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是礼拜一的礼拜天,更新一篇。

本周选择的仍是译作,奥地利作家斯蒂芬·斯威格著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姜乙翻译。果麦文化发行,共185千字。(关于版本选择,大家各凭喜好,我也没具体挑,全靠缘分。或者说,选稍微贵几块的)

人类群星闪耀时最感人瞬间(人类群星闪耀时)(1)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部拼凑版的传记作品。说是拼凑,是因为全书共记录了14个历史事件,相互独立。简单扫一遍目录:

遁入不朽

拜占庭的沦陷

亨德尔的复活

一夜天才

决战滑铁卢

马琳巴德哀歌

发现黄金国

英雄的瞬间

越洋的第一句话

逃向上苍

征战南极

封闭的列车

西塞罗

威尔逊的失败

任何一章节,单独拎出来都能写成一本书。但,这样的话可能就不存在今日的一说了。

《人类群星闪耀时》用十分文艺、诗化的表达方式,从片刻瞬间入手,剖开改变人类历史文明的大事件。手法细腻,细节描写下足了功夫,和传统历史题材作品不太一样。如果大家有看过纪录片《温斯顿·丘吉尔》,大致就是这种类型。

我得承认,大家也一样。大多数的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出身,我们渺小又短暂的一生,也没有必要背负全部上千年的历史,但如果有一种方式,能让我们在兴趣的基础上,略晓一二,甚至再挖掘二三,就已然十分幸运。

举个例子,几年前读过一本书——《读在大好时光》。小小一本,里边的内容是一篇篇简短的书籍推荐。书评特别简短,我原打算挑着喜欢的照着买来读,后来不了了之,可能缘分没到,作者的行文方式没有触动到,但书名我却意外地没有忘记。

在这方面,《人类群星闪耀时》称得上是一部翻译佳作。我特意去查阅了关于译者的信息,发现资料很少,有少部分读者在豆瓣等提到了他的作品虽少但精,代表译作是《悉达多》,有幸再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最感人瞬间(人类群星闪耀时)(2)

《人类群星闪耀时》全书写了14个改变历史的事件,转述无意,喜欢的读者自去阅读。我尤其喜欢《遁入不朽》、《拜占庭的沦陷》、《发现黄金国》、《征战南极》,这4个章节。若要挑最,就是《征战南极》。

读完《人类群星闪耀时》时,一直念着的两个词是“机遇”与“选择”。很难说,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是“机遇”带来了“选择”,还是“选择”了才有“机遇”。《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一段话我耿耿于怀:

伟大的时刻只是瞬间降临。尘世间,这样的瞬间极少光顾。而当它降临到一个不恰当的人身上时,这人类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于是,这一伟大的瞬间进行了可怕的复仇。

写到这我有些犯难。话题貌似有点开大了,平凡半生好像没经历过伟大的时刻,连做梦都没撞见过。

虽然没有,但是没关系。

我们可以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感受少数人的辉煌时刻。

太平洋第一位来访者;

南极点上第二把旗帜;

凯撒大帝胸口的匕首;

萨克拉门托河畔金沙;

探险家、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如同书名“人类群星”,当他们闪耀时,跨越时间。站在历史长河上的这个时点,面对其赫赫一生,仍感钦佩。

人类群星闪耀时最感人瞬间(人类群星闪耀时)(3)

但有一点我要强调,《人类群星闪耀时》依旧只是一个文学作品。在描写历史事件中,夹杂着许多作者想象中的情感细节描述。这本无可厚非,怕是读者会错了意,徒添事实误会。

对我个人而言,读《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收获,有点超越了了解历史事件本身。

曾经在不同地方、不同渠道听过的历史故事,在此刻再一次若隐若现,遥远又模糊的记忆纠葛在一起,竟也能理出了一条线。那为自己、为国家、为人类文明而不止探索的脚步,付诸生命后仅换来两字失败。

放得下,也很重要。

另一句深刻的话:

然而历史不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智者们往往因为内心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而在重要的时刻优柔寡断。

这是一种常态,一种悲剧。

我喜欢历史剧,“谋”字贯穿古今。天下、世界仿若智者们的棋盘。但智者往往不能善终,天将降大任于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惨痛。牺牲,仿佛成了生命最大的意义。

哎,凡事不一定非得要个结果。


①这周本来先看了另一本书,加缪的散文集《西西弗神话》,上期说不推荐散文集,怕打脸,这周自己先打为敬(我丢~)。看了大半《西西弗神话》,我打算告别外国散文一段时间,里边的各种文学梗完全就不知道,破不了。简单说,底部注释越多,越碰不得。

②关于选材,我比较倾向外国文学。因为国内大家都处于相同的文化氛围,强说无益,打起来更不好看了。我比较熟悉的是日本文化,欧洲部分尝试中,权当分享学习过程了。

③有一些早期我读过特别喜欢的作品,如《夜航西飞》、《时间停止的那一天》,很难再去看一遍了,找个时间换种方式介绍给大家。

④大家有推荐的书,可以私信或留言给我,我评估着买来瞧瞧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