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援引加拿大《新闻报》消息5月10日报道称,在乌克兰战场逗留两个月之久,素有“世界狙神”美名的加拿大雇佣兵瓦力已返回家中。据悉,瓦力在接受加拿大媒体采访时声称,抵达乌克兰之后,对乌克兰军队的表现非常失望,此前他所设想的一切都轰然倒塌。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1)

据瓦力说,乌克兰军队简直是一团糟,乌方待遇之差令他瞠目结舌,迫使他每时每刻都要为食物与装备发愁,乌军士兵的表现更是令他难以想象。此外,他更是在战场上对俄未开一枪。因而瓦力得此番乌克兰之行,倒像是一场生死旅行,处处充满了黑色幽默!

俄乌战事打响初期,乌总统泽连基斯便通过社交媒体向世界发出“求救信号”,呼吁来自世界各地心存良知与捍卫道义的“志愿者”们,迅速赶赴乌克兰组成“国际军团”,以此加入抵抗俄军侵略战争的行动中。为此他还承诺称,所有“志愿者”将会被免签,且由乌方提供津贴与武器装备。

消息一经发布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们可谓是蠢蠢欲动,据乌克兰方面披露称,已有来自52个国家的2万名“志愿者”报名参加,且人数还在持续增加。除“狙神”瓦力外,其中更不乏韩国网红、日自现役士兵等,但主体人员大都来自英、法、美、德等老牌西方国家,总之,一时间前往乌克兰战场,成为各国“志愿者”们的共识。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2)

与此同时,坊间也流传起乌方的所谓丰厚待遇,如雇佣兵月薪可达1000~1500美元,将由乌军提供各式先进的武器装备等,使人看起来前往乌克兰参战,可谓是一本万利,稳赚不赔。鉴于这一局面,俄国防部多次表态称,来自各国的雇佣兵将不会被视为战俘对待,且俄军将会对他们展开坚决彻底的打击,予以铲除!

俄军并没有食言,例如在3月13日上午,俄军便动用数枚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了位于乌克兰利沃夫附近的雇佣兵训练中心,导致上百名雇佣兵死亡。打击行动过后,大批幸存的在乌雇佣兵无心再战,旋即通过各种途径迅速逃离乌克兰,可谓是令人啼笑皆非。同样,随着俄乌战事的加剧,各国雇佣兵的身影已逐渐消失在世人眼前,究其原因,则离不开乌方的“迷之操作”。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3)

以瓦力为例,据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抵达乌克兰境内后,他们被迅速编组,然后送抵至一支名叫“诺曼旅”的私人部队中。在“诺曼旅”中,没有人向他们提供基本的防护装备,更没有单兵武器,此外,每天所摄入的食物,甚至汽油和补给,都要靠自己寻找。

据瓦力描述,他只好通过那些“有熟人”的人,在他们手中获得上述物品。尽管他在后续获得了武器装备,也接受了相应训练,但令他迷惑不解的是,自己始终无法与俄军交战,最终导致其在两个月内未向俄军开过一枪。谈及乌军士兵的具体表现时,他没有褒奖之词,反而是摇摇头称他们特别糟糕。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4)

据他回忆称,在乌遂行最后一场作战任务时,有两名乌军士兵暴露在俄军坦克火力下,优哉游哉地抽起了香烟。富有实战经验的瓦力旋即告诫他们称,这会招致打击,应当迅速停止这种行动。但两名乌军士兵对此置若罔闻,几分钟后,他们便死在俄军炮火之下,这一幕令瓦力深有感触。

他坦言称,若是在往昔的阿富汗战场上,这一幕并不会出现,反倒是会重创俄军,总之,在镜头面前的他,言语之间充满了对乌军的失望!

其实瓦力相较于其他人,可谓是极为幸运,如被美国民众视为“英雄”的雇佣兵亨利.霍夫特,曾在俄乌战争打响后,动员了8个人组成战斗小队,然后一同前往乌克兰参战。他们事后承认,前往乌克兰的动机,除了那点所谓的“正义感”外,丰厚的报酬是驱动他们援乌的主因,可抵达基辅后,他们旋即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5)

与瓦力一样,没有人向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就连最基本的防弹衣、头盔都难觅踪影,即使侥幸领到一支突击步枪,所配备的子弹数额也仅仅只有10发左右。此外,接待他们的乌方人员称,要想获得武器装备,只能从俄军手中缴获,活脱脱上演一幕“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乌克兰版本。

更糟糕的是,不同于武器装备的匮乏,亨利.霍夫特落地之后,旋即领到了一份合同,上面明确规定,在乌总统泽连基斯发布的戒严令没有取消之前,所有雇佣兵都不能擅自离乌。至于所谓的丰厚报酬,仅仅只有208~220美元左右,并非此前的1000~1500美元,且能不能准时发放都成为难题。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6)

在接受简单训练后,他们迅速被投入战火激烈的一线,如彼时的基辅、赫尔松等地,其中有不少雇佣兵称,自己不想上前线,转而想去后方承担后勤任务。但乌方随后的操作更是惊掉了他们的下巴,一切违令者都会被就地处决,因此亨利.霍夫特在经历这种种狗血剧情后,最终选择逃离。

亨利.霍夫特抵达美国家中后,他还不忘通过社交媒体向抱有前往乌克兰参战的雇佣兵告诫称,乌克兰所承诺的一切都是赤裸裸的谎言,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陷阱而已。

瓦力与亨利.霍夫特的亲身经历已经证明,在乌雇佣兵们的处境俨然像一只风箱中的老鼠,活脱脱两头受气。前有俄军猛烈炮火,后有乌军黑枪,想要豁出命与之一战,面临的情况却是缺少弹药,想跑的话却是困难重重,一不小心还会死在途中。真可谓是“地狱无门偏要投”,因而在此情况下,他们真正的战斗力及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即在重重受挫中迎接死亡,而非一路高歌协同乌军将俄军赶出乌克兰领土之外。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7)

谈及雇佣兵的战斗力,人们通常认为其单兵战力出色,且拥有着远超常人的意志与丰富的作战经验,往往会在战场上创下惊人惊艳的战绩。诸如美国“黑水”雇佣兵公司、1831年组建的法国外籍兵团、1857年活跃于印度国内,由英国组建的廓尔喀联队、南非EO雇佣兵公司等,他们所属的雇佣兵都在战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

诚然这一点是现实,但还要取决于两个现实因素,一是雇佣兵阵营所属己方,要对敌人形成完全优势,如火力打击、后勤保障、情报支援等,比如美军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战争中的雇佣兵投入就是如此,但搞不好也会翻车。二是与之交锋对手的总体实力要落后于己方,如由英国人组建的廓尔喀联队能在印度大陆屡立战功正是基于这一点。

我请了一个狙神(一枪未开狙神)(8)

反观如今的乌克兰,所面临对手的实力自不必说,且自身综合作战能力(当然抵抗意志很强)还较为孱弱,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雇佣兵方面毫无经验可言,包括鉴别、组建、训练、运用、管理等领域,只管大批招收,然后经过简单训练,匆忙推到前线,至于其具体作用,与其说是雇佣兵,还不如说成是“炮灰”,说得更难听点,便是“只管杀人不管埋”。因此“狙神”瓦力的遗憾离场,同样也在告诫着那些来自各国的炮灰们,即“俄乌战场风险大,贸然前往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