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寄往天堂的思念父亲节解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在父亲节思念天堂的父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父亲节思念天堂的父亲(寄往天堂的思念)

在父亲节思念天堂的父亲

父亲节,寄往天堂的思念

父亲节解读:

2022年6月19日是父亲节,即,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今年时逢112年前的父亲节是同一天,父亲节的由来有各种说法不一,我赞成以下二种来原的说法。

一是美国多德夫人之说

美国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创始人之说,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人。1909年斯马特先生辞世之年,当多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想念父亲,多德夫人告诉教会的瑞马士牧师 ,每个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和艰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牧师的赞许,同时得到了各教会组织的支持。

多德夫人随即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斯波坎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州政府采纳这一建议的同时,把节期改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美国各地其它城镇的人们也开始庆祝“父亲节”。1910年6月,人们便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这种习俗在美国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开始时父亲节的日期各不相同,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在这一天,子女们一早起来,自己动手为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并端到父亲床前。孩子们还要制作一些小礼品送给父亲。与母亲节一样,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也在胸前佩戴特定的花朵。一般来说,戴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戴白玫瑰则表示对故去父亲的悼念。

中国人民自己的八八父亲节之说

相比于西方的父亲节,中国的父亲节(爸爸节)更具有历史意义。民国时期,1945年8月6日: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10人,在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文章称: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曾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当时,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虽说这次民间发起的“父亲节”活动,影响范围有限。至1946年5月,又有上海名流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杜月笙、吴稚晖、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钱永铭等数十人,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求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其理由是:“中国八年抗战,终究得到了最后胜利,这八年中阵亡将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

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加维然女士,发起母亲节,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因为她们对于国家有伟大贡献;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该请求获国民政府批准。每年的8月8日,遂成为全国性质的法定“父亲节”。是日,子女佩花以作纪念——父亲健在者,佩以红花;逝世者,佩以白花。相关的推广工作也随后展开。

父亲节,寄往天堂的思念

父亲蔡国应生于1925年农历10月10日,卒于1995年农历后8月初五日,享年71岁; 父亲待人忠厚仁慈,和睦乡邻,织布屠宰为业,先父在家排行老大,下有四弟二妹,早年家境贫困,负养家重任,敬父母抚兄妹,同母钟元秀成家,养育四子三女,父与母同舟共济,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勤俭持家,养子学识,使子女尽皆立家为业,各有所为,家道兴旺,是以告慰,天何无情,养育之恩未报,先父撒手西去。

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有近二十七年,每到父亲节,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隐隐心痛和伤感。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地,对父亲的思念越来越浓。父亲在时,我们总会淡忘他,父亲不在时,父亲成了一种岁月,一种回忆,无论何时何地想起,还是忍不住满眼泪水。

父亲在世时吃过很多的痛苦,他曾在食品公司工作,修过公路、织过布,文革十年卖狗肉,屠宰猪,承受维持一家人生活的最大压力。父亲宽厚的肩膀,总是担起一家人最重要的担子。

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拼命挣钱。对待家人,他要做好丈夫,好父亲,对待长辈还要做孝顺的儿子。可他的面庞,总是漾一抹满足的微笑。在我们姐兄弟妹的心目中,父亲永远是高大伟岸、无所不能的。他就是一座山,给我们坚实的依靠;他就是一棵树,给我们一方阴凉;他就是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一生中他曾咽下许多苦水泪水,只用自己的爱与善良,一生温暖着我们。

父母亲这一辈子最愧疚的是对不起大的三个子女,大的二姐一哥,为了帮扶家中度过艰难的生活,没有培养他们读书,从小就做小工打零杂争钱,帮扶家中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大的三个姐哥都是生在解放初期,十二三岁就遇到全国三年自然灾害,饿饭、文革十年,凡做生意都是投机打把,只能做小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七三年后家庭生活有所好转,父母亲靠宰卖狗肉维持一家人的生汁,改革开放后又做屠宰猪生意,生活好转后父亲下决心要培养以下的子女读书,希望小的几个子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所以从我起到最小的七弟,都能读书,并且经过读书、又都培育孙子读大学,要是父母亲在天堂能知道,他们的孙子能考上大学读书,九之下的父母亲一定好高兴。

人这一辈子,就像一趟开往坟墓的车,你永远不知道,会在一瞬间,就与你阴阳相隔了!回想父亲走的那一天,很及时,没有病,当晚我从家带着女儿到父亲家,陪他到晚上十一点来钟,期间他暗示我们,他那天入土,要勤俭,不要借钱办葬事,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到十一点半钟,他怕我带起孙女回家晚了不安全,吹我们早点回家,次日零晨3点过钟,就有亲属叫我,说我父亲病情严重,我立即赶到父亲生前,他也说不出话,一个多时晨后,父亲就离世。

当时,我很后悔、痛哭、撕心裂肺……那个最爱我的亲人,曾替我遮风挡雨的男人,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没有享过一天清闲之福的父亲,还没等我们姐妹兄弟孝顺时,却,永远的离开了!当时我心中有一种无法弥补的委屈,为什么昨晚不多陪陪父亲,多与他聊聊,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孝心,我们慈祥的父亲就撒手西去,从此阴阳两隔。

父亲走后,我们给他择了一个好日子,将他安葬在一块风水宝地,让他的灵瑰安祥安葬在那块风水宝地中,让他忘记了人间的艰辛。

在父亲节之日,谨以此文,献给天下远行的父亲,祈祷您在天堂没有病痛,不用承担生活的重担,每天都能开心、幸福!让我们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点燃一盏心灯,愿我们远在天堂的老父亲,一切安好!同时,为天下失去父亲的儿女,在此祈愿,祈愿远在天堂的父亲保佑你的子孙们安康幸福,万事如意!也希望还有父亲的儿女,能够对自己的父亲多多尽孝,以最大的能力去回报父亲的爱!老歌《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是啊父母不图我们为家能做多大贡献,只要我们能平平安安的就以足够。以愿每一位健在的父亲,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

2022年6月18日

深夜23点落笔

蔡家友

注部分图片来原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