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复印机,既然无法复制他人的生活,就过好当下,做自己。

现在人们常说:电视剧来源于生活,生活远比电视剧精彩。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有时一些情节似乎让人难以想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真实发生过。

每个年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在遭遇时代冲击时,成长在当下的那一代人总能从自身的成长轨迹总结出一些人生道理。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1)

这些道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慢慢浮现出来,显出了其真知的光芒。

《血色浪漫》,一部曾经让六零、七零后引起共鸣的电视剧,相信很多八零后当时对这部电视剧并没有多少热情。

可是当年岁渐长,如果有时间,再刷这部剧,也许还会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01 人生总是不完美的

其实作为一部时代剧,六十年代之后的社会变迁对于八零后而言是陌生而又熟悉的。

说陌生,是因为我们毕竟没有成长在那个年代,很多真实的情况我们并不了解,说熟悉是因为在许多文学和电视剧作品中都能了解到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2)

《血色浪漫》中对于各个人物的刻画,就是选取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阶层人民的真实写照。

相比较而言,文中的男主人公钟跃民其实更加虚幻,他好像是作者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而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一般。

在剧中,钟跃民是一个跳脱的官二代,干部子弟身份让他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钟跃民从小长相出众,帅气逼人,却总是闯祸惹麻烦,还有一帮拥护者支持,再加上父亲的关系,钟跃民即便有过许多过错,最后也不了了之。

这些过错看上去更像是帮助他长大的坎儿,而到了成人时期,钟跃民依然放荡不羁,爱他的人依然围绕在他身边,他可以为了自由浪迹天涯,不用担心生计问题。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3)

如果要读懂《血色浪漫》,第一关应该读懂钟跃民这个人设。

很多人读懂之后,对于自己的人生会坦然许多,要知道,一生顺遂的人真的没有,人生总要有一些不完美,才能过得让人又爱又恨。

不管哪个年代,我们都希望成为像钟跃民那样的人,能够有刚刚好的社会地位,受人尊敬,有人追随,有足够的人脉。

哪怕一不小心碰到一个坎儿跌到谷底,也有人来扶自己一把,还有不多不少的金钱,让自己不用为了生存而去做自己不喜欢干的事。

可是,人到中年后会清醒地明白,这些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的现实没有那么多刚刚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缺了的圆才是真的圆。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4)

02 中国式关系

关系,在我国自古以来是一种微妙的人际牵扯。中国人重感情,也注重家族间的壮大发展。

“自己人”,是中国人最喜欢说的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也许会在无形中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帮助。

有关系的人可能会因此轻松获得某些利益,没有关系的人,辛苦折腾一生,也许还是平平无奇。但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关系的,比如李奎勇。

《血色浪漫》这个名字起得很有深度,原本也许讲述的是浪漫的爱情和青春故事,加上血色,就给人一种残酷的念头,没错,现实也是很残酷的。

和钟跃民、周晓白等人不同,李奎勇和干部子弟没有任何瓜葛,在生活中也是非常普通的一员。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5)

父亲是搓澡工,原本和钟跃民没有任何交集,可是因为李奎勇个性当中的耿直和义气,两个人认识了。

也许在李奎勇的内心,和钟跃民的相识相交是乐意的,从后面的剧情发展来看,虽然李奎勇并没有从钟跃民身上获得实质性的好处。

但不得不说的是,有了钟跃民这样的朋友,再回到自己胡同里,那些混混们有几个敢不对李奎勇示弱三分?这就是一种关系利益本质的体现。

折回到现实,这种情形难道不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我们没有那种令人一听就震撼几分的背景关系。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6)

所以我们喜欢和有“关系”的人搭上联系,哪怕是同学聚会,也喜欢围绕在事业有成的人身边。

显得彼此之间的关系很亲近,让自己普通人的身份多加持一份特别的光环。

钟跃民难道不懂得李奎勇的意思吗?

显然不是,但是李奎勇和自己身边朋友完全不同的普通和弱势,确实也给钟跃民带来了某种优越感,所以两人保持了不错的友谊。

现实也是如此,不管是哪一种关系,能够给双方心理上带来些微的弥补,才能保持关系的延续。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7)

因为之前钟跃民有过相助的经历,李奎勇之后的人生都在对钟跃民伸出援手,这种关系也许是令钟跃民最始料不及的。

当事实难料,出现断层的时候,是这个之前在钟跃民眼里最“卑微”的伙伴给了他帮助,这样的真诚关系令二人一直走到了李奎勇生命的尽头。

《三十而已》电视剧中,顾佳、王漫妮之间的友谊就有这种互惠互利关系的存在。

顾佳进军富太太圈,她的聪明帮助王漫妮化解了一些尴尬。

而王漫妮尽管只是柜姐,但是她拥有的奢侈品资源帮助顾佳打开进入富太太圈之路,两人深厚的友谊在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下才显得珍贵而绵长。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8)

很多八零后感慨,进入社会后,就很难有一段如同同学情那么单纯的友谊,确实如此。

如果没有可以维系的“关系”,社会上的友谊只会渐行渐远,很残酷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03 半生读懂李奎勇

电视剧远比生活美好,但是《血色浪漫》中,却把李奎勇的一生描写得挺凄凉的。

刚开始觉得心酸不已,但等到了中年再来看这部剧,才明白当时的编剧也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

每个人都努力地如同李奎勇一般生活着,但不见得幸福就会因此而到来。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9)

李奎勇没有钟跃民的背景,一切的关系链随着父亲的突然离世而断裂。

为了撑起整个家,李奎勇下放农村,再次返城,面对的是一个已然陌生的家乡,毫无根基的李奎勇,必须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在这里生存下来。

这样的李奎勇和当下的我们有什么区别吗?千千万万个我们浓缩成了屏幕上这样一个李奎勇。

如今的八零后已步入中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努力,也许还换不来城市中的一套房子,养儿养女养老养自己,不堪重负之下,更不敢生病。

累,是每个人对于生活最直接的体验。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10)

曾几何时,有朋友相约要无牵无挂地去稻城流浪,去塔克拉玛干沙漠无人区穿越感受荒漠。

可这些约定都慢慢放置了,我们都还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责任,又有多少人可以不顾一切呢?

年少时会觉得编剧针对李奎勇,将所有的不幸运都放在他身上,衬托出钟跃民的坎坷浪漫了几分。

当用半生阅历换来对人生感悟时,才懂得编剧的良苦用心。

世间人大部分都是“李奎勇”,没有完美的关系可以帮衬,没有家业可以继承,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却在一场病痛面前大彻大悟。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11)

李奎勇最后说连上帝都觉得他太辛苦了,要早点将他带走。

生活就是如此,不是每一份努力都能获得美好收获,当你历经千帆,恍然大悟时,才会明白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哲理。

也许很多人会说编剧不公平,李奎勇只是输在起跑线上,但一生也很努力,可是编剧却让他一直输到了最后。

但是现实中哪里有百分百的公平?现实中的我们都是李奎勇,我们也在努力,也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但是起点的不一样,已经为我们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当然,也有很多人逆袭成功,低起点,高终点,但是这样的比例有多少呢?

钟跃民这样的人值得托付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12)

大部分的人还是平凡地生活着,努力着,拿着不多不少的薪水,遭受着不大不小的各种人生磨练,最后能够平安终老。

生,不拖累养育你的人,死,不连累你生的人,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年人如今最大的期盼。

读懂李奎勇的时候,你的人生已到中年,能够感悟亦是好事,大彻大悟之后对人生的了然与淡然,会看清那些世俗的“关系”。

不再愤青般地控诉时代的不公,平静而安宁地度过,才是对人生最大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