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皇权与贵族博弈斗争的产物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强化了门阀政治,使门阀势力所代表的世家大族权力不断强化用科举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则削弱了世家大族对官僚体制的控制,削弱了绅权,强化了皇权自隋朝建立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直至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演变,皇权日趋强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下,绅权与皇权是共存合作关系;到唐宋以后,皇权巩固,士大夫为皇帝所用,从共存转为共治;到元明清三代,绅权进而服从于皇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科举取士制度延续了大约多少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科举取士制度延续了大约多少年
科举制度是皇权与贵族博弈斗争的产物。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强化了门阀政治,使门阀势力所代表的世家大族权力不断强化。用科举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则削弱了世家大族对官僚体制的控制,削弱了绅权,强化了皇权。自隋朝建立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直至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演变,皇权日趋强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下,绅权与皇权是共存合作关系;到唐宋以后,皇权巩固,士大夫为皇帝所用,从共存转为共治;到元明清三代,绅权进而服从于皇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承担官员选拔重任,并且首先看中“世”,即家族出身,这就导致了官职被世家大族所垄断,门阀势力日渐强大,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门阀政治使国家权力被少数世家大族所垄断,激化了士族集团与皇权之间的矛盾,甚至使皇帝成为世家大族的傀儡,导致皇权日渐衰落,进而导致政权不稳。到了南北朝后期,出现了多国并立、军阀混战局面。依靠武力夺取政权的皇帝多是寒门出身,一方面与士族争夺政治权力,一方面在战争中不断削弱甚至消灭士族势力。隋朝再次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以后,皇帝一方面联合新成长起来的寒门势力继续打压士族势力,另一方面迫切需要选拔一大批人才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不限制门第出身的科举取士制度便应运而生。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在唐宋以后日渐兴盛成熟。科举制度相对于九品中正制,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抛弃了门第出身标准,主要依据才能和考试成绩进行官员选拔。
科举制继承了察举制的部分做法,仍然分为每年举行的“常科”和皇帝根据需要专门下诏书不定期举行的“制科”或“制举”。宋代以后将“常科”举行时间调整为每3年举行一次。
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在考试层级、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逐步规范,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清代,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乡试、会试、殿试3个主要层级。在此主体阶段之前,还有童试这一“入门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3个层级的考试,通过者获得“生员”身份,方可参加乡试。乡试一般在各省省会举行,由朝廷直接派正副主考官主持,每3年举行一次,又称为“秋闱”、“秋试”或“大比”。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具备参加上一级考试的资格,并初步具备做官的资格。会试又称“春闱”或“春试”,是在京师由中央政府组织的高级考试,通常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考生为各省乡试通过的举人,通常由皇帝指定翰林出身的大学士或尚书担任主考官,通过者称为“贡士”,具有参加殿试的资格。殿试又称为“廷试”,是在殿前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由会试通过的贡士参加。所有参加考试人员均录取为进士,但按照成绩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三等。
明清时期,常科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了进士科、明经科、秀才科以及诸科等,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以及程朱理学等相关内容。考试形式采取八股文体,即每篇文章都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制科在各朝代设置科目各不相同,主要用于针对特定人才选拔需要设立,由皇帝临时下诏书举行,大体上主要有:博学鸿(宏)词科,主要用于选拔有才学有声望的文人,考中后授予翰林官;孝廉方正科,来自于汉代察举制中的孝廉科和贤良方正科,清朝合并为一科,乾隆年间规定了被举荐者须经礼部面试后授予知县等官;经济特科,清末时期举行的最后一次制科考试,意在选拔“洞达中外时务”人员,为变法和新政延揽人才。
从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可以看出,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不同王朝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要求,采取了世官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等不同的选拔任用官员的制度。追根溯源,其在制度基础、功能目标、选拔程序和选拔标准等诸多方面,都有一些参考和借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