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

寻找射洪最美乡镇

云辰带你看家乡

第一站——清新广兴

第二站——古朴金华

第三站——边城香山

第四站——多彩东岳

第五站——热闹武安

继续出发

叮!

第六站——文升镇已经抵达!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

震撼!震撼!还是震撼!

去过了射洪历史上的众多要塞重镇,当我们深入地走进一个曾经“居中不通”的偏僻乡镇时,便会有了别样的强烈体验。

这种体验如果要浓缩成最简单的表述,便是时时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触动,从感观到心灵。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3)

一间青瓦矮屋里的别有洞天,一座山坡后的连绵浩荡,一个小茶馆里的质朴反差……

文升,这个曾经不算太有存在感的乡镇,竟然用几十年的时间,为我们偷偷地播撒下了一份感动。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4)

1

坚守

不能让家里的地有一寸撂荒!

春风包裹着暗香,将我们迷醉,沿着文升的密密山林,我们不知疲惫地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头。每上一座山头都是震撼,因为总是有望不到边际的产业林地在等待着给我们视觉冲击。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5)

图/青玄龙村森达香料(香桂林)鸟瞰图

关于文升,我们有很多的未知。

我们不知道她的花卉进入了云南的花市,毫不夸张地说,射洪人如果在电商平台随机购买一束腊梅,有可能就是文升种植的。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6)

右一/高总正在介绍腊梅林的规模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7)

右一/金鱼村腊梅林鸟瞰图

我们也不知道这里的香桂林业,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文升务工者返乡。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8)

右一/青玄龙村森达香料(香桂林)鸟瞰图

以往介绍乡镇,我们总是从历史到人文,再到风景和产业。但在文升镇,这几者的界限是模糊的,仿佛她的产业就是她的历史,她的人文就是她的风景。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9)

右一/青玄龙村香桂林务农人员正在工作

射洪地貌,沿涪江成东高西低的山脉走势。东岸的乡镇似乎总比西岸的乡镇缺少一份天赐的便利,对于文升镇更是如此。

她位于正北方的射洪腹地,居县城东面,与5个乡镇接壤。古时川中水路为主,文升虽与市区相距仅仅12公里距离 ,却因不临江而不便、而被忽略。后来陆路交通发展,文升又因山多林密而被绕开。老一辈的乡农总说:“文升啊,山高沟夹,土地贫瘠难发展!”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0)

我们将“静谧”二字冠于文升,就是因为这份曾经的不便利将她安静地封存着,只等一个惊艳的亮相。而这份惊艳背后,是文升人难得的坚守。

作为射洪中学82级的毕业生,青玄龙村的副书记张桂斌总感叹自己是那届学子里最没出息的一个,但年近六旬的他却用一份近20年的坚守换来了文升香桂产业的发展壮大。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1)

右一/张桂斌带大家去看香桂林

偏远的青玄龙村曾经是射洪最偏僻和贫困的乡村之一,2003年就面临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外流土地撂荒。不忍土地撂荒的张桂斌,积极向上争取了土地退耕还林政策,“当时退耕还林计划里没有我们文升,只能去县上不断争取。”

而当这份政策争取到又应该做什么?恋土念乡的文升人有着长远的打算,张桂斌说:“当时,问了很多外出务工的老乡,就问到我们一个在广州香桂加工厂打工的人,他说这是个赚钱的产业。”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2)

右一/张桂斌带大家去看香桂林

就这样,他带着留守在家乡的父老,用类似母亲哺育孩子的方式,将一棵棵树苗沿山种上,然后浇灌、护理、看守。十年树木百年树林,问及张桂斌是否想到香桂产业能发展到今天上千亩的规模,他却质朴地摇头:“谁能想到呢?当时只是想,不能让家里的地有一寸撂荒。

张桂斌说这些年曾有两次想外出务工挣钱,最终都没能走出去,“最开始是走不开,后来是舍不得。”

2

归途

一座“兰宅”塑造的乡旅范本

文升人最了解文升人。

正如张桂斌所说,出去的人终归是要回来的。目前,青玄龙村归乡养老的成功人士已有三户。而在其它村还有更多。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3)

《舌尖上的中国》里出现的川菜大师兰明路也是那个归乡者。电视纪录片里,兰明路充满仪式感的四川泡菜腌制过程,让人们对川味有了丰富的感官理解。而当走进他位于文升的“兰宅”,西妹儿瞬间感觉自己变成了“李子柒”,是那个一身阳春白雪的下里巴人。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4)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5)

建此宅,兰明路花费了数年的时间,他还原了儿时土屋的完整结构,又用充满传统乡土文化的物件精心布置。忙碌的他定期回乡已成为日常,但每次回文升,他的车上都带回着一两件在乡村里收来的老物件:一个石水槽、一方老木凳、一口老陶坛、一个老水壶……再将它们艺术重塑成家的灵魂,种花养鸟,田园牧歌,诗意盎然。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6)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7)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8)

可以说,李子柒红遍世界的短视频所展示的内容就是兰明路的生活日常。他20多岁就走遍大半个中国,还跑到亚洲多个国家学习,眼看就要熬出头了却毅然回国拜师川菜大师史正良,潜心川菜的发扬光大。人们说,他做的每一道菜都是艺术品。而走进“兰宅”,我们才发现他成功的秘密——他把生活过成了田园诗歌。而这样的诗魂乡情,变成了让人一进入就万般沉浸的心灵体验。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19)

“兰宅”没有对外开放,却足以成为射洪乡村旅游开发学习的范本。它的建筑原汁原味,它的布置文艺传统,它的使用充满仪式感。它是独一无二的,像一个文化符号深深地烙印在了文升的土地上。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0)

去探访文升之前,我们曾经寻访过很多射洪人,问他们“文升最值得宣传的是什么?”熟悉和不熟悉文升的人都告诉我们,“文升有很多反哺家乡的企业家。”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1)

千里万里总在归途,千里万里仍在耕耘家乡的土地,便是文升给我们的第二重震撼。我们只需要站在文升的场镇和山林之上,就能感觉到一种无声的文脉牵动,这才是文升最大的魅力。

3

风物

阳光和菜圆子就是文升的味道

赶场文升是和射洪大多数乡镇一样的乡土味道,老店还开着,父辈们背筐挑担叫卖自己的农产品。但不同的是,此地的茶馆简陋地呈现在阳光里,聚在桌边打牌的文升人却并不耍钱,他们说:“就是趁赶场的时候聚一聚。”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2)

阳光照着他们的笑脸,也照着满街的香肠腊肉,闻声而来的田园小犬会安静地匍匐在人们的脚边,只为享受阳光的味道。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3)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4)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5)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6)

在文升,会感觉到春日阳光真正的通透感,是一种温暖的补给和享受。

文升永安闻名的美食是品碗菜圆子,老板以自己名字简单地命名了“烈盛饭店”,二十多年潜心一种美食,才有了文升名店。店里的所有食材都有一种接地气的亲近感,不精致却精心。腊肉是下乡收本地香猪自己腌制的,每片都薄透晶莹。菜圆子是大杂烩却每样都是本地新鲜蔬菜制作,热气腾腾中散发着土地的清香。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7)

坐在阳光下,背对着正在做阳光浴的腊肉,食材在舌尖有的一份原汁原味的享受。这是美食和乡土的一种真正融合。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8)

4

我为家乡代言

这是一方未来可期的土地

伴随着群英水库的修建,曾经“居中不通”的文升比以往什么时候都有了底气宣传自己的群山秀水。但在我们旁观者看来,这份底气源于文升人对家乡的不离不弃,对土地的依恋,对山水的守护,对传统的延续……

文升镇镇长郭桂清为家乡代言道:

(点击播放视频)

无数的文豪曾用最优美的文字歌颂自己的家乡,但他们心中的家乡最美不是风景,而是无论何时都能牵动温情的人文乡音。

无论是塞北大漠,还是江南明月,无论是肥沃黑土,还是穷乡僻壤,只要那方水土的文脉精神不散就是心底永远的归宿。就像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熟悉的音乐响起,我们口中都能自豪地唱起“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而此次文升之旅,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动。

射洪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夜食(射洪这个乡镇出了位川菜大师)(29)

射洪的每个乡镇都在变与不变中

让其独特的美,格外闪耀,撩人心弦

寻找射洪最美乡镇 云辰带你看家乡

还在继续

21个乡镇谁最美?

下一站—— 你期待到哪里?

留言告诉我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