,两根会意,以向着目标前进,表示征伐他人村邑之意,最初的含义同“征”。征伐他人村邑与游走打猎不同,是直接向着目标前行,因此,引申出不偏斜的含义。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5)

甲骨文“正”

理解了“正”字,再来看“”就一目了然了。 政就是带领部众或族人,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期间还必须用棒击打(象征惩罚)方向错误的人,使之得到纠正。 同时,政与正的发声也是一样的: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6)

甲骨文“政”

引申后,“政”又指按正确的方向来治理国事。古人以牧人养畜来比喻人君或官吏管理民众。比如,《管子·牧民》: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一个国君治理国事,应该致力于四时农事,确保粮食贮备充足)。 《国语·鲁语上》:“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况且身为国君,应该治理民众并能纠正那些走错方向的人)。 从古时候人君牧民的角度看,“政”字的构形是非常贴切的。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7)

牧羊人和羊群

金文“政”,亦从正从攴,不过将正的上端表示村邑之囗改成短横指事符号来表示目的地。含义不变: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8)

金文“政”

睡虎地秦简中的“政”: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9)

秦简“政”(睡虎地秦简)

小篆“政”也是从正从攴: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0)

小篆“政”

隶变时,变成从正从攵。攵与攴意义完全相同,古文字里也并不区分,只是在隶楷中有所分别: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1)

隶书“政”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2)

楷书“政”

综上所述,可知“”的本义:带领族人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并纠正方向错误的人。引申为按正确的方向治理国事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3)


衍生含义: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4)


延伸了解:

为政以德的理念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古代的政治,孔子认为分三个阶段:最理想的是德治,其次是礼治,不得已时才用法治……孔子心中的治国理想,当然还是德治和礼治,但社会发展到后来只好用法治,这是趋势所致,也是不得已的。 (摘自《人能弘道》,傅佩荣著)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5)


其他汉字解释:

安 、 康 、 疫 、 病 、 医 、 药 、 封 、 闻 、 瑞 、 金 、 华 、 道 、 德 、 平 、 去 、 养 ......

汉字形体演变名词解释(越原始越深刻)(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