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战术的创新的三个阶段(浅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训练)(1)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神奇的运动,对于参与者要求不高,不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只要没有限制性疾病和有一颗热爱的心就可以从事这项运动。

它把排球运动变得简单化,使排球运动变得更具乐趣性,参与度也更高。感谢发明者,让排球换了一个玩法。

但是,气排球与标准排球的明显特征与区别,通过参加比赛,与发展较快、技术较好地方的高水平队伍过招,对气排球运动特点认识和训练、发展的想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01

一、关于用球

气排球用球的特点,是比一般的气球硬度大、重量大,比标准排球硬度小、重量小,但是周长却要比标准排球大得多(标准排球重量260~280克,圆周65~67厘米;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而气排球圆周长为76~78厘米,重量为100克~120克,气压为0.16~0.17千克/平方厘米)。

排球运动,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瞬间击球,而不允许长时间持球(长时间触球要被判罚犯规)。

不像其他运动(足球,篮球等)可以对球有长时间接触。

气排球与标准排球运动在击球时的最大区别就是:

1.球飞行速度慢了,让大众都可以尝试排球运动。

2.球的变向多了,又让习惯打标准排球的人尝尽苦头。

简单的理解,就是用打气球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打气排球,初衷是让大家喜欢而且感受排球运动乐趣,让广大群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而且不容易受伤,既保留了排球运动特点又有了气排球运动独有的乐趣,比赛中回合更多,进攻更犀利,防守更精彩。

气排球的用球,总的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更接近标准排球制作的双层(外层加内胆,别称布包球)工艺,它的旋转运行规律同标准排球基本一样,就是需要对球进行鞭打技术。

另一种就是一层(别称胶球),与气球的工艺一致,它的旋转运行规律和打气球一样,需要向后向下。

这是最开始气排球的样子。所以,普通人群打胶球容易上手,这让气排球成为群众体育扩面的重要载体。

而打过标准排球的人打布包球,容易快速适应,这是对不再打标准排球人群的犒赏,他们可以继续和终身运动了。

气排球运动把有过标准排球运动基础的人和没有排球运动基础的人拉在一起共同享受排球运动乐趣。

使得普通的人也有机会和标准排球国手、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

从全国比赛情况和本项运动长期发展看,布包球兼顾了群众参与和保持排球运动特色的共同需要。

气排球战术的创新的三个阶段(浅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训练)(2)

02

二、关于场地

气排球场地规范是长12米宽6米,中间一道网,两边各就是长6米宽6米。乍一看,似乎比标准排球少三分之一,可是它36㎡的面积,却是比标准排球的81㎡少了45㎡,少了大半。

国家排球管理中心为了方便群众参与,又允许用羽毛球场地作为气排球比赛场地,13.4米×6.1米,总的面积就略大一些。

乐趣由此产生。

一是因为场地长度变小,对方击球和本方接球的距离大幅度缩小,让气排球比赛的节奏加快了,所以发球直接得分的可能性就大幅度增加了。而标准排球中的二传后插上传球方式,就肯定会吃亏了。

二是场地变小,每个人的防守任务下降,吊球和其它处理球一般都会受到有效防守并组织反击。

三是宽度减少决定了网长变小,拦网需要移动的任务变小,所以变得更加可以奏效了。

四是防反和进攻的节奏也变得快了。

来回球也变得更多了,常常出现一个球几十个来回精彩场面,这也是气排球运动最大魅力所在。

气排球战术的创新的三个阶段(浅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训练)(3)

03

三、网高及其他

气排球还在一些装备和技术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

总体就是减少强度和难度,增加娱乐性,实现更大限度的健身目的。

网高1.8-2.1米之间,什么概念呢?

就是扣球和拦网的高度,一般成年人都可以够着。

是不是个子高的和打过标准排球的人,会一定很厉害了?

不完全是这样的。

因为不管后排前排,都给你设置了一个两米的进攻限制线,在这个区域里,有进攻意图就算违例了。

我们经常看到小个子拦死大个子的扣球,真不是偶然的。

在发接发环节,也有它的特点。

发球每个人只能发一次,不允许连续得分连续发球,避免发球好的队员一个人左右比赛。

为了限制跳发球的威力,做了一个端线后一米的起跳限制线。而在接发球时(包括防守传球),抓、捧等在标准排球中属于犯规技术,但在气排球比赛里属于宽容范围,增强了来回球的次数,虽然这些动作确实破坏了排球运动的美好感觉。

对于拦网有效手势和触网的判断,虽然国家级别的规则中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又有不同的设定和把握,导致了比赛中的各种争议和训练中的多种准备。

好在是基层群众看重健身和娱乐的初心,大家上场时自己讨论后统一意见,其乐融融。

局分设定也是对标准排球的扬弃。

一局21分,三局两胜,决胜局15分,每局净胜两分则胜。

如标准排球一样,平均每人四轮,余下一分,但只有三局,总量下降。

这些既继承了标准排球的核心设计,又体现了气排球运动的独特文化。

气排球可以多个场地一同进行,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但是也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

队员轮换虽然限制了一局五人次,可以不对位,减少了教练员的工作强度。

有的比赛选择男女同队同场、四人制等,这些都是气排球作为大众化体育运动的重要特点,包括其他对于标准排球的许多繁琐的制度设计,在气排球比赛中都从简化的角度考虑,能简单则简单。

重点是怎么样能使广大群众动起来,怎么样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使大家身体变得更好。

气排球战术的创新的三个阶段(浅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训练)(4)

04

四、思路

气排球运动,对于地方群众体育和排球运动的推广,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气排球确实圆了小个子打排球的梦想,同样也兼容了团队体育的娱乐性和教育意义,让群众把健身融入快乐中。

我们应当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推动发展。

(一)思路上要根据大众需要,积极扩大气排球运动的广度,重点是支持协会和俱乐部发展,搭建赛事平台,鼓励法人组织重视成员参与,扩大培训力度等。

(二)重点上要重视布包球的使用推动。布包球是国家推动使用的比赛用球,从目前态势看,会逐步统一起来。

重要的是加大重点参与者的培训,积极组织相关比赛,主动参与省和国家级比赛,不断提升。

(三)主体上要立足创新和挖掘培养。要解决好体育部门大包大揽的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和协会合作,并通过竞争推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超越。

气排球战术的创新的三个阶段(浅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训练)(5)

05

五、关于训练

气排球训练,总的来说,要以实战为核心,不能闭门思过,突出实用第一。

主要解决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的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因为在用球上有胶球和布包球之分,训练的时候要注意其不同之处,胶球的训练相对于布包球要简单一些。

在击球(主要是上手发球和扣球)时,胶球击球方式是向下向前,布包球的击球方式是向上向前,在练习的时候切记注意。

其他基本上是一样的。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

1.一般认为,排球的身体素质,就是要求跳跃能力。

跳跃能力核心在于腿部肌肉力量的提升,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连续下蹲,其中负重下蹲(比如压杠铃)提升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这个方式容易造成膝关节受伤。

因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以贪大求洋。

2.耐力和移动能力。

最佳的方式就是早晚练习跑步,一般来说,考虑半小时3-5公里为好,根据各自能力而定。

在跑步过程中,全身热度足够的时候,在地势平坦处可以练习交叉步、滑步等。日积月累,才有效果。

3.协调能力。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跳绳。

特别是要考虑正向和反向的训练,有能力的可以考虑侧向。基本考虑是每分钟100次以上,从一次五分钟到一次十分钟,逐步提高。

4.腰腹和手臂力量。

我们理解腰腹力量是排球运动的核心力量,手臂力量决定得分能力的高度。训练主要考虑的方式就是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每天早晚都可以与深蹲、跑步和跳绳等结合起来,每一次分组练习,累计达到100次仰卧起坐和50次俯卧撑,就比较到位了。

以上属于个人自律性训练方法,需要独自去完成,核心在于自己的目标设定和坚持不懈,身体素质训练任务如果能够完成,习惯养成也就提升了。

但集体训练时这类身体素质的方法还应当拓展,比如说,八百米跑步,六米折返跑,交叉步,跳跃,拉伸,压腿等。

坚持一段时间,一般来说,身体素质是会慢慢提高的。(二)关于技术的训练

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具有气排球独特标志的一些技术环节。

技术训练一般来说一个人独自是完不成的,应当在全队集体训练中解决好。

1.发球。

发球时气排球比赛得分的主要方式,在气排球运动发展的比较好的地方,如福建(布包球)和广西(胶球),发球得分旺旺是第一位的,一局比赛发球得分上十分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

如果要实现直接得分或者破坏对方一传,一般是上手(包括跳发)和勾手大力发球、以及强烈包裹旋转的前区轻球(在实战中连续几个大力发球后,突然一个前区轻球,容易实现得分和打乱对手节奏的目标),偶尔冷不丁上手飘球也会有这个效果。发球的成功率提高没有捷径,其诀窍就是反复练习。

在训练中,每次都应当发球100次以上,必须追求成功率在80%以上,这样在比赛中才可能实现超过60%的成功率(如果50%的成功率,得失参半,就没意义了,低于成功率50%这个比例的发球,就是大的隐患了)。

2.接发球。

这是在气排球中很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各种发球得分手段的开发,让接发球成为各队苦恼而又深情的问题。

目前有一种方法,就是捧(抓)的手法。

一般姿态是一手在下,一手在上,五指半张开,对来球直接捧起来,对于线路乱和旋转强的来球,是很有意义的。

在防守和进攻保护中,直接双手手心向上捧(抓)起球,也是具有很好的实战效果。当然,这很没有美感。

3.传球。

应当坚持不懈的追求半高球的传球练习。

气排球网低、场地小,正常的标准排球一样的起高球,然后打一二三的节奏,对方拦网几乎是三人站好等着扣球,所以经常出现谁扣球谁丢分的规律。如果采取吊球,后排两人保护基本没问题,尤其是青年组。

所以,气排球进攻必须快,必须减少传球过程所需要的时长,才能有可能在对方拦网尚未完全形成时,完成进攻。

4.扣球(吊球)。

这里要讨论三个环节,这也是建立在半高球的基础上的。

第一个环节是上步,应当多练习一步上步,而不是标准排球的三步上步,实现快速攻击。

第二个环节是平打技术,实现打手出界。

因为出现个人拦网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而且拦网的高度,都会超过网口许多,正常扣球大多是会被拦死的。

第三是吊球技术。

当对方防守比较好的时候,吊球是必须的选择。

吊球的方式很多,目前,最好的方式是起跳佯装扣球但是却在高点包裹搓打球,实现过手贴身吊球得分(胶球轻轻点击吊球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同时,要练习站立扣球和侧立、背身勾手扣球的能力,实现一次二次球条件成熟都可以进攻的突然性。

推攻球应当多考虑推到对方一、五号位角上,以遏制对方起球二次球进攻(因为背后来球攻手是不好发力的)。

5.拦网。

无论如何要追求三人拦网,而前排最高的队员,应当在中间,形成左右斜线的最大屏障。

6.防守。

因为三人拦网,所以防守的两个队员,应当踩着边线腰部实施防守。(三)战术训练几个特殊问题

气排球的战术有助于比赛的结果和其他工作,与硬排差距很大。主要是队员意识的训练,一定要更新观念。

现在分享一些具体战术思考,比如:

1.发球权和场地的选择。

一般要发球权,安排最好的发球队员发第一个球,实现先声夺人。但是,也要看场地的光线和空间等因素,如果对手总体发球的强度不是很强,要选择场地,场地缓冲空间大和队员背光,是最重要的。

2.发球的利用。

当我方发球比较猛的时候,应当考虑拦防对方进攻重点人。

因为对方能够起球,一般都会是调整进攻,选择传给主要得分点。

如果我方发球比较软,就应该考虑发球给对方主要得分点和二传手,引导对方选择次要得分点实施进攻,然后有针对性的拦防。

3.接发球的选择。

如果对方是大力发球,我们必须放弃一攻得分的想法,而选择尽力接好不失误,做好无攻过网后的防守反击。

如果对方发球比较菜(包括对方无攻过网的球),就要考虑一传直接二次球进攻的战术。

一般是一传起球稍微高一点,而且给另一侧外侧队员实施进攻,进攻队员感觉不好或者对方判断准确实施拦网时,可以起跳后再二次传球给另侧队员进攻(速度应当要快)。

这样,基本可以晃开对方拦网,至少可以打乱对方拦网节奏。

所以,气排球比赛中人人都是二传手,人人都是主攻手。

4.掩护进攻。

一传到位的球,可以考虑一、五号位队员给二、四号位队员的进攻做掩护,打好梯次进攻。

一般不要选择三号位进攻,因为对方中线的拦网防守比较稳定,三号位进攻只能偶尔得分,作为一个佯攻点。

5.换人的利用。

在比较顺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换人。

只是可以利用换人破坏一下对方发球不太稳定的队员发球,或者增加个别位置的拦网高度、发球强度和防守稳定性。

除此之外,要谨慎而为之。

6.注意几个问题。

不要搞后插上传球;不要113接发球站位(一个队员不接一传,与二传队员临近站位,其他三个队员接一传。

这个前排影响太大,况且因为两米限制线,根本没有副攻快攻的机会);开局发球不能太软;场上队长不应当存在不出声和容易激动的情况。(四)心理素质的训练

技战术的训练要尽量追求实战性训练方式。

纯粹的课堂式训练解决不了比赛的问题。

特别重要的是要采取模拟特殊场景的比赛的训练方法。

有的是正常比赛要遇到的问题,比如:

1.第一局顺利赢,第二局大比分输;

2.对方差一分取胜,本方差一分取胜,双方都差一分取胜;

3.大比分领先和大比分落后;

4.对方连续得分或本方连续得分。

以上总的训练目的是,在比分落后时候考虑提升球员的情绪,比分领先要考虑安静好球员的心态等。

还有其他非正常比赛因素,比如:

1.突然换上场顶替主力;

2.突然有外界干扰发球;

3.比赛进行中出现两三个哨音;

4.裁判连续误判;

5.两场比赛间歇很短;

6.赛前提出很高的成绩要求。

只要你意识到位,那么在网前接球很多都可以吊球,吊球的机会是靠你发现的。

气排球战术的创新的三个阶段(浅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以及训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