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第一天,应该唠点儿和牛有关的事儿,以前写过一些,如错综复杂的牛家族 、浅谈哺乳动物的“角” ,今天说说犀牛吧。
图① 白犀,摄于武汉动物园
图② 已经逝去的最后一头雄性北部犀
犀牛是5个犀科物种的统称,白犀、黑犀、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这五位珍稀程度不一,以白犀最是脸儿熟,国内动物园展出的犀牛也是白犀居多,我也只拍过这一种。另,原白犀的北部亚种业已升格为独立物种,目前仅剩2头雌性,数年之后恐“无噍类矣”,不提也罢。
图③ 黑犀
白犀并不白皙,偏灰,论肤色和同在非洲大陆的黑犀只在伯仲之间,二者又都是“双犀角”,外形较为近似。黑犀的个头比白犀小很多,但没有参照物就不太好分辨,这时候就得看嘴了:白犀的嘴型宽阔,故又名“方吻犀”;黑犀却长了个鹦鹉嘴,据说是更有利于从灌木丛里采食树叶。
图④ 苏门答腊犀
还有3种犀牛分布在亚洲。苏门答腊犀个头最小,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突出特点是身披红棕色毛,宛如袖珍版披毛犀再世,但它和披毛犀并没有演化传承关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注意,苏门犀也是两只犀角,雌性的角较短,有时极不明显。
图⑤ 印度犀
图⑥ 爪哇犀
印度犀和爪哇犀均为独角犀属的成员,兄弟俩长相相似,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都有宽大的褶缝,如同古代战将的铠甲。主要区别在于:印度犀为犀牛科平均体高之冠,体重逊于白犀,比爪哇犀大多了;印度犀身体布满铆钉状的小结节,界面极不友好,爪哇犀略光滑一些。
图⑦ 河马,摄于青岛小珠山野生动物园
犀牛以牛为名,乃是因为体型壮硕似牛且有角,但它们属于奇蹄目,和同为奇蹄目成员的马反而更近一些,标题中的“犀牛是马”即指此意。河马则恰恰相反,名字中有“马”,却和牛一样属于偶蹄目,故曰“河马是牛”。如今鲸豚类认祖归宗,和原偶蹄目并称“鲸偶蹄目”,河马即是鲸豚类相对较近的“亲属”。
图⑧ 黄牛,摄于即墨某村
可能很多朋友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奇蹄偶蹄统称有蹄类,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可能不太远,我以前也这么想的,但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有蹄类这个词与其说是指动物学上密切的亲属关系,还不如说是形容在几个平行进化分支中的生态适应,当使用这名词的时候,必须记住这一事实(此句照抄某度)。风马牛确实不相及,又是“古人诚不我欺”。
图⑨ 十二生肖
前几天看到一张图(如上,原作者不详),图中把十二生肖大致上按演化关系归了类,堪称科学和创意结合最好的拜年图。图的下方表明:鲸偶蹄目的牛、羊和食肉目的狗、虎在同一个小分支之下,合起来才能和马所在的分支并列。这说明奇蹄目和鲸偶蹄目的关系很远,鲸偶蹄目和食肉目反而更近一些。
OK,新春第一天,就啰嗦这么多,最后强行借图“拜年”:祝各位新春快乐,牛年大吉!
,